雍志標
電影海報又稱電影宣傳畫,通過張貼不僅可以起到宣傳作用,還給人以美的享受。作為電影的附屬品,它在百余年的歷史中沉積了很久,且每部電影都是對一段歷史的濃縮再現,而電影海報不僅是推介電影的名片,還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善于抓住一瞬間的精彩,來最充分地表現主人公的鮮明個性和內心世界,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和視覺沖擊力,藉此達到畫龍點睛、揭示主題的效果。
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新中國的電影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呈現出繁榮絢麗、多姿多彩的特點。各大制片廠拍攝了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影片,影響堪稱巨大。尤其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些反映黨領導的革命斗爭題材的大量影片,更是在新中國電影史上被贊譽為“紅色經典”。
本文精選的電影海報,就是“紅色經典”中最具代表的佳作。
那一部部或黑白、或彩色的紅色經典電影,曾經并依然深深感染著無數電影觀眾。它們描繪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歷程,再現了為黨的事業英勇奮斗的共產黨人形象。而記憶的紐帶隨著這些電影海報,鏈接起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扎根腦海里的電影故事情節,便又一一浮現……
1954年電影《智取華山》海報(圖1)
影片講述1949年,在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北的強大攻勢下,胡宗南率部南逃,國民黨部隊旅長方子喬率殘部逃上華山,在山口要道設下重兵,企圖憑借天險負隅頑抗。解放軍某團偵察參謀劉明基率領小分隊潛入山區,在當地藥農常生林帶領下從后山上山,一路上攀懸崖、登峭壁,飛渡天橋險境,趁夜色摸上北峰,突襲守敵。隨即展開政治攻勢,促使華山咽喉要道千尺幢上的守敵投降,而后又控制了北峰與西峰之間的通道蒼龍嶺。方子喬急忙組織西峰部隊反撲。偵察隊員面對強敵,沉著應戰,堅守陣地。正在危急時刻,回團部送信的常生林帶大部隊趕到,與小分隊合力攻上西峰,全殲了守山之敵。
此海報畫面主題突出,人物刻畫準確,視覺沖擊力強。
1954年電影《渡江偵察記》海報(圖2)
影片講述1949年,人民解放軍某部在渡江之前為了更好地了解對岸敵人的江防情況,特派偵察部隊李連長帶領一個偵察班,先遣渡江去偵察敵情。偵察班化裝成老百姓,混在被強征去修筑江防工事的民夫隊伍里,進入了要塞地帶。吳老貴和小馬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圖,把它塞在魚肚里,交給了化裝成賣香煙姑娘的劉四姐帶回。不久,李連長又獲悉敵人增加了一個火力很強的榴彈炮團,就在公路上截獲了一輛敵軍卡車并化裝成敵軍模樣,開進了榴彈炮陣地出色地偵察到陣地情況。但在他們駕車回來時,卻被敵人發現了,周長喜在完成掩護任務中壯烈犧牲。
敵人出動大批軍隊,企圖消滅這隊偵察兵。李連長派吳老貴和小馬乘夜泅渡過江,把情報帶給指揮部。吳老貴為掩護小馬英勇犧牲。小馬在江中掙扎一夜,把報告送到參謀長手里。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萬帆齊發、大炮雷鳴,把敵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毀。大軍像排山倒海似地渡過長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此海報畫面主題鮮明,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1956年電影《鐵道游擊隊》海報(圖3)
電影講述1940年,山東臨城棗莊一帶的鐵路線上,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在交通線上打擊、牽制日寇兵力。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組織游擊隊先在陳莊開設炭場作掩護,襲擊火車,血濺洋行,被老百姓稱為“飛虎隊”。日特隊長岡村惱羞成怒,便到處放火燒村莊,其暴行激怒了劉洪,在微山湖要與敵人決戰。李正趕來阻止,不幸負傷。
后劉洪帶著隊伍經常在鐵道上出擊,搞得敵人寸步難行。小林部隊不得不調集魯南地區全部兵力,進攻微山湖,企圖全殲鐵道游擊隊。飛虎隊英雄們在殺傷敵人主力部隊后,巧妙地化裝成日軍突圍出來,遇上岡村,一場激戰后全殲岡村特務隊。1945年抗戰勝利,飛虎隊又插到臨城阻止了蔣匪軍北竄,同時迫使小林部隊投降,鐵道游擊隊更加壯大了。
該海報主題鮮明,個性突出,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同時從畫面中,我們也可感受到那一時代的抗戰氣息。
1956年電影《董存瑞》海報(圖4)
電影講述1945年抗戰最后階段,日寇瘋狂進攻根據地,董存瑞在區委書記王平的率領下打退了進山“掃蕩”的敵人。反“掃蕩”勝利后,董存瑞經過戰斗洗禮漸漸懂得革命道理。日寇投降后,蔣介石又發動內戰。在一次狙擊戰中,董存瑞帶領戰友主動出擊支援兄弟連隊,保證了戰斗的勝利,獲得嘉獎并光榮入黨。
1948年5月,我軍轉入全面反攻。在解放隆化戰斗中,董存瑞被選為突擊爆破隊長,執行炸毀敵人碉堡的任務,為總攻掃清道路。戰斗打響后,我軍被一座橋頭暗堡的猛烈火力阻擋,董存瑞帶著炸藥包沖到橋下,卻找不到安放炸藥的地方。這時總攻的號角吹響,看到沖上去的戰友一批批倒下,董存瑞心急如焚。為爭取時間、減少戰友傷亡、保證戰斗勝利,董存瑞用手托起炸藥包,高喊:“為了新中國,前進!”毅然拉開了導火線,舍身炸掉了碉堡。
該海報畫面主題突出,人物刻畫甚佳,富有觀賞性。
1958年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海報(圖5)
此片描述1938年的上海,我黨地下組織的電臺被敵人破壞。延安解放區我軍電臺政委李俠奉命前往上海,加強秘密電臺的工作,同時還派何蘭芬與李俠假扮成夫妻,協助李俠工作。在戰斗中,李俠與何蘭芬產生了感情,結成真正夫妻。李俠通過電波揭露國民黨右派的投降陰謀、傳播我黨抗日主張,使敵人深感恐慌。上海被日軍占領后,日寇發現了秘密電臺并逮捕了李俠。李俠在敵人的酷刑下,嚴守黨的秘密,敵人無奈將他釋放。而與李俠同牢的國民黨特務姚葦出獄后力邀李俠參與傳遞密談降日情報的活動,李俠借機將這些情報轉送到延安。
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勝利,這時李俠的電臺被發現。就在撤離前夕,李俠得到兩份重要情報,為將情報發送,他讓妻兒轉移,自己則堅守崗位。姚葦測出李俠的電臺并帶人包圍了他,危急時刻,李俠爭分奪秒堅持將情報發完。敵人的槍口對準了李俠,他鎮定地將電報稿吞進肚里,向戰友們深情地發出最后的話:“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
此片以革命烈士李俠為原型,故事曲折、感人。海報以李俠發送電報為主圖,更增添了英雄人物的風采。
1958年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海報(圖6)
此片描述1941年,日本帝國主義對我晉察冀邊區進行瘋狂的“掃蕩”。八路軍為了掩護抗日根據地群眾安全轉移,把主力調到外線打擊敵人,派小部隊在敵人的“掃蕩”圈內牽制敵人。八路軍某部的五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在狼牙山上英勇頑強地抗擊了三千余名日軍,掩護群眾轉移,完成了任務,保證了大部隊,更有力地打擊敵人。最后,這五位英勇的戰士,在打完最后一顆子彈后,面對祖國大地,高喊口號,跳下懸崖。
該海報畫面設計主題鮮明,氣勢不凡,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1960年電影《林海雪原》海報(圖7)
影片講述1946年,人民解放軍為了保證土改不受破壞,組成小分隊深入林海雪原消滅土匪。一天,小分隊找到已做匪巢的河神廟,發現隱藏的匪徒一撮毛,并從他手中得到了敵人的地下先遣軍的組織系統圖——先遣圖,緊接著又抓到為座山雕慶祝60大壽擺百雞宴而下山捉雞的土匪傻大個。后偵察英雄楊子榮化裝成奶頭山許大馬棒的副官胡彪,帶上先遣圖,打入威虎山。
楊子榮上山后,獻了先遣圖,歷經多次考查,終于得到座山雕的信任。大年三十晚上,楊子榮擔任司宴官,利用座山雕60大壽之機,在山上點起火把、威虎廳點上松明,給小分隊做目標。少劍波帶領小分隊和民兵按時來到威虎山,土匪一個個喝得爛醉,未等清醒過來就被全部消滅,座山雕也被活捉。
該海報畫面楊子榮形象突出,神形兼備,視覺效果很好。
1961年電影《紅色娘子軍》海報(圖8)
影片講述1930年,海南島五指山區,一支由勞動婦女組成的革命武裝隊伍——紅色娘子軍成立了。吳瓊花是椰林寨大土豪南霸天的丫頭,幾次逃跑都被抓回。南霸天命人要將她活活打死,昏死在地的瓊花在電閃雷鳴中驚醒過來,遇到了化裝成華僑富商的紅軍干部洪常青。在洪常青指引下,瓊花要求參軍走革命道路,連長批準瓊花入伍并發槍給她。
在一次執行偵察任務時,瓊花路遇南霸天后難以抑制心頭怒火,開槍打傷了南霸天。娘子軍領導對她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紅軍決定解放椰林寨,洪常青帶吳瓊花再次化裝進入椰林寨。紅軍里應外合占領椰林寨,活捉南霸天。不料南霸天伺機逃脫,吳瓊花在追捕中受重傷。國民黨軍隊進攻海南島的紅軍,南霸天卷土重來。在這嚴峻時刻,吳瓊花申請入黨。黨代表洪常青帶領娘子軍執行狙擊任務時,為掩護娘子軍撤退負重傷被捕,后英勇就義。吳瓊花繼任娘子軍黨代表,率娘子軍解放了椰林寨,槍決南霸天,踏上新的征程。
此海報采用木刻手法創作,風格極為鮮明,富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1961年電影《洪湖赤衛隊》海報(圖9)
電影描述1927年,洪湖地區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掀起洶涌澎湃的革命浪潮。1930年夏,國民黨保安團乘紅軍主力部隊離開洪湖開辟新區之際,糾集當地地主武裝卷土重來,妄圖復辟。留在原地堅持斗爭的洪湖赤衛隊和革命群眾,為保衛人民政權,紛紛奮起殺敵。赤衛隊大隊長劉闖、鄉黨委書記韓英遵循毛澤東“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機智勇敢、機動靈活地去打擊敵人。
當白匪要屠殺鄉親們時,韓英為解救鄉親不幸落入虎口。敵人千方百計地威脅韓英,卻始終沒有從韓英口中得到半點東西。彭霸天又抓來韓英的母親,想以母女之情打動韓英,也遭到失敗。打入敵人內部的張副官為掩護韓英脫險,不幸中彈犧牲。韓英回到赤衛隊,配合賀龍總指揮率領的紅軍二軍團消滅了敵人。許多赤衛隊參加了紅軍,隨部隊開始新戰場。留下的韓英同鄉親們一起,繼續為保衛洪湖革命根據地而斗爭。
影片為新中國紅色經典歌劇,觀眾反響極大,特別是電影插曲影響深遠。此海報畫面氣勢宏偉,極具特色。
1963年電影《小兵張嘎》海報(圖10)
電影講述抗戰時期的河北白洋淀,調皮莽撞的少年張嘎目睹奶奶為掩護八路軍撤退被日寇殺害后,只身來到縣城要找到游擊隊排長羅金寶,好讓他幫忙為奶奶報仇。哪想真遇見羅金寶時,他將對方當作了漢奸,鬧了笑話。誤會解除后,張嘎夢想成為一名小八路,并想擁有一把槍,結果因太想得到槍,他不但在和胖墩打賭時耍賴,還違反紀律將某次戰斗中收繳到的真槍偷偷藏在了樹上的鳥窩里,再鬧笑話。
張嘎可沒將笑話當笑話看,想不通的他約上胖墩又來到縣城,要自個替奶奶報仇。在縣城,張嘎遇到鬼子龜田和胖翻譯。一番斗智斗勇,兩人沒從張嘎身上撈得什么好處。一系列事情經歷后,張嘎由魯莽搗蛋的少年,成長為真正的八路軍小偵察員。
該海報設計上乘,觀賞性強,尤其是人物刻畫神形兼備、栩栩如生。
1965年電影《地道戰》海報(圖11)
電影講述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根據地人民為了抵御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一天夜里,黑風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鐘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延伸到野外,成為縱橫交錯的地道網絡,變防御為進攻。區長趙平原制定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偽軍出洞,但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并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影片在觀眾中影響巨大,達到了家喻戶曉、有口皆碑的程度。此海報氣勢磅礴、觀賞性頗佳。
1965年電影《烈火中永生》海報(圖12)
該片講述重慶解放前夕,江姐在丈夫被敵人殺害后,去華鎣山區參加農村武裝斗爭。由于甫志高的出賣,她和地下黨領導人許云峰被捕。他們在獄中保守黨組織秘密,同敵人展開頑強斗爭的故事。解放軍日益逼近四川,敵人預謀屠殺獄中的共產黨人,獄中黨組織則積極策劃越獄行動。
為盡快與獄外黨組織取得聯系,在獄中做雜工的老犯人、“瘋老頭”華子良(15年前華鎣山區黨委書記),借與敵人一起買菜的機會,機智地與組織取得了聯系。敵人在失敗前夕瘋狂屠殺政治犯,江姐和許云峰被敵人殺害。華子良率領難友通過許云峰獨囚時挖的地洞,沖出牢獄,與前來接應的我軍先遣部隊及華鎣山游擊隊會師。華子良也與分別15年的老伴、華鎣山游擊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團聚。
此海報畫面氣勢宏偉,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人物形象刻畫豐滿,感染力極強。
我們今天欣賞這些電影海報,不僅是重溫一段歷史,更是一種有形亦無形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紅色經典”在作為教科書一樣傳播革命傳統教育的同時,這些德藝雙馨的影片給當時的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而即使往事已過半個多世紀,只要重溫這些電影的海報,其影片的內容依舊歷歷在目,幕幕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