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嶺南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的初步研究

2021-08-06 19:50:15樂新珍
東方收藏 2021年7期
關鍵詞:特征

摘要:嶺南地區(qū)出土的漢代“萬歲”文字瓦當,極具地方特色。通過分析比較該地區(qū)與周邊及北方地區(qū)同類瓦當,探討該地區(qū)文字瓦當的特征、源流及制作工藝等。

關鍵詞:嶺南地區(qū);文字瓦當;特征;源流;制作工藝

瓦當是我國古代建筑物上的一種建筑材料,它的出現表明建筑技術的進步。考古資料顯示,至少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瓦當,戰(zhàn)國時期瓦當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秦漢時期的瓦當更是以其數量之多、種類之繁、工藝之精著稱于后世,其中文字瓦當歷來被人們所重視。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的考古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文字瓦當,專門的瓦當著錄和研究成果不斷涌現,但這些多專注于北方地區(qū)的文字瓦當。嶺南地區(qū)也發(fā)現了不少文字瓦當,相關研究不多,本文對該地區(qū)出土的漢代文字瓦當進行初步研究,探討該地區(qū)文字瓦當的特征、源流及制作工藝等問題。

一、嶺南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的發(fā)現

嶺南地區(qū)主要是指廣東、廣西大部,海南全部及越南北部地區(qū)。秦統一嶺南以前,這一地區(qū)尚未發(fā)現有建筑用瓦的考古材料。公元前204年,秦末南海郡尉趙佗建立了南越國,定都番禺(今廣州),至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一共五世,93年。南越國是嶺南第一個封建割據政權,極大地推動了嶺南地區(qū)的經濟、文化發(fā)展及民族融合。南越國被滅后,嶺南地區(qū)加速漢化進程,最終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考古資料顯示,嶺南地區(qū)在漢代開始使用文字瓦當,廣東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海珠區(qū)海幅寺漢代窯場、東郊東漢墓,廣東徐聞五里鎮(zhèn)漢代遺址,廣東五華獅雄山漢代建筑遺址,廣西貴港貴城遺址,越南海陽省菊浦遺址和北寧省隴溪遺址等,均發(fā)現了文字瓦當。其中廣東地區(qū)出土的文字瓦當最多,延續(xù)使用時間最長,最常見的是“萬歲”瓦當,還有少量“定”字瓦當。廣西地區(qū)和越南北部地區(qū)發(fā)現較少,只有“萬歲”瓦當一種,總體風格均與廣東地區(qū)類似。漢代以后文字瓦當基本不見,蓮花紋瓦當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宋代還有文字與花卉相結合的花卉紋瓦當,但與漢代文字瓦當已相去甚遠,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二、嶺南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的類型與年代

嶺南地區(qū)發(fā)現的漢代文字瓦當,有廣東、廣西、越南北部等地的遺址。

1.廣東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

該地區(qū)出土的漢代文字瓦當以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萬歲”瓦當為代表,其種類全、數量多,延續(xù)使用時間長。南越國宮署遺址是廣州自秦代建城之初至今延續(xù)兩千多年不變的城市中心,遺址出土了各個時期的瓦當。經統計,該遺址漢代的“萬歲”瓦當中屬于南越國時期的有120余件,南越國以后西漢中晚期和東漢時期的瓦當有44件。現分別述之。

(1)南越國時期的“萬歲”瓦當。圓形,當面均模印“萬歲”,篆書,陽文,自右向左讀,少量反文自左向右讀。當面無界欄,當背均有明顯的切割痕跡。根據當面“萬”字的“草”頭結構的不同分以下兩類:

第一類,“萬”字的“草”頭為“山山”結構,“禺”部上下相連,“歲”字“少”部寫成“止”,有的向左,有的向右。這類瓦當數量最多,約有100件。其中有“歲”字的“少”部寫成“止”向左,當面字體筆畫方折,外繞兩周弦紋,窄邊輪。標本97T12⑩:3, 黃白陶,當徑16.6厘米,當背尚連接筒瓦,有穿孔及用繩索切割痕跡(圖一,1、15)。標本2006T1806(13)J323:1,灰陶,當徑16.6厘米,當面當背均較完整,當背尚連接筒瓦,筒瓦上有乳釘,乳釘似有意抹平,當背有清晰的切割痕跡,從該件可見南越國瓦當的制作工藝步驟(圖一,5)。有的“歲”字的“少”部寫成“止”向右,當面字體開始弧折,筆畫起筆和收卷卷曲明顯,外繞兩周弦紋,邊輪較寬。標本95T4PC:23,灰陶,當徑17.5厘米(圖一,2)。還有的“歲”字的“止”部與“戊”部之間筆畫為向上的雙“C”字形。標本97T25⑩:1,紅黃陶,當徑17.6厘米,當背尚連接筒瓦,筒瓦表面飾粗繩紋,里面拍印粗突點紋(圖一,6)。

其中還有特殊工藝的瓦當。標本97T16⑩:4, 灰陶,反文,殘存“萬”字上部,質地堅硬,表面施有青釉,釉層較薄(圖一,4),這是我國發(fā)現最早的帶釉瓦當。標本95T5PC:13,灰陶,當徑16厘米,字體筆畫方折,“萬歲”二字上半部分殘,下半部分表面殘存有朱砂,遺址還發(fā)現不少帶朱砂的瓦當,可知瓦當表面原來都是有朱砂的,可惜大多已經脫落(圖一,8)。

第二類,“萬”字的“草”頭簡化,“歲”字“止”部與“戊”部之間筆畫簡化,約有20件。標本97T24⑩:2,黃白陶,當徑15.5厘米(圖一,3)。標本97T25⑩:5,黃陶,當徑16.5厘米。“萬”字的“草”頭潦草隨意,字體根據當面隨形彎曲(圖一,7)。

在南越國宮署遺址東面3公里的東山龜崗瓦片坑,也出土有“萬歲”瓦當,坑內有數以千計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大多殘缺不全,其規(guī)格、紋飾與制作方法都與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南越國時期瓦件一致,推測該地可能是南越國時期制造磚瓦的窯址。

根據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遺物,結合歷史文獻,發(fā)掘者認為南越國宮苑營建年代大致為漢文帝時期,推測“萬歲”瓦當應不早于漢文帝時期,嶺南地區(qū)此時為南越國時期。

廣東五華獅雄山漢代建筑遺址出土“定”瓦當(圖二,2),當心圓周內有一“定”字,反文,當面用單豎線分隔成四界格,上、下界格內飾單線卷云紋,上面云紋兩側各飾一樹箭紋,下面云紋兩側飾勾云紋,這些特征與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云紋瓦當一致。根據遺址出土物特征,發(fā)掘者認為遺址可能是南越國趙佗的“長樂臺”,“定”是 “平定揭?guī)X”,城址為秦代“定楬”縣,南越國時期繼續(xù)延用。

(2)西漢中晚期“萬歲”瓦當 ,共25件,數量明顯減少。標本97T7⑨b:12,灰陶,當徑15.5厘米。“萬歲”字體筆畫方折,字體外繞兩周弦紋(圖一,9、16)。標本2004T504TG1(13):7,黃陶,當徑15.8厘米。“萬”字的“草”頭變?yōu)閮蓚€連體“山山”,外繞兩周弦紋,無邊輪(圖一,10)。標本97T19⑨a:14,紅陶,當徑15.3厘米。“歲”字的“止”部與“戊”部之間筆畫為向上的雙“C”字形,字體卷曲,外繞一周弦紋(圖一,11)。標本97T16⑨a:36,灰陶,殘,當徑13.6厘米,當徑明顯變小。字體卷曲,外繞一周弦紋,寬邊輪,邊輪高與當面文字平(圖一,12)。

相對于南越國時期瓦當當背清晰的切割痕(圖一,15),這一時期的“萬歲”瓦當當背已無切割痕跡(圖一,16),顯示其制作工藝有了明顯的改進,從地層疊壓及制作工藝判斷,這些瓦當應屬于西漢中晚期。

(3)東漢時期“萬歲”瓦當,共22件。“萬歲”瓦當明顯與前期不同,當面字體潦草,筆畫減少,字體周圍開始有其他裝飾,瓦當制作工藝也有所下降。標本97T25⑧a:3,灰陶,當徑15.5厘米。當面“萬歲”兩字的“草”頭部首相連,文字右側飾“S”形紋,左側飾一突點,下側飾兩個小突點,外繞兩周弦紋(圖一,13)。標本97T14⑧a:2,灰陶,稍殘,殘徑15厘米。當面“萬歲”兩字的“草”頭部首潦草,兩字分離,字體上下左右各飾一個突點紋,外殘存一周弦紋(圖一,14)。

廣州市海珠區(qū)海幅寺漢代窯場和東郊東漢墓均發(fā)現“萬歲”瓦當(圖二,3),“萬歲”二字的“草”頭潦草,或分開或相連,當面裝飾與南越國宮署遺址東漢時期的“萬歲”瓦當一致。此外,廣東徐聞五里鎮(zhèn)漢代遺址采集到一件“萬歲”瓦當,當心有乳釘,當面用雙豎線分隔成四界格,雙豎線不穿過當心,上、下界格內分別飾“萬歲”二字,左、右界格內各飾一雙線蘑菇形云紋,外繞兩周弦紋,蘑菇形云紋流行于東漢時期,該遺址可能與漢代徐聞縣治所有關。

2.廣西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

廣西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發(fā)現不多,僅在貴港貴城遺址出土了“萬歲”瓦當,當心乳釘殘,當面用雙橫線分隔成兩界格,上、下界格內飾單線卷云紋,“萬歲”二字上下排列,整體風格與南越國時期瓦當類似(圖二,1)。秦始皇統一嶺南后,設桂林郡,南越國時期趙佗曾一度兼并桂林郡,郡治在布山縣,即今貴港。遺址以東2公里的羅泊灣發(fā)現有南越國時期大型木槨墓,墓主可能為南越國派駐當地的相當于侯王一級的官員。

3.越南北部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

越南海陽省菊浦遺址和北寧省隴溪城址出土“萬歲”瓦當,當心有一小乳釘,當面用單線或紋飾分為上下或左右兩區(qū),“萬歲”二字上下或左右排列,整體風格與廣東省內的東漢時期瓦當相似(圖二,4、5)。菊浦遺址為漢代交趾郡所轄縣的治所。

綜上所述,嶺南地區(qū)最常見的漢代文字瓦當是“萬歲”瓦當,當面除了篆書“萬歲”二字外,有的還飾有云紋和樹箭紋,這種風格還見于該地區(qū)的云紋瓦當,應是受北方齊文化瓦當影響所致。不同時期的“萬歲”瓦當有不同的特點。早期多灰白色或黃白色,當徑一般16至18厘米,邊輪較窄,當背有明顯的切割痕跡,當面上字體小篆意味濃厚,字體筆畫硬折。到西漢中晚期,當徑逐漸縮小,常見15厘米左右,有的僅為13厘米,邊輪加高加寬,當背的切割痕跡消失,“萬歲”二字字體更加彎曲多變。東漢時期瓦當多青灰色,當徑進一步減小,當面字體簡化,周圍有圓點或其他符號裝飾。

從文字瓦當與云紋瓦當的數量上看,文字瓦當占據主導地位,南越國宮署遺址中發(fā)現南越國時期“萬歲”瓦當有120余件,云紋瓦當才40余件,文字瓦當在瓦當總數中占3/4左右,南越國以后的漢代“萬歲”瓦當44件,云紋瓦當才4件,可見文字瓦當占絕對優(yōu)勢是該地區(qū)漢代瓦當的一大特色。

根據前面南越國宮署遺址相關出土物分析,“萬歲”瓦當最早于漢文帝時期的南越國宮殿建筑所用,憑借南越國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萬歲”瓦當在嶺南地區(qū)得以繼承和發(fā)展,一些郡、縣等官署建筑也開始使用,東漢時期還見于墓葬的隨葬品中。“萬歲”瓦當主要盛行于南越國時期,西漢中晚期和東漢時期瓦當數量不多,推測與漢武帝滅南越國,嶺南地區(qū)政治中心轉移有關。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萬歲”瓦當發(fā)展序列完整,地方特色明顯,延續(xù)時間最長,制作工藝一目了然,是嶺南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的代表。

三、嶺南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與其他地區(qū)文字瓦當的比較

1.與相鄰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的比較

福建省閩越國遺址出土有類似南越國時期的“萬歲”文字瓦當。崇安城村漢城遺址出土40多件“萬歲”瓦當(圖二,7),當背均留有切割痕,從當背的切割痕及出土物分析推斷該遺址為西漢前期,即閩越國時期。福州新店古城遺址、牛頭山漢代遺址、地鐵屏山遺址等地也發(fā)現十來件“萬歲”瓦當(圖二,8、9),當心有乳釘,飾云樹紋或獸首紋與鳳鳥紋,當背有明顯切割痕,遺址或為閩越王都治城及其重要的官署建筑所在。對比南越國和閩越國同時期的瓦當,可看出“萬歲”文字瓦當的內容及書寫、布局、制作過程、瓦當上面形如箭鏃的樹紋等都極為類似,可見閩越國與南越國關系密切,但從“萬歲”瓦當的形制看,南越國對閩越國的影響更大。

江西都昌鄡陽城遺址內采集到“萬歲”瓦當(圖二、6),形制與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萬歲”瓦當類似,該城址為漢代豫章郡鄡陽縣治所在地,豫章郡曾為漢代長沙國所管轄。

史載秦末南海郡尉趙佗創(chuàng)立的南越國,東與閩越國相接,北以五嶺為界,與長沙國犬牙相錯,西到廣西,南達越南北部。在這一區(qū)域內發(fā)現不少南越國時期的遺跡,尤其是“萬歲”文字瓦當在這一區(qū)域相當流行,不僅盛行于南越國地區(qū),還被相鄰的閩越國、長沙國部分地區(qū)所效仿,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2.與北方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的比較

與嶺南地區(qū)不同,整個北方地區(qū)少見出土“萬歲”瓦當,更多見的是“千秋萬歲”瓦當,這是數量最多、使用時間最長、分布范圍最廣的文字瓦當。“萬歲”和“千秋萬歲”均為吉語文字,這是漢代社會流行吉語文字的表現,反映了漢代社會對永久長生的追求。作為西漢政治中心,在漢長安城未央宮(圖三,10)、長樂宮、桂宮、建章宮(圖三,6)、甘泉宮(圖三,7)、武庫、西漢禮制建筑(圖三,8、9)、漢景帝陽陵(圖三,1)等遺址均發(fā)現了“千秋萬歲”瓦當,研究者推測文字瓦當大致出現于漢景帝時期。華陰京師倉出土5件“千秋萬歲”瓦當(圖三,2、3、4),有的當面施紅彩,其中有一件鳥蟲篆“千秋萬歲”,比較有特色,該遺址是漢武帝時期的倉儲建筑。盡管陜西地區(qū)出土的文字瓦當很多,但數量上仍明顯少于同時期的云紋瓦當數量,可見當時建筑物上使用的瓦當仍以云紋瓦當為主。

受陜西地區(qū)“千秋萬歲”瓦當影響,全國各地都發(fā)現了這一類文字瓦當。遼寧綏中石碑地秦漢宮城(圖三,15、16),河南鄭州滎陽城(圖三,13),山西夏縣禹王城(圖三,14),山東臨淄齊故城(圖三,18),山東高密城陰城(圖三,17),河北邯鄲故城(圖三,13),安徽壽縣壽春城(圖三,11),這些遺址為漢代的古城、郡、縣的治所建筑,均出土了“千秋萬歲”瓦當。一些官營手工業(yè)作坊建筑遺址,如陜西戶縣兆倫漢代鑄錢遺址(圖三,5)、河南南陽瓦房莊冶鐵遺址和制陶遺址(圖三,19)、遼寧寧城黑城古城王莽錢范作坊遺址(圖三,20)也出土“千秋萬歲”瓦當。此外,當時社會一些富裕階層也有使用類似的吉語瓦當,如遼寧遼陽三道壕子聚落遺址出土“千秋萬歲”瓦當(圖三,22)、山東泰安岱廟遺址出土“千秋萬歲”瓦當(圖三,21)、河南內黃三揚莊漢代聚落遺址發(fā)現“益壽萬歲”文字瓦當、河南安陽郭家灣漢墓出土“富貴萬歲”瓦當、內蒙包頭召灣漢墓在墓的填土中發(fā)現“千秋萬歲”瓦當(圖三,23)。

“千秋萬歲”瓦當作為北方地區(qū)最常見的吉語瓦當,當心大多有乳釘,常用不穿過當心的單豎線或雙豎線將瓦當分成四個區(qū),每區(qū)一個漢字,少數當心沒有乳釘,豎線直接穿過當心,東漢時期有的豎線開始卷曲。當面字體以小篆為主,兼及隸字,間雜少數鳥蟲書體,一般從右向左豎讀,少數旋讀。

四、相關問題的初步研究

1.嶺南地區(qū)“萬歲”瓦當的來源。嶺南地區(qū)的“萬歲”瓦當應不早于漢文帝時期,南越國時期盛行,西漢中期以后數量有所減少,魏晉以后基本不見,取而代之是蓮花紋瓦當。從北方地區(qū)出土的文字瓦當看,北方地區(qū)普遍流行四字吉語瓦當,其中以“千秋萬歲”瓦當為代表,東漢時期“富貴萬歲”瓦當開始明顯增多,但仍常見“千秋萬歲”,反映出東漢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財富的追求有所增加;南方則以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二字“萬歲”瓦當為代表,幾乎不見其他吉語瓦當,且自成體系影響深遠,可見二字“萬歲”瓦當和四字“千秋萬歲”瓦當分別流行于不同區(qū)域。陜西地區(qū)曾經征集到漢代“萬歲”半瓦當和圓瓦當,但考慮到不是考古地層出土,只能作為參考,因此推測嶺南地區(qū)的“萬歲”瓦當來源的可能性有二:一是直接從北方地區(qū)流行的“千秋萬歲”簡化而成,二是可能來源于陜西地區(qū)的“萬歲”瓦當。史載趙佗是河北人,秦末漢初立南越國,南越國“制同京師”,南越國宮署遺址中還出土印有“華音宮”銘和“未央”銘的陶器,南越文王墓出土有“長樂宮器”,大量使用當時流行的文字瓦當,說明南越國對漢文化的認同,但又有與北方地區(qū)明顯不同的風格,如文字瓦當從“千秋萬歲”四字變?yōu)椤叭f歲”二字,當面無界格,當心無乳釘,這是南越國既臣服于漢朝、又堅持保持獨特個性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秦代櫟陽考古地層出土“公”字鹿紋瓦當,雖然瓦當上的文字不是主體地位,但這成為考古地層發(fā)現秦代文字瓦當的有力證據,表明至少從戰(zhàn)國中期開始,文字開始逐漸進入瓦當當面,至于何時成為瓦當的主體文字,尚需更多的考古證據。

2.瓦當的使用等級。從瓦當的使用情況看,大致可分為幾個等級。最高等級為宮殿、中央官署、禮制建筑、陵墓、倉儲建筑等,這些建筑使用的“千秋萬歲”和“萬歲”數量最多也最集中,開啟使用吉語瓦當風氣之先,并分別被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所效仿,嶺南地區(qū)的代表是南越國宮殿建筑。第二等級為地方城邑,主要是郡、縣的治所建筑,包括城內官營手工業(yè)作坊建筑,如冶鐵、制陶、鑄錢作坊等地方官署建筑,嶺南地區(qū)有廣西貴港貴城遺址、廣東徐聞漢代遺址、廣州海幅寺漢代窯場等。第三等級為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富裕階層,嶺南地區(qū)有廣州東郊東漢墓。可見“萬歲”這一稱謂在漢代并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作為吉語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百姓皆可使用。《史記》記載,陸賈奉高祖之命著《新語》:“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河南內黃三楊莊村落遺址出土的“益壽萬歲”,也反映了漢代社會普遍追求永久長生的愿望,可見時代越晚其使用范圍越廣。直到宋代“萬歲”才成為皇權專用。

此外,各地區(qū)不少文字瓦當上面都有涂朱現象,可能也是用以區(qū)分建筑等級。古代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色彩標示等級,文獻中亦有記載。據《春秋谷梁傳》記載,魯莊公“丹桓宮楹。禮,天子丹、諸侯黝堊,大夫倉,士黈。丹楹,非禮也”。魯莊公作為一個諸侯王,本應采用“黝堊”(黑白)作為柱子的色彩,卻用了“丹楹”(朱紅色的柱子),此事因僭越禮制而載入史書。由此可知,柱子(古稱“楹”)的色彩在春秋時期已是區(qū)分等級的重要依據,作為位于建筑物最前端的瓦當,其色彩也成為標識等級的重要因素。

3.文字瓦當與云紋瓦當的關系。文字瓦當一般與云紋瓦當共存,但北方地區(qū)云紋瓦當的使用數量普遍明顯超過文字瓦當。據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統計,云紋瓦當在瓦當中所占的比例高達70%,有的遺址甚至更高,其他地區(qū)的情況也大體相同。但嶺南地區(qū)恰恰相反,尤其是南越國時期的“萬歲”文字瓦當明顯多過云紋瓦當,究其原因,可能與南越王趙佗積極推行漢化、推廣漢語有關。《史記》載趙佗到嶺南和集百越,《安南志略》載“趙佗王南越,稍以詩禮化其民”。考古資料顯示,秦統一嶺南后,中原先進技術和文化迅速得到應用和傳播,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南越木簡,南越國時期的墓葬隨葬品不少都刻寫有文字,這都是南越國推廣漢語文字的實證。漢字的推廣,使嶺南地區(qū)向文明社會邁出了重要一步,加速了漢越民族融合的進程,趙佗被稱為開發(fā)“嶺南第一人”。

4.瓦當的制作工藝。早期圓瓦當先模制瓦當心,再在其上盤筑成圓筒體,用細繩將圓筒體由上向下勒割,縱切成兩半,至瓦當背面,細繩再沿瓦當背面與之平行向下割斷筒體相連接部分,這種制法的瓦當稱為“切當”。這類瓦當中,時代較早的瓦當邊輪即瓦筒的一部分,因此邊輪較窄,其寬度往往與筒瓦厚度相近,邊輪也不甚規(guī)整。約從西漢中期漢武帝始,瓦當邊輪與當心一次范成,再接筒瓦,因此瓦當邊輪寬平,當背平整,無切割痕跡,切當不再出現。漢武帝滅南越國后,嶺南地區(qū)進入漢代大一統文化圈,瓦當制法也與北方一致,不再流行切當。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萬歲”瓦當及其他建筑材料表明,磚瓦尺寸規(guī)范統一,制作工藝精美,從出土的板瓦上印有機構名“左官”“右官”以及大量的人名推測,南越國應掌握了相應的制陶技術,開始利用本地陶土在本地燒造,并設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管理磚瓦規(guī)范化生產。同時南越國時期發(fā)現青釉“萬歲”瓦當,類似施釉現象還見于青釉長方磚、青釉帶釘板瓦、青釉筒瓦,釉呈青灰色,有細碎片,玻璃質感強,可有效防止雨水滲漏,是磚瓦燒制工藝的一大進步,反映了南越國建筑技術的高超。經檢測,釉為鈉鉀堿釉,鈉鉀等堿金屬氧化物含量達到了14%左右,與當時我國常見的高鈣灰釉和以鐵、銅等為著色劑的鉛釉不同,屬于極為罕見的堿釉,其成分與西方的鈉鉀玻璃接近,這也是我國古代建筑材料上首次發(fā)現鈉鉀堿釉,推測這種磚瓦施釉技藝是南越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而這種交流很可能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完成的。

嶺南地區(qū)漢代文字瓦當以“萬歲”為主,具有濃厚地方特色,“萬歲”二字源于北方地區(qū),文字瓦當的使用有一定的等級之分,瓦當制作工藝可能借鑒了西方制釉技術。“萬歲”稱謂也并非皇權專用,是漢代流行吉語文字的反映。

(作者簡介:樂新珍,碩士,南越王宮博物館文博館員,研究方向:文物考古)

參考文獻

1.南越王宮博物館籌建處、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宮苑遺址》(1995、1997年考古發(fā)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2.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海幅寺漢代窯場遺址的發(fā)掘》,《考古學報》2003年第3期。

3.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州市東郊東漢磚室墓清理紀略》,《文物參考資料》19955年第6期。

4.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湛江市博物館、徐聞縣博物館《廣東徐聞縣五里鎮(zhèn)漢代遺址》,《文物》,2000年第9期。

5.尚杰《五華獅雄山》,科學出版社,2014年。

6.謝廣維《貴港市貴城漢至明清時期遺址》,《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鑒2009》,文物出版社,2010年。

7.韋偉燕《越南海陽省菊浦遺址出土的“萬歲”瓦當及相關問題》,《文物春秋》2020年第2期。

8.福建博物院、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發(fā)掘報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9.都昌縣文物管理所《鄡陽城址初步考察》,《考古》1983年第10期。

10.劉慶柱《漢長安城遺址及其出土瓦當研究》,《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科學出版社,2000年。

11.陜西考考古研究所《西漢京師倉》,文物出版社,1990年。

12.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遼寧綏中縣石碑地秦漢宮城遺址1993~1995年發(fā)掘簡報》,《考古》1997年第10期。

13.張松林《鄭州市西北郊區(qū)考古調查簡報》,《中原文物》1986年第4期。

14.張童心、張永久《禹王城瓦當——東周秦漢時期晉西南瓦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5.李發(fā)林《齊故城瓦當》,文物出版社,1990年。

16.李儲森《山東高密城陰城調查簡報》,《考古與文物》1991年第5期。

17.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等《趙邯鄲故城調查報告》,《考古學集刊》第4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

18.涂書田、任經榮《安徽壽縣壽春城址出土的瓦當》,《考古》1993年第3期。

19.陜西省文保中心兆倫鑄錢遺址調查組《陜西戶縣兆倫漢代鑄錢遺址調查報告》,《文博》1998年第3期。

2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陽瓦房莊漢代制陶、鑄銅遺址的發(fā)掘》,《華夏考古》1994年第1期。

21.昭烏達盟文物工作站、寧城縣文化館《遼寧寧城縣黑城古城王莽錢范作坊遺址的發(fā)現》,《文物》1977年第12期。

22.東北博物館《遼陽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考古學報》1957年第1期。

23.高小燕《泰安岱廟出土的漢唐瓦當》,《江漢考古》2000年第3期。

2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內黃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第二處庭院發(fā)掘簡報》,《華夏考古》2010年第3期。

25.包頭市文物管理所《包頭郊區(qū)召灣漢墓清理簡報》(二),《包頭文物資料》,包頭市文物管理所編。

26.李灶新《廣東出土秦漢瓦當初步研究》,《西漢南越國考古與漢文化》第117頁,科學出版社,2010年。

2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編《櫟陽瓦當》,科學出版社,2020年。

28.劉海旺《從三楊莊遺址考古發(fā)現談漢代吉語文字瓦當的使用》,《中原文物》2017年第2期。

29.徐正英等譯注《春秋谷梁傳·莊公二十三年》,中華書局,2016年。

30.越南黎崱《安南志略》,中華書局,2000年。

猜你喜歡
特征
抓住特征巧觀察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與數字特征
具有兩個P’維非線性不可約特征標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與地震的對比
如何表達“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數的特征
中等數學(2019年8期)2019-11-25 01:38:14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詈語的文化蘊含與現代特征
新聞傳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24
抓住特征巧觀察
基于特征篩選的模型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亚洲激情99|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毛片手机在线看| 一级爆乳无码av| av在线无码浏览|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伊人91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中文字幕啪啪| 红杏AV在线无码|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伊人AV天堂|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激情乱人伦|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色婷婷电影网|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69视频在线| 精品91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91国内在线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四虎综合网| 日韩性网站|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99这里精品|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91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99伊人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