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黨中央提出要迅速發展鋼鐵工業,盡快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建設軍工生產及其他行業所需特種鋼的新型特殊鋼企業的計劃很快被提上國家決策議程,并被列為“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之一。經過反復勘察,第一座特殊鋼廠的建設地點選在了“遠離沿海、靠近蘇聯”的原黑龍江省省會齊齊哈爾市的富拉爾基區。這就是新中國唯一一座新建特殊鋼廠——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滿特鋼”)。
1952年10月,從全國各地抽調而來的建設者們踏上了這塊土地。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建設,1956年8月8日上午,8號電爐流出了第一爐鋼水,新中國的“特鋼”故事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1957年3月,北滿特鋼召開第一次黨代會,大會向全廠發出了“一切為了十月總交工、總開工”的號召。同年11月3日,鋼廠全面竣工投產。
自投產以來,北滿特鋼不斷取得喜人成果,解決了新中國“特鋼”受制于人的問題,為新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門重型火炮、第一輛重型坦克、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架殲擊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萬噸遠洋巨輪、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第一枚洲際導彈等多個“國家第一”提供了關鍵性合金鋼材。
在歷史的長河中,北滿特鋼共有30多個產品獲得省、部、國家級優質產品稱號,有50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家冶金行業的空白,為我國航空、航天、軍工、能源、化工等行業以及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殷切關懷。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親臨鋼廠視察,周恩來總理曾親切地稱它為共和國的“掌上明珠”,贊揚其在新中國建設中的特殊貢獻。
歷經風雨的北滿特鋼于2017年10月改制重組,并入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建龍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龍北滿”)。改制后,建龍北滿全面導入靈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投入約30億元對技術裝備進行了整體升級改造,同時加大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力度,開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建設,經營業績不斷攀升,穩步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七十載櫛風沐雨,建龍北滿擔當起共和國特鋼產業發展的重任,不辱使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建龍北滿又乘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列車,為我國的特鋼事業不斷續寫出新的發展篇章。?
(作者系建龍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文化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