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崴

“備春耕,把技術送到地頭;立項目,把資金送到手頭;濟貧弱,把幫扶送到炕頭……”2021年4月月初,隨著全區237家機關(事業單位)與80個村完成對接,大興安嶺地區“五強”機關黨組織創建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做到“三個表率,一個模范”的指示精神,大興安嶺地區按照全國組織工作會議關于“實施機關支部建設示范工程”的要求,以“建設新興安、機關走在前”為主題,聚焦上級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梳理機關黨建5個方面、25條標準,集中創建“政治定力強、學習能力強、業務實力強、服務效力強、創新活力強”的機關黨組織,全力打造興安“第一方陣”。
政治定力強——解決履職站位不夠高的問題
“要圍繞政治建設抓黨建、選典型、樹品牌,切實把政治信仰變成具體行動。”履新伊始,大興安嶺地委書記張寶偉對進一步深化“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黨建載體內涵提出明確要求。
大興安嶺地委組織部牢牢把握黨政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政治屬性,推行“統一領導、業務指導、設崗定責、跟蹤督辦、述職評議、考核定級”的閉環式管理機制,引導廣大機關黨員干部把“建設新興安”的具體行動融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在踐行“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政治責任上走在前、做表率。
2021年4月9日,坐落在加格達奇北山上的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在陽光的映襯下格外莊嚴。全區地級領導集體參觀“勇做開路急先鋒,挺近高寒大禁區”“劈山破冰戰嚴寒,軍民并肩永向前”“冬雪施工新方法,開路架橋成果豐”“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鐵軍歸來”等專題展覽,聆聽原鐵道兵三師十四團戰士楊文有講述的鐵道兵光輝歷史和開發建設大興安嶺的感人故事。通過深入學習鐵道兵先輩當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歷經千辛萬苦把鐵軌鋪進千年沉寂、人跡罕至的林海雪原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在場領導干部的精神得到洗禮、思想得到淬煉。
為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作用,全區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在嚴格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制度上帶頭踐行“五個到支部” ——黨課輔導到支部、學習討論到支部、組織生活到支部、工作指導到支部、示范作用發揮到支部。2021年年初以來,全區黨員領導干部累計講專題黨課1200余堂。
學習能力強——解決理論武裝不經常的問題
“你今天打卡了嗎?”“你的學習積分在支部排名第幾?”“你的網課課時滿了嗎?”在大興安嶺,“曬積分、比課時、學習打卡”成為很多機關干部打招呼時的“口頭禪”。“學習強國”“極光新聞”“黑龍江省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已經成為大家手機必備的APP。地委組織部的“興安先鋒”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史上的今天》《百年黨史大家讀》《百煉成鋼》等專欄,更是全區黨員和機關干部隨時隨地“充電”的“掌上加油站”。
按照“必選+自選”的原則,各級機關黨組織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章列入各級黨委(黨組)會學習的“第一議題”;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最新指示批示精神列入“研討專題”;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大興安嶺開發史作為“必修課題”,黨員每年參加集中培訓和集體學習時間不少于32學時,基層黨組織書記和班子成員每年參加集中培訓和集體學習時間不少于56學時。
在地委組織部,機關黨總支采取多種方式提升學習效果,依托樓層走廊、辦公室等區域,設計黨建文化墻,弘揚健康向上、特色鮮明的機關文化;組織四個所屬支部黨員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紅色先鋒”“組工干部下基層,幫扶村里辦實事”“黨員清冰雪,小區便民行”“幸福來敲門,學習送進門”等主題黨日,進一步涵養組工干部的政治品格和職業操守。
在地區科技局,黨支部把“學黨史·守初心”專題黨課設在松嶺區東北抗聯三路軍三支隊烈士紀念碑前,全體黨員通過聆聽黨課、實地參觀,接受精神洗禮;在居民群眾中宣傳防火常識,倡導文明祭祀,帶動北疆人民不斷增強保衛國防安全和生態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業務實力強——解決基礎工作不規范的問題
“在機關黨建中互比,在經驗分享中互學,在工作交流中互幫,在開展活動中互聯,在業務檢查中互評,全面促進機關黨的建設。”“五互促建”活動是大興安嶺地直機關工委定期組織“政治體檢”的重要舉措。通過互比、互學、互幫、互聯、互評,重點整治組織設置、陣地建設、制度執行和黨員隊伍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集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提升機關黨建整體工作水平,形成縱向有監管、橫向有參考的業務指導、日常監督、科學考評長效機制。
結合上級巡視巡察反饋的問題,地委組織部對各級機關基層黨組織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推進機關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做到硬件強、軟件優,具體達到“十有十清”:有黨建標識,組織設置清;有組織機構,職責分工清;有活動陣地,黨建標識清;有黨建圖版,組織制度清;有隊伍名冊,基本情況清;有活動載體,特色品牌清;有黨務公開,“三重一大”清;有內業檔案,活動記錄清;有黨員筆記,學習內容清;有宣傳資料,工作業績清。
各級機關黨組織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抓好分管領域和黨建聯系點黨建工作。列出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對標《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小組工作規則(試行)》的規定,做到組織設置規范、工作運行規范、班子屆期和換屆程序規范。對黨員人數在20人以上的機關黨支部,根據需要劃分黨小組。注重黨員分類管理,落實政治理論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訓練、黨章黨規黨紀教育、黨的宗旨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和知識技能教育等七個方面的基本任務,通過開展“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常態化教育,把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血脈、注入靈魂、納入日常。
服務效力強——解決黨務業務不融合的問題
“書記一號工程”是大興安嶺地委為解決機關黨建“燈下黑”“兩張皮”問題專門推出的一項舉措。各級機關黨組織書記聚焦主責主業,結合機關部門工作特點和行業優勢,找準服務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確定以機關黨建引領中心工作為內容的“書記一號工程”600多個,采取項目化推進、工程化管理、戰役化攻堅的方式,在服務中心、推動發展上走在前、做表率。
以地區住房公積金中心為例。五一前夕,該中心黨支部書記馮國明所負責的“書記一號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他的全力推動下,在加格達奇區居住的非全日制、臨時性和靈活形式就業人員,在一定具體條件下也可以繳存公積金。此舉一經推出,擴大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受益面,使這項利民政策最大限度地普惠到更多群眾。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印發的《關于破解“兩張皮”問題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見》,大興安嶺地委堅持黨建和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把“六個是否”作為衡量機關黨建成效的根本標準,即黨中央決策部署是否落實、部門中心工作是否完成、黨組織功能是否增強、黨員干部素質是否提高、干事創業精氣神是否提振、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以此推動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結合城市黨建綜合治理工作,各級機關黨組織及時到社區報到,落實“雙聯系”“雙報到”制度,在職黨員按照社區要求認領黨員公益崗,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疫情防控和社會綜合治理等工作中發揮安全員、信息員、聯絡員、服務員的作用。在服務行業深化拓展“五零”承諾服務創建,再造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在窗口單位開展“窗口黨旗紅,黨員當先鋒”主題實踐活動,提供優質服務,展示良好形象。
創新活力強——解決黨建特色不鮮明的問題
建設新興安,機關走在前。各縣(市)區也分別結合實際,發揮機關黨建引擎作用,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漠河市以“向黨看齊·圓夢北極”為主題,組織機關黨員集中清理街巷、小區、樓棟等處的白色垃圾和堆放雜物,以實際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創建;呼瑪縣開展“紅心向黨·黑土閃亮”主題活動,機關干部結合春耕生產,為農民辦實事、解難題;塔河縣組建機關黨員“行動黨小組”,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加格達奇區常態化開展“有事您說話”活動,機關黨員下社區、包樓棟,電話上墻,服務走心;松嶺區機關干部擔任“網格八大員”,在為民服務中踐行初心使命;新林區培育“愛情小鎮·紅色管家”,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呼中區繪制60個網格民情地圖,在職黨員參與城市治理,形成了“社區吹響集結號、網格處處黨旗飄”的共駐共建氛圍。
為了將機關黨建工作的效力落到實處,地委組織部還在全區開展“百局聯百村、百事幫到村”活動,讓各機關在利用業務優勢幫扶到村的過程中,既為群眾做實事,也強化了機關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黨性意識。
“葡萄苗葉片小、長勢弱,是因為棚內棉被嚴重遮光。”2021年5月月初,聽說加格達奇區加北鄉加北村葡萄種植戶的葡萄苗一直蔫巴巴的,與該村共建的地區農林科學院派出黨員、高級農藝師許延敏前往指導,很快找到了病灶,當即給葡萄苗增加光照,并詳細指導打杈、疏果等技術,全力幫種植戶把耽誤的葡萄長勢搶回來。
受前段時間連續雨雪天氣影響,大興安嶺部分菜農的第一批播種苗出苗率低、長勢弱,如不改善苗期管理,勢必影響后期產量。在棚室蔬菜育苗的關鍵時期,地區科技局派出80多名科技特派員,及時深入村屯的育苗溫室和蔬菜大棚實地指導,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溫度、控制濕度、增加光照、科學嫁接等搶救措施,保住了全區人民的“菜籃子”。
不管是在助力春耕的農田,還是在項目建設的現場,隨處可見機關黨員服務隊的身影。各機關黨組織瞄準偏遠山區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深入調查摸底、充分了解村情的前提下,本著“缺什么幫什么,差什么扶什么,少什么送什么”的原則,商定幫扶項目,明確幫扶措施,落實幫扶責任,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累計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1500余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