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宏 李霞
林木種苗是林業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林業種苗產業是林業行業的基礎性工程,是遺傳基因的重要載體,也是林區和林緣區育苗戶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本文總結了近年來天水市林木種苗產業的現狀,分析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相應的對策。
1 天水市種苗產業現狀
天水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是甘肅省下轄地級市,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天水市面積14392平方公里,人口350萬人左右。根據相關的統計,現階段天水市的經營面積超過11萬公頃,擁有可育苗面積達到7152.1公頃,在這其中國有林場苗圃大約有22處,較為集中和連片的社會個人、民營集體育苗約55余處,且育苗面積達到了100畝以上,經營的面積達到了778.88公頃,一共構建了基地5余處,經營面積達到了403.65公頃,采種經營面積683公頃,采種基地共有3處。但這些苗圃普遍以繁育小苗和常規綠化苗木為主,育名、優、特高規格苗木的苗圃卻很少。現通過調查分析將近年天水地區林木種苗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一點粗淺的解決策略供大家參考。
2 種苗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天水市的林木種苗產業建設進程較為快速,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很多不能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種苗產業的開發力度不夠。林業育苗產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很多的干部和領導對于林木種苗的認知度不夠,著重體現在對于本地資源的優勢挖掘度不夠,沒有充分意識到農民作為主體的作用。另外,沒有充分的運用科技成果和先進的育苗技術,導致育苗栽培成效不佳,育苗生產的規模、層次和效益存在不足。第二,林木種苗市場秩序混亂。在林木種苗市場上,質量監督和信息管理力度還不夠,很多的單位并沒有生產經營許可證,對于品種的認知和了解也不足,甚至還會出現惡意宣傳和炒作,假冒偽劣,以次充好,這導致了市場秩序不穩定。另外,結構性矛盾突出。景觀綠化的角度上,城市綠化中需要大量的林木種苗,在供求方面小苗較多,但是大苗非常的緊缺,供求失衡還體現在苗木的規格差異化。
3 天水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對策
3.1 完善和應用扶持政策
天水市的林木種苗發展是重點發展產業,相關部門要結合國家和省的免稅、扶持和貸款等政策,將各項扶持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認真貫徹和落實。還要及時的委托規劃設計單位對當地的林木種苗產業制定中長期的規劃,將即將重點發展的區域、種類、布局、政策等進行確認,對于有一定規模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培養,包括單位的技術培訓、基礎設施建設等,對于有需要的給予資金和項目的支持,進而促進當地林木種苗產業全面持續發展。
3.2 做好種苗質量管理
做好種苗的質量管理,首先要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的意見》《甘肅省林木種苗管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條規,加強干部群眾的育苗意識和依法育苗思想,進而營造出優良的社會氛圍。其次,還要加強經營許可證的發放管理,鼓勵具有生產經營條件的單位積極辦理,進而做到依法生產、合法經營的市場環境。最后,要加強林木種苗的質量監管,通過嚴抓質量監管、運輸管理和市場制度,有效地控制好種苗的質量管理。
3.3 利用科技發展種苗
市林業部門要重視林木種苗的研究,堅持科技創新,引進優良的樹種和多樣的林木資源,進一步的培育具有抗逆性的生態化、經濟化和綠化觀賞等良種。還要加強現代化新型培育模式和培育措施的推廣,將新型的技術和各項科研成果進行及時的普及和篩選,并運用和推廣生產當中。另外,還要加大育苗的科技投入,現階段的林木種苗科技應用較為的缺乏,要加大栽培技術的使用,包括組織培養育苗技術、設施育苗技術、無土育苗技術等,進而提供更多的優質種苗。
綜上所述,林木種苗是保障造林綠化質量的核心,也是保障林業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我國林木種苗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們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地為林業生態建設作出貢獻,進而促進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