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濤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消費水平普遍提高,不再只是要求穿得暖,吃得飽,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滿足,人們對于城市園林的風景要求也越來越高,審美程度也逐日遞增。物候學在城市園林規劃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物候學在植物季相景觀規劃中的應用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物候;景觀規劃;季相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桎,這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在如今的城市園林規劃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候資源,不僅可以突出特點,還可以降低成本。
1 物候與景觀
物候學是研究自然界植被和動物呈現出季節性和周期性變化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它主要是通過觀測和記錄動植物長期生存環境和繁殖的變化,比較它們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上的區別,找出周圍環境對它們的影響,進而了解氣候對它們產生變化的具體表現。植物物候的變化與植被景觀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日常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植被的葉子隨季節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從暗綠色到嫩綠色最后再到秋天的金黃色,并且在每個季節植被自身的生長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從光禿禿的樹干到嫩芽到開花最后結果,這一系列的四季景象變化,極大地豐富了園林景致的組成,也為人們提供了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觀景類型。
2 物候學在景觀規劃中的應用
四季因植被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而美。物候學在西安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植被景觀在不同季節的變化給人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如用早春發芽的垂柳以及主要在春天開花的花卉來突出春景;到了夏季,便滿城開滿了紅彤彤的石榴花;秋天的西安金燦燦得如同一張緩緩打開的畫卷,觀音禪的銀杏樹便是這一景色的主要代表;作為冬天的主角,柿子樹掛滿了“小燈籠”,向世人盡顯自己獨特的美。為了實現不同季節植物景觀最佳配置的目的,并且合理地運用當地特色的植物與物候氣象的結合及其組合特征進行配置,不僅要在空間上增添構圖的層次感,而且還需要顯示出時間變化的節奏感,協調兩者匹配的關系,盡顯植被景觀時空之美。
3 植物季相景觀建設的建議
“春風桃李,夏日榴長,秋水月桂,冬雪寒梅”是古代人們重視植物跡象變化和各種開花時期配合的植物景觀規劃的重要體現。在規劃設計中,不同區域和不同地段要實行差別配置,將突出某一個季節主要的植物景觀形成當季特色作為規劃的主要指標。比如春天要配置開花的植物,而夏季則是枝葉繁茂有陰涼處的植被,而秋天則是一場視覺盛宴,冬天要考慮植被呈現出的整體形態。在景觀建設方面,觀賞園林的營建目的受到城市居民文化程度,年紀以及性別的影響,不同人群對自然景觀的要求不同。在城市景點里的山區種植植被時,我們要考慮到一個自上而下層次空間感地體驗,花草灌木和喬木的空間層次感非常明顯,這也是許多景區選擇其種植的主要原因。不同背景的植物群落,因季節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視覺體驗,讓不同時間和地段構成的景觀現象形成一個斑斑點點,鑲嵌其中的圖畫。植物之間相互襯托,相互融合。
4 結語
綜上,為了可以充分發揮物候學在植被種植中的主導地位,我們在規劃植被種植時應該要做到有花有葉有層次,并且要盡可能多的顯示當地的特色植被。植被是園林景觀生命力的外在表現,要營建具有物明顯層次變化規律的植物景觀,那么對植物的生態習性觀賞特性,還有觀賞季節,必須要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同等重要的是在營建植被景觀的時候,還需要分析植物季相景觀的是否符合當地居民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首先人都是視覺動物,當你色彩對比特別明顯或者層次感特別強的時候,人們會當即就感受到心理上的沖擊,對人生理機能會有一個很大的沖力。因此,為了營造出不同季節最佳配置模式的植物景觀,提高植物造景的美學價值是非常有必要考慮物候學在植物景觀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