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云端對話:濕地與水

2021-08-06 03:23:36耿國彪
綠色中國 2021年2期
關鍵詞:生態

耿國彪

2月2日,以關注林草熱點話題,聚焦一線工作實踐,架起林草系統上下溝通的云端橋梁為宗旨的大型系列主題電視訪談節目《綠色中國云對話》播出了2021年世界濕地日特別節目“濕地與水”。

本期《綠色中國云對話》,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共同主辦,人民網、央視頻、綠色中國網絡電視聯合播出,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平臺、今日頭條、抖音公號、微信公號、微博公號、騰訊視頻、騰訊企鵝、百度百家、微視頻、綠色中國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矩陣式傳播。

節目中,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春良,《濕地公約》秘書長瑪莎·烏瑞格分別進行了視頻致辭。國家林草局濕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明祥,中共重慶市梁平區副區長唐軍,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局長、黨組書記余力軍,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文化研究中心劉想,和嘉賓主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劉棟棟共同就濕地與水的主題進行了充分探討。

一個小時的時間,各位嘉賓的對話為我們清晰勾勒出一幅中國保護濕地、積極履約的全景圖。

第25個世界濕地日

今年2月2日是第25個世界濕地日。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與水”,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向大家宣傳濕地對維持全球淡水儲量和凈化水質的重要作用,突出水與濕地“同生命、互相依”的關系,鼓勵公眾共同采取積極行動保護濕地,為減緩濕地退化做出努力。

眾所周知,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淡水,可供人類使用的不足1%,目前全世界還有22億人沒有安全的飲用水。所以說,人類必須加強濕地保護,停止濕地破壞,提供更多更好的淡水資源,促進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

濕地被形象的比喻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地球上的三大生態系統。濕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與人類息息相關。它不僅給人類提供淡水和食物,而且還在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控制污染、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在談到世界濕地日的由來和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時,張明祥介紹說,《濕地公約》是1971年2月2日簽署的全球第一部政府間多邊環境公約,目前有171個締約方,我國于1992年加入公約。為紀念《濕地公約》誕生,提高公眾對濕地重要性的認識,1996年10月,《濕地公約》常委會決定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確定每年不同的世界濕地日主題。每年的2月2日,各國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及社會團體都以各種方式舉辦世界濕地日慶祝活動,宣傳濕地的功能和價值,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從1997年至今共開展了24次世界濕地日紀念活動。

張明祥說,《濕地公約》成立50年來,從世界濕地日主題的變化就可以看出其保護理念的變化,已由最初的保護水鳥及其棲息地,發展為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合理利用濕地。目前,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涉及到水資源、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漁業、農業、生態旅游等。今年的2月2日正值《濕地公約》成立50年,也是第25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與水”,重在強調濕地對維持全球淡水儲量和水質的重要貢獻,突出水和濕地之間“同生命、互相依”的關系,濕地是水的家園、水是濕地的血液。

在談到我國的濕地概況時,張明祥介紹說,我國的濕地類型包括濱海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5種。根據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濕地總面積為5360萬公頃,濕地率5.58%。我國的濕地資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面積大。濕地總面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類型多,分布廣。《濕地公約》所列出的濕地類型我國均有分布,全國各地都有濕地分布。(3)區域差異大。我國沿海和內陸、不同氣候帶的濕地類型與面積的差異較大。

張明祥認為,濕地保護事關我國的水生態安全。濕地在儲水、供水、凈水、調水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從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講,濕地最大的生態功能就是提供了淡水資源。據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我國濕地維持著約2.7萬億立方米淡水,保存了全國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與此同時,保障飲水安全,不僅靠管,更要靠養。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就像天然的凈水器,對水源地水質改善有著積極作用。也正因如此,水源保護區的濕地恢復和重建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的濕地保護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濕地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濕地。生命因濕地而美麗。珍愛濕地,就是珍愛生命;保護濕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在談到我國的濕地保護工作時,李春良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習近平主席去年3月31日親臨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考察,他指出,水是濕地的靈魂,要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習主席的指示為濕地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國政府由十五個部門共同組成《濕地公約》國家委員會,協同推進濕地保護工作。今年1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濕地保護法(草案)》,中國國家層面第一部濕地保護的法律文件正在積極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和林長制等政策文件陸續印發實施,從體制機制上強化了濕地保護工作。中國成功申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6個城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履約工作得到各國同行肯定。“十三五”期間,中國實施濕地補助和濕地保護恢復項目2000多個,修復退化濕地面積701.1萬畝,新增濕地面積303.9萬畝,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5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國家濕地公園201處,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介紹我國加入《濕地公約》以來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取得的成效時,吳志民指出,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我國的濕地保護管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上世紀8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屬于摸清家底、夯實基礎階段。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發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第二階段是本世紀初至十八大前,屬于搶救性保護階段。采取建立保護地等形式對重要濕地予以搶救性保護。第三階段是十八大以后,進入全面保護濕地階段。國辦印發《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對濕地實施全面保護。目前,《濕地保護法》(草案)已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濕地保護法》出臺后,我國濕地保護管理將進入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階段。

30年來,在各級政府積極推進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指引下,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是濕地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國家層面先后出臺了《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建立了14項配套制度;28個省份出臺了省級濕地保護法規或規章,制定了83項配套制度。目前社會各界都期盼《濕地保護法》早日出臺,為濕地保護工作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二是濕地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十一五”以來,中央累計投入資金168.2億元,實施濕地工程項目3300多個,修復退化濕地816萬畝,新增濕地300多萬畝,全國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建立。目前,我國有國際重要濕地64處,國家和省級重要濕地859處,濕地公園1665處,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三是濕地支撐保障體系持續強化。中國是全球唯一兩次完成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的國家,基本摸清了濕地資源本底數據。國土三調將為濕地管理提供全新的權威數據。2018年機構改革中,國家林草局設立了專門的濕地管理司,各級林草部門設立了相應的職能處室,濕地保護地大都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為濕地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四是履約與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深度參與《濕地公約》履約事務和雙多邊國際合作,推動《濕地公約》規則制定,成立15個部門組成的《濕地公約》國家履約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國際濕地公約辦公室,指導協調履約工作。加強國際重要濕地管理,開展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工作,6個城市獲得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為近30個發展中國家濕地管理者提供培訓,推廣中國濕地保護管理經驗和模式。成功申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正在積極籌備中。中國履約工作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五是濕地保護意識逐步深入人心。開展世界濕地日、世界海洋日等宣傳活動,提升社會保護意識。舉辦海峽兩岸濕地保護交流研討會,定期舉辦長江、黃河、沿海三個濕地保護網絡年會。利用中外媒體開展濕地保護成效宣傳。國家濕地公園占全國自然學校總數的三分之一,已累計為1.76億人次開展了科普宣教,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逐步提升。

我國濕地保護的典型案例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我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去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這里,沿著綠堤、福堤,察看濕地保護利用情況。總書記指出,濕地貴在原生態,原生態是旅游的資本,發展旅游不能犧牲生態環境,不能搞過度商業化開發,不能搞一些影響生態環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會所,讓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總書記對城市濕地的關注和保護,體現了他對城市發展方向的把握,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堅持,對人民利益的重視。而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代表。

在談到西溪濕地公園的保護利用時,劉想說:去年3月31日,西溪濕地迎來了歷史上最高光最耀眼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我們身邊,并作重要講話。在總書記親自關懷和支持下,十五年來,杭州市實施了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建成了中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做好了保護、管理、經營、研究四篇文章,出臺了中國第一部單一濕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水質從劣五類提升至總體三類、鳥類從79種增加至186種、入園游客從每年40萬人次上升至500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了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樣板和典范。

劉想說,為貫徹總書記西溪濕地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去年6月份,杭州市作出了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管理的重大決策。這項決策,既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宜居城市的實際行動,也是全面提升城市價值、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文化地標的迫切需要,更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動自然文化遺產更好惠及人民群眾的重大舉措。按照這一決策,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西溪濕地管委會)成立了濕地管理局、西溪濕地生態文化研究中心、西湖西溪旅游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理順了體制機制,形成了行政、事業、企業等各司其職、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較好較快實現了一個濕地公園、一個機構統籌、一個政策管理、一個標準保護、一個公司運營的“五個一”階段性目標。

劉想指出,西湖西溪管委會正在謀劃西溪濕地原生態自然資源和原生態人文資源保護提升等“十四五”重點項目。將堅持“道法自然、厚植文化、去景區化、回歸生活”等四大原則,采取“推進水環境和原生態保護修復、打造新時代雙西十景、數字賦能雙西整體智治”等十項硬招,加快做好西溪濕地條例修改、規劃修編、智庫建設等頂層設計,聚焦關鍵處、打好組合拳,力爭一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實現西溪濕地顏值、氣質、功能、品質的精彩蝶變。

未來兩年,西湖西溪管委會擬投資2.6億元人民幣,建設雙西專用隧道,打通西湖至西溪的最短物理瓶頸,造福人民群眾。建設18公里的環西溪綠道,增加免費開放區域面積,讓濕地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實施西溪濕地原水治理工程和內部水環境提升工程,保護好西溪濕地的“靈魂”。開展蓮花灘觀鳥區改建、濕地植物園改建、外來物種專項清理、數字化生態保護、自然環境教育等項目,提升西溪濕地原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展示的能力水平。加快西溪濕地保護利用模式的研究和總結,并力爭繼續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方面創造更多經驗。繼續推動“吃、住、行、游、購、娛”等生態旅游全要素全鏈條大提升,在西湖西溪一體化中做優生態、做大資產、做強品牌,打造世界濕地保護與利用的典范。

國際濕地城市建設案例

——重慶市梁平區

人類的生活一刻也離不開濕地。只有建設和保護好濕地生態系統,人類才能安全地在地球家園里繁衍生息。

重慶市梁平區位于重慶市東北部,地處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發源地,408條水系縱橫交錯、78座湖庫星羅棋布、溝渠田塘湖串珠成鏈,碧田萬頃、溪流蜿蜒、濕地潤城。黨的十九大以來,梁平區以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為目標,著力建機制、強保護、重修復,積極探索濕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打造中國首個丘區城市濕地連綿體,濕地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相得益彰。

在談到梁平的國際濕地城市建設和保護情況時,唐軍說,梁平區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健全濕地保護機制。將濕地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編制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總體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制定濕地保護管理辦法,區人大通過《關于加強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的決定》,突出“八個嚴禁”,以法定化落細落實濕地保護。成立副處級濕地保護中心,組建專家委員會,成立濕地保護協會、濕地志愿者協會,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群策群智、共同保護的良好格局。多維度開展保護宣教,成立長江上游鄉村濕地研究中心、長江三峽自然學校,精心打造濕地宣教中心,成為市委黨校等多個市級部門的教學研實踐基地,舉辦各類濕地保護宣教活動百余次,累計參加人數上萬人次。梁平濕地保護做法,多次受到國家、市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

嚴格保護小微濕地。習總書記指出,“濕地貴在原生態”。梁平雖沒有大江大河,但擁有廣布鄉村的塘、渠、溝、堰、井、泉、溪小微濕地網絡,溪流縱橫、六水蜿蜒,這些與臨水而建的梁平城區和逐水而居的梁平人民,相融相依、協同共生,繪就了一幅“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濕地畫卷。梁平開展全域濕地調查,采取統一相關標準、規范,分類型、分區域建設一批典型等措施,首次提出并成功實施山地梯塘小微濕地、環湖小微濕地群、竹林小微濕地。實施河湖連通、引水入城,建成窩子溪、赤牛溪等一批城市濕地公園,貫通城市水系綠系,建設濕地生態連綿帶,織就人、城、濕地協同共生的城市生態網絡。

加快濕地生態修復。習總書記強調,“水是濕地的靈魂”,梁平與三峽集團全面合作,實施龍溪河PPP項目,通過構建梯級塘—生物溝—跌水等濕地微循環系統,實施尾水水質提升,修復濕地原生態,推進全域治水,龍溪河水質由劣Ⅴ類穩定在Ⅱ-Ⅲ類,被評為“長江經濟帶美麗河流”,治理經驗被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堅持把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自然生態之美作為最內在、最重要的美,打造“三峽風景眼、重慶生態湖”,開展湖岸帶恢復、外來物種治理等18項保護修復工程,營建了“溝渠田塘湖”濕地生命共同體,濕地保護面積擴大到3.5平方公里,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連續3年棲居雙桂湖,植物種類增加到623種、動物種類增加到207種(其中鳥類150種)。

積極探索濕地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習總書記指出,“要探索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梁平區將小微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采取“小微濕地+環境治理、生態保育、民宿康養、休閑旅游、有機產業”等創新舉措,推廣生態漁、“水八仙”等濕地生態養殖、濕地產品加工,在萬旦耕春濕地群,成功打造安勝碗米林團小微濕地、唐家坡田園濕地,長江三峽曬秋節承辦地永久落戶梁平萬旦耕春。在百里竹海濕地群,培育濕地生態旅游、濕地民宿康養等濕地小微經濟,助力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川渝東北14個區縣,在明月山百里竹海濕地民宿群連續14個周末舉辦鄉村音樂會,帶動吃住游購娛消費263萬人次。梁平榮獲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入選國家水生態文明示范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實踐得到國家“推長辦”充分肯定。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的

舉辦地——武漢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今年將在我國享有“百湖之市”美譽的武漢召開,這是我國第一次承辦《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

武漢,作為長江與漢江交匯的城市,165條河流縱橫交錯,166個湖泊星羅棋布,是名副其實的“濕地之城”。濕地面積16.2萬公頃,占武漢國土面積的18.9%。近年來,武漢始終遵循“全面保護、生態優先,科學修復、系統治理,合理利用、綠色發展”的原則,通過濕地岸線修復、河湖水系連通、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等手段,持續開展兩江四岸整治、大東湖生態水網建設、六湖連通、四水共治、海綿城市試點等一系列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工作,成效顯著。

在談到武漢的濕地保護工作時,余力軍首先分享了兩條關于武漢濕地的好消息。一個是在城市三環線內已連續7年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另一個是在最大的城中湖東湖濕地發現了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

余力軍重點介紹了沉湖濕地的保護工作。他說,在眾多湖泊中,沉湖濕地列入了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它面積達116平方公里,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被譽為“濕地水禽遺傳基因保存庫”。武漢近年來投入近億元實施了退養還湖7.8萬畝,且每年投入近千萬元專項用于生態補償,保護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成群的豆雁、灰鶴、白琵鷺在天空翱翔,呈現出一派原生態的郊野景觀,給武漢市民帶來極大的幸福感。去年12月,監測數據顯示在沉湖的越冬水鳥有47種、近8萬余只。除了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武漢還有國家級、省級、市級共14個各類濕地保護地。

《濕地公約》第57次常委會上通過了在中國武漢舉辦第14屆締約方大會的決議。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國際濕地大會。

余力軍說,國際濕地大會落地武漢,是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舉措,充分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時代擔當,是開展對外交流、系統展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也是展示武漢疫后重振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會議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武漢將以辦會為契機,全力沖刺“國際濕地城市”這一“全球殊榮”。當前,武漢正積極響應上一屆濕地大會上提出的有關決議,全力打造一批示范“小微濕地”,推進實施“智慧濕地”,加快建設“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探索濕地保護與教育的“新模式”,成立由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濕地管理委員會,壯大志愿者隊伍,開展中小學生“小濕地長”研學活動,全面提升濕地保護水平。

面向未來的濕地保護與利用

濕地,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而未來,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強化濕地保護修復,讓濕地成為14億中國人民共享的綠意空間,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在談到濕地保護如何才能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時,張明祥認為,首先,濕地保護與發展,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是互相支持、互為前提的,而不是對立的。《濕地公約》提倡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并重,在保護的前提下開展濕地合理利用。針對我國當前濕地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堅持系統保護。同時,發揮濕地的多重屬性,積極引導,開展濕地的合理利用。其次,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從維護濕地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突出濕地的多重自然屬性和生態特點,建立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制度。最后,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過保護濕地,讓濕地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

在談到“十四五”期間我國濕地保護的原則和舉措時,吳志民指出,當前濕地工作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新形勢、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任道重遠。一是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濕地保護與利用矛盾仍然突出,三是保護修復科學性有待加強,四是濕地保護修復還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些挑戰和問題都是下一步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十四五”期間,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堅持全面保護、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改善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提升濕地多種服務功能,推動新時代濕地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以釘釘子精神推進《濕地保護法》出臺,全面加強濕地法治保障。二是健全濕地保護管理制度,完善濕地分級和保護管理體系,提高濕地保護成效,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三是編制《全國濕地保護“十四五”實施規劃》,加大濕地保護資金投入,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四是強化濕地監督管理,建立破壞濕地監管預警系統,打擊破壞濕地行為。五是舉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深化履約與國際合作,為全球濕地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猜你喜歡
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貴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6:32
生態之旅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2
潤豐達 微平衡生態肥
茶葉通訊(2017年2期)2017-07-18 11:38:40
生態保護 有你有我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色综合狠狠操|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欧美色亚洲| 国产爽妇精品| 91亚洲免费| 日韩高清一区 |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中文字幕1区2区|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色国产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国产高清毛片| 亚洲欧洲综合|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天堂成人av|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福利拍拍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午夜丁香婷婷| 91av国产在线|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最新国产网站|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色哟哟国产精品| 亚洲aaa视频|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看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婷婷六月|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精品91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日韩av在线直播|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一级毛片网|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欧美极品|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欧美性色综合网| 一区二区午夜|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9cao视频精品| 免费在线一区|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视频99| 99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