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琴
(喜德縣人民醫院,四川 喜德,616750)
隨著醫學模式不斷進步,臨床針對腎病綜合征的護理手段也逐漸多樣化,循證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手段,可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將理論與時間相互結合,進而運用與實際病情護理當中,從而緩解患者病情,促進其早日康復。
將本醫院收治的128 例患者(納入病例選自2019 年6 月至2020 年9 月)項目調查資料,采取抽簽法進行分組,參照組與試驗組均為64 例。全部患者與患者家屬均知曉此次研究,同時簽約《知情同意書》,全部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試驗組64 例患者男女比例為31:33,年齡差距為48-64,平均年齡(52.26±2.24)周歲。參照組64 例患者男女比例為32:32,年齡差距為49-65,平均年齡(52.2.9±2.26)周歲。兩組基本資料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21.0 進行處理后計算結果均無差異P>0.05。本次納入均排除存在尿素氮、繼發性腎疾病、血肌酐等患者。
在診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采用無差別診療,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參照組照護常規方法,采取抑制免疫、控制炎癥、利尿消腫、降脂等措施,做好飲食干預、感染指導等健康指導;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循證護理:(1)建立循證護理團隊,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充分重視患者病情,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2)腎病綜合征患者長期疼痛,由于免疫抑制劑影響生育等原因,會因藥物反應而出現皮疹、脫皮等不良反應,導致患者產生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經常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使患者正確面對病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3)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探討發病原因。對各種藥物的發展和作用及副作用要詳細講解,講解要深入簡單,讓患者容易理解,達到說教的目的。(4)指導患者進食方便、輕量。主要食物是低鹽飲食,每天不到3g,無需控制水的攝入量,但不要多喝,可根據患者前一天的尿液體積基礎在會上,再加500ml 攝入。并針對不同并發癥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如水腫患者應該吃低磷食品,嚴禁食用腌制食品,少吃或不吃味精等,限制攝入富含膽固醇和脂肪的食物;腎功能不全患者注意補充微量元素,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腎衰竭患者應將蛋白質攝入量調整到每公斤每天30kcal 以下。
生活質量評分通過SF-36 生活質量評價量表予以統計分析,包括心理狀態、身體功能、生理狀態、社會功能等四項,總分為100 分,每項0-25 分,分數越高表明其改善情況越好。
各項指標對比數據資料全部利用統計學處理方式,計數資料(%,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19.0)分別利用χ2值檢驗,如若其結果為P<0.05,表明組間統計學差異存在。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各項評分,組間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表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ˉχ±S)
一系列由各種腎臟病理損害引起的表現,稱為腎病綜合征。這種疾病病程很長,會逐漸損害腎功能,影響患者的健康。腎病綜合征在發病期間起病迅速,并伴有大量并發癥,診斷和治療過程較為困難,治療和康復后會出現二次復發現象[1]。一些學者指出,腎病綜合征的及時診斷和治療,以及與科學和合作的患者通常可以獲得良好的預后,而不影響他們的預期壽命。在醫院的常規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且在護理階段幫助患者的作用不是很明顯。常規護理的輔助效果往往有限,達不到預期效果。為明確護理重點,改善患者預后,本院將循證護理模式應用于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護理,即根據疾病的特點、患者的需要、護理經驗及存在的護理問題,以循證科學理論為基礎,制定計劃性、科學性、恰當性的護理對策,不斷提高實踐中的護理質量,達到最佳治療效果[2]。在本文的研究中,將循證護理與患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相結合,可以在患者接受診療過程中建立良好的精神支持和心理咨詢機制。針對患者的個人情況,開展良好的心理護理和咨詢,能夠準確把握患者病情的變化,并根據醫護人員豐富的臨床經驗,幫助患者開展良好的康復治療。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腎病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能夠取得足夠好的臨床效果,而在臨床診療中對前者能夠有效緩解醫患關系,營造和諧的醫院氛圍,幫助康復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得以康復,應廣泛應用于臨床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