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醫院,新疆 庫爾勒,841000)
作為慢性炎癥的一種,支氣管擴張疾病進展過程具有不可逆性,患者由于支氣管感染、阻塞等因素,疾病進展為支氣管擴張,有典型的咳嗽和咳血、濃痰等癥狀,治療干預不及時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較高,存在一定的致死率。霧化吸入治療是臨床改善患者不良癥狀、保障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舉措,但是在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也需要輔助開展護理活動,才能夠保障治療效果。本研究嘗試對霧化吸入治療的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輔助護理實驗,探究不同護理干預模式的實際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實驗活動的參與患者均符合支氣管擴張判斷標準,確定在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期間到院實施霧化吸入治療,盲選法納入符合實驗要求的支氣管擴張患者100 例,基于護理研究方法的特點,把實驗對象分成兩個小組。綜合組:患者年齡44-80歲,中位值(55.20±3.62)歲;女性和男性人數比例為27:23。對比組:患者年齡52-81 歲,中位值(60.21±2.85)歲;女性和男性人數比例為8:17。統計學方法對比兩組實驗數據,結果無差異(P>0.05),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開展本次實驗活動。
全部實驗對象都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妥布霉素280 mg),每天兩次;靜脈注射頭孢哌酮鈉他唑巴坦鈉,每天兩次,2g/次。7d 為一療程,持續治療3 個療程。護理方法:對比組參與基礎護理活動。綜合組參與綜合護理活動,具體護理步驟如下:霧化吸入治療方式將藥物霧化處理之后經由患者呼吸道吸入,藥效發揮后作用更優良,且患者接受度較高。在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基礎護理中要求護理人員能夠控制好氣霧流速和氣霧量、藥液溫度,藥物以氣霧形式進入患者末支氣管和肺泡,達到理想的療效水平。護理干預工作的重點如下:①感染預防護理,氣霧生成過程并不是完全無菌的,為了降低患者的感染風險,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制度,做好除菌工作;②霧化吸入時間控制,常規情況下不能持續霧化吸入超過15min[1];③呼吸道護理,患者在接受霧化吸入治療的過程中,呼吸道會持續產生分泌物,堆積后患者可能出現氣道堵塞的癥狀,需要護理人員重視排痰護理,定時叩擊患者背部來加速患者排痰。
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是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 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展開評估后獲取的,分數越低證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好;療效評定中,顯效患者全部臨床癥狀消失,無并發癥,有效患者癥狀得到顯著改善,X 線檢查中肺部炎性陰影消失,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依然存在甚至加重[2]。
統計學軟件SPSS23.0 全程參與數據統計、處理,(均數±標準差)、率(%)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檢驗工具分別使用t 和方差。P<0.05 表示統計學差別存在。

表1 統計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指標[n(%)]
表2 統計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s,分)

表2 統計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s,分)
組別 n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綜合組 50 33.61±3.22 30.13±3.2對比組 50 40.22±2.75 45.62±4.72 X2 - 10.505 18.123 P-<0.05 <0.05
臨床患者呼吸道出現感染癥狀以及支氣管持續堵塞會引發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壁持續處于感染狀態且大量存留黏液膿性分泌物,會嚴重破壞支氣管壁組織、彈力纖維組織,造成支氣管持續擴張[3]。現代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支氣管擴張疾病的臨床診療手段不斷更新和進步,傳統的單一抗生素治療方案逐漸被取代,聯合治療方法得到臨床醫患的肯定。霧化吸入治療配合抗生素使用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對霧化吸入治療的認知不夠,或者出于對自身病情的擔憂,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會產生比較嚴重的負面情緒,參與和配合度不高,影響霧化吸入治療效果。
本次實驗活動中,實驗數據對比結果提示,霧化吸入治療方案比較適用于支氣管擴張患者,但是想要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過程,因此配合霧化吸入治療采用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提高霧化吸入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模式在行霧化吸入治療的支氣管擴張患者群體中存在突出的應用價值,能夠和基礎護理模式形成聯合護理關系,高效改善支氣管患者常見的咯血、咳痰等癥狀,提高臨床患者滿意度,推動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本研究認為支氣管擴張患者接受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推廣應用綜合護理模式,構建更加人性化的患者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