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華連
(廣西省貴港市桂平市石咀鎮衛生院,廣西 桂平,537204)
高血壓是當前極為多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收縮壓與舒張壓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是其主要特征,好發于中老年人群中。通常情況下,血壓水平會隨著年齡上升而上升,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壓水平,患者心、眼、腦、肺及其他組織會逐漸受到損傷,情節嚴重者甚至危及其生命健康[1]。大部分患者通過治療出院后未加強自我保健或未有效監測血壓水平,且均有不節飲食與生活習慣,造成血壓再度升高。因此有必要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輔以有效且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使患者血壓水平得到合理控制。個性化延續護理是將院內護理延伸至患者家庭中,通過入戶及電話等方式了解患者居家期間身體狀況,并定期監測患者血壓水平,是一種為患者提供居家期間優質護理服務的新型護理模式。鑒于此,本文將個性化延續護理應用至高血壓老年人患者中,旨在研究其對患者血壓水平的影響,現作出以下報道。
納入2020.1~2020.12 村醫生建檔隨訪記錄中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10 例,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列為對比組與個體組,每組各55 例,本次研究均經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對比組男35 例,女20 例,年齡在60~75 歲之間,平均數(66.54±5.46)歲,個體組男26 例,女29 例,年齡在62~78 歲之間,平均數(66.53±5.57)歲,兩組患者相關信息對比無明顯差異,且均全程參與研究并簽字,P<0.05。納入標準:均符合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2];年齡在60 歲以上;舒張壓≥90mmHg 或收縮壓≥140mmHg。剔除標準:嚴重不節飲食或生活習慣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或認知功能異常者;合并伴有全身嚴重器官疾病者;對研究拒不配合或參與途中退出者;
對比組應用基礎護理,即遵醫囑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定期檢測患者血壓水平,并教會患者學習正確血壓檢測方式,時刻關注患者變化水平,囑患者居家期間養成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等。
個體組在以上內容前提上加用個性化延續護理,具體操作步驟有以下幾點:1.建立個性化延續護理小組,在科室內展開個性化延續性護理相關內容與操作技巧培訓,使組員對個性化延續性護理有深入掌握,以便更好的為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培訓結束后設立考核制,考核結果合格者便可對患者進行護理。2.全面評估患者血壓水平變化情況,與患者個人情況與生活習慣相結合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向患者仔細說明嚴格按照醫囑實施護理工作對自身疾病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告知患者與家屬若其出現異常現象,需立即報告護理人員,便于及時采取相應處理與解決措施。3.患者在出院前教會其使用血壓測量儀,教會患者正確使用儀器的方式,可通過親身示范方式使患者加深印象,囑患者將每日飲食與特殊情況嚴格記錄。4.出院當月,每周向患者進行1 次電話隨訪,及時了解患者出院后續血壓變化水平,并與患者交流心得,對其出現的問題作出指導,促使延續性護理能順利展開;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態,對患者產生的焦慮、不安及消極等情緒及時進行疏導,通過聊天等方式使其轉移注意力,以降低負面情緒對其血壓產生影響;全面掌握患者居家期間血壓測量、藥物使用及日常飲食等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鼓勵患者提出內心疑慮,并針對其問題作出詳細解答。5.患者出院2 個月后,定期對患者進行入戶隨訪,全面掌握患者在一天不同時段其血壓變化水平,及時解決患者在電話隨訪中無法處理的問題,同時告知患者每隔3 個月及時返院復查1次。
(1)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腦出血、腦血栓、動脈硬化等,并對比統計結果,發生率為總例數百分比減腦出血+腦血栓+動脈硬化例數百分比。(2)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血壓變化情況。(3)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3],問卷包括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及物質生活等四個項目,患者生活質量與最終分值呈正比。
采用SPSS19.0 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個體組并發癥發生率(3.64%)相比對比組(14.55%)更低,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n=55,%)
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基本一致,P>0.05,護理后個體組血壓水平明顯低于對比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水平(n=55,mmHg)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基本一致,P>0.05,護理后個體組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n=55,分)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在患病初期并無典型癥狀,多以體乏、頭暈、頭痛心悸及視力降低為主要表現,同時伴有血壓升高及腹部或頸部血管聽診雜音等癥狀,在發病期間可合并伴有高血壓腦病、心腦血管病變、高血壓危象及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會對患者腎臟產生損害,嚴重者甚至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4]。
臨床對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將患者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主要是通過改善患者日常行為習慣與服用降壓藥物等方法協助患者將血壓水平合理控制。但在治療期間若未輔以適當護理措施,不但對預期降壓效果產生影響,也可能會對患者原有疾病造成影響。本文根據以上內容對我院110 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后得出以下結果:個體組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對比組更低,P<0.05;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基本一致,P>0.05,護理后個體組血壓水平明顯低于對比組,P<0.05;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基本一致,P>0.05,護理后個體組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個性化延續化護理是將院內護理延伸至患者家庭的護理服務,基礎護理理念中的護理服務只局限于患者院內護理,其能確保患者在不同場合獲得針對或延續性護理服務。個性化延續護理是整體護理的延續,能使患者在居家期間的恢復階段獲得護理服務保障,加快康復速度,避免病情惡化而再次住院與增加不必要的醫療費用。延續性護理著重提升患者與家屬自我保健能力,以循證理論為原則對患者實施語言指導、飲食指導、病癥管理與鑒別、康復鍛煉及利用社區資料等各個方面的護理,完成護理信息、管理及關系的延續。本文中通過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電話隨訪與入戶隨訪方式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延續護理,在協助患者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的同時,有效降低其并發癥發生幾率,使其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5]。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老年人護理中應用個性化延續護理對生活質量有顯著提升,能明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使其血壓得到控制,同時減少其合并并發癥發生風險,具有廣泛借鑒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