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郭念念
(遵義醫科大學,貴州 遵義 563003)
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學生工作需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新方法使工作活起來,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用戶黏度。2007 年“易班”的誕生,是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平臺,2017年貴州省全面啟動了“易班”推廣行動計劃,努力把易班平臺建設成集思想教育、教育教學、生活服務于一體的大學生網絡互動示范社區,共同促進全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共同實現資源共享。
遵義醫科大學于2017 年5 月啟動易班建設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的易班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網絡思政的育人功能,將易班建設成為學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學校易班建設重主題性,充分利用易班輕應用快搭、易班優課、易班題庫等主要功能,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引導青年學生了解新精神、學習新理論,同學們通過參加主題教育活動響應新時代號召,爭做新時代有為青年。
為突出“易班”的網絡育人功能,遵醫易班建設堅持“內容為王”原則,將易班建設工作與大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結合,以“入學教育鏈、黨員教育鏈、安全教育鏈、朋輩教育鏈”同向發力,高質量激活“云思政”,不斷深化易班內涵建設。
1.“易”起開學——入學教育鏈·打開網絡思政教育新思路
自2017 年以來,遵醫在易班上開展線上迎新服務工作,依托易班輕應用快搭功能,創建“易”起游遵醫,設置“遇見遵醫、新生攻略、遵醫攻略、學員風采”等內容板塊,為新生提供全面、細致的報到服務,實現學生“還未到校便已到校”的效果;在易班題庫平臺同步建設《學生守則考試》題庫,“易”起考守則,讓新生更快了解校園規章。2018 年開始,在優化、完善“易”起游遵醫的基礎上,運用易班優課平臺開展新生“易”起學習,內容包括校史校情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規校紀教育以及入黨啟蒙教育等。2020 年,伴隨智能化辦公的不斷發展,遵醫易班迎新工作不斷求新、求變,基于易班開放平臺研發遵醫迎新系統,讓學校迎新工作更加豐富、有實效。
2.“易”起向黨組織靠攏——黨員發展鏈
2018 年,為進一步推進易班建設與大學生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學生工作部(處)與學校黨校合作共建了遵醫易班黨校,助力學校黨員教育。易班黨校由“易班黨校輔導員工作室”負責日常內容建設和管理,工作室主要負責收集整理每期課程內容、設置考核試卷、進行培訓統計反饋等日常工作。易班黨校課程板塊設置有理想信念教育、黨規黨紀教育、兩學一做教育、先進典型教育、紅色文化教育、黨風廉政教育等課程版塊,每年分春、秋季兩期與線下黨員發展培訓同步進行,培養層次從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拓展到發展對象培訓,學員層次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覆蓋教職工,課程建設從借鑒引用到自主建設,2018 至2020 年共計培訓學員3795 人。
3.“易”路同行——安全教育鏈
大學生校園安全教育是整個大學生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學校易班發展中心也十分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每年以校園安全為主題開展系列學習活動,創建網絡安全教育學習課群、寢室消防學習課群,在微社區推送防溺水、防非法集資、防校園貸、防電信詐騙等安全宣傳知識。
4.“易”起提升——榜樣引領鏈
為進一步推進易班建設,促進學風建設蓬勃發展,遵醫易班發展中心與學生工作部(處)以優秀大學畢業生先進事跡為引,在每年畢業季開展先進典型教育系列活動,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活動包含征集優秀畢業生先進事跡、開展優秀大學畢業生先進事跡報告會、錄制優秀大學畢業生先進事跡視頻等多種形式。2019 年,易班發展中心將2019 屆優秀畢業生先進事跡制作成公開課程《講述身邊故事·傳遞榜樣力量》,全國易班發展中心將此課程作為優質示范課程在全國易班共建高校中進行推廣。
5.“易”起傳遞正能量——文明校園鏈
自2018年起,為維護衛生校園,傳遞綠色共享理念,通過“愛學校”“愛花草”“愛公物”的系列綠色衛生校園活動開啟“校園櫻桃文化節”,在學校櫻桃成熟之際開展,引導學生文明采摘,共享資源,感受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線下分為分批采摘、集體分享、倡議簽名活動三個內容展開,線上從宣傳推廣、志愿報名、倡議云簽名、倡議響應云表態做綠色倡導和數據統籌。通過全校共同參與,傳遞綠色共享理念,增強學生環保意識、愛校意識。
2020年,在學生受疫情影響無法返校的情況下,組織留校同學集中采摘,分享給在校師生,并通過直播活動將采摘實況與未返校同學進行實時互動。活動開展三屆以來,受到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和歡迎,線上活動快搭瀏覽量累計達到10000 余人次。
疫情防控期間,各高校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注重大學生思想引領,依托網絡載體開展了多樣化的線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學校積極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組建援鄂醫療隊的同時,利用易班平臺整合多方資源,建立易班戰“疫”思想政治教育展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引導廣大師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成為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思政教育途徑的創新之舉。
學校易班戰“疫”展館下設九個專題版塊,內容豐富,具有思想性、科學性、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服務性、互動性、藝術性、時效性等多重特點,有針對性地覆蓋了戰“疫”期間我校全方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遵醫易班戰“疫”展館內容版塊
在啟動易班建設之初,即通過學校黨委辦公室下發了《關于成立遵義醫學院“易班”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及《遵義醫學院易班建設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中對學校易班建設定位、籌備、建設、推廣、管理等做了詳細的規定,為我校易班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后續的建設進程中,始終堅持把完善和改革制度建設作為重要工作,從易班制度規范建設、層級隊伍管理、技術人員培養等多方面入手建立管理制度,先后擬發了《遵義醫科大學易班發展中心關于規范微社區管理的通知》《遵義醫科大學易班學生工作站成員考核辦法(試行)》《遵義醫科大學易班學生工作站黨團推優實施辦法(試行)》《遵義醫科大學易班學生工作站值班制度(試行)》《易班學生工作站會議制度》等制度,以保證易班日常建設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根據易班建設工作方案,成立學校易班發展中心,掛靠學生工作部(處),學生工作部(處)負責人擔任發展中心主任,牽頭推進易班建設工作,易班發展中心成員由宣傳部、組織部、黨委辦公室、學生工作部(處)、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資助管理中心、校團委、招生就業處、武裝部、統戰部、教務處、教育教學質量控制中心、圖書館、保衛處、檔案館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各院系分管學生工作領導等組成。易班發展中心下設學校“易班學生工作站”學生組織,隸屬于大學生自律委員會,負責易班日常事務管理,由學生工作部(處)老師擔任工作站指導老師。各院(系)成立二級易班學生工作站,配備兼職指導教師。
學校基于易班開發了學工系統和迎新系統,大幅度提升了易班的用戶活動度和使用黏性,進一步推動易班成為輔導員和大學生愛用、常用的學習與交流工具。輔導員可通過關注學生在易班班級、活動輕應用、課群中的話題、評論、投票等,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輔導員和大學生參與易班工作,成為易班使用者和建設者,促進易班成為“引導”學生而非“約束”學生的網絡育人陣地。
網絡思政區別于傳統的線下思政教育,易班思政教育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通過各種形式將思政教育工作全方位滲透。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在易班上通過發起專題思政學習和討論、思政理論課程制作與學習、微黨課制作與評比、線上班會課開展、線上組織生活或團日活動等,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易班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青年學子的“四個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思想和理論基礎。
學校易班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發展中心負責易班建設的各種工作,學生工作站負責日常工作,各學院易班學生工作站負責學院易班建設等日常工作,每一個層級有不同的工作,需要各級相互聯動,凝心聚力齊發展,共同探索出一條獨具創新且適應學校和學生特點的路徑。
新時代“互聯網+”的多元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良好的機遇,也有嚴峻的挑戰,易班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各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該平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載體,把易班平臺建設成為學生離不開,教師不能缺的網絡思政平臺,當然這條路沒有那么坦蕩,時代在變,學生在變,需要與時俱進,揚長避短,進一步努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