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高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 濮陽 457001)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創造的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主要包括企業愿景、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任正非曾經說:“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核心文化,就等同于沒有自己的靈魂。哈佛大學約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歷時11 年的考察研究認為: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總收入平均增長68.2%,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則僅為16.6%;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股票價格增長為90.1%,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為74%;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凈收入增長為75.6%,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僅為1%。上述研究表明,企業文化建設至關重要,擁有獨特企業文化的企業具有顯著的創造力。抓好企業文化建設絕不可簡單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從根本上改進企業管理運行模式,提高企業發展質量效益,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實力。
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不斷提升思想認識,精準把握新時代文化脈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牢固樹立文化自信。企業要努力打造貢獻社會、造福人民、關愛職工、保護環境、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民生改善的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面對國內外復雜的市場環境,企業要堅定文化自信,牢記創業初心,始終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和正確的發展方向。
二是扎實推動改革創新。改革創新精神是一種偉大的時代精神,建設先進文化要充分體現時代精神。企業要堅持改革創新,樹立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精神風貌,突出創新驅動,弘揚傳承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積極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
三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理論和實踐的核心與精髓。企業是人的集合體。企業創立的基礎在于人,存在的關鍵在于人,發展的根本也在于人。企業文化的本質特征之一就是以人為本。要把人作為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提高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價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員工自身的價值得到拓展,企業價值自然會得到提升。
四是科學制定系統規劃。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要始終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堅持與經營管理活動有機結合,科學制定系統詳實的文化建設規劃,并下大力氣推動規劃落地實施,進而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中長期發展戰略,納入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并且要提供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健全機制,完善體系,創新載體,著力打造品牌文化、創新文化、和諧文化和責任文化,積極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員工綜合能力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優化企業形象,為企業改革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是在推進企業品牌文化建設上下真功。一流企業不僅要有一流的產品和服務,更要有一流的品牌和影響力。一流品牌是企業競爭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標志,是高品質的象征,是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集中展現,更是高附加值的重要載體。要想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站穩腳跟,必須堅持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自主創新為內核,以高品質為基石,以精益管理為保障,以誠信為命脈,建立健全品牌培育、保護和發展的體制機制,制定完善適合本企業的具有獨創性的品牌戰略。要將品牌建設納入企業總體發展戰略,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與企業的關鍵核心業務協同推進,傾力打造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國際知名自主品牌,實現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變,由價值鏈低端向價值鏈高端穩步邁進。
二是在推進企業創新文化建設上下真功。習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要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深入開展以文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企業創新活動,大力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要切實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和專利申請,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將創新成果及時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知識產權,同時不斷完善企業研發考核激勵機制,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要持續完善創新體系,不斷拓展創新領域,加強科技研發機構和科研基礎平臺建設,打造高效科學的研發體系。要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及企業間合作,搞好產業鏈銜接配套,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要依靠自主創新,努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
三是在推進企業和諧文化建設上下真功。和諧文化是以和諧為思想內涵、以文化為表現形式的一種文化系統。企業要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要求,圍繞為了人、依靠人、培養人、成就人搞好企業的經營管理,推進和諧企業建設。要持續加強企業民主管理,不斷完善以職代會制度、職工董事監事制度、廠務公開制度、合理化建議征集等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民主管理體系,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要大力實施職工素質提升工程,以勞動模范、崗位能手、感動人物、最美職工等典型選樹為導向,以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為載體,以崗位建功為平臺,有效激發職工的工作活力,促進職工成長成才。要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關心職工生產生活,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出臺相應政策制度,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深入開展調查摸底,做好困難職工救助,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匯演,豐富職工業務文化生活,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增進職工福祉,推動企業和諧發展。
四是在推進企業責任文化建設上下真功。企業責任是人類邁向工業文明的產物,是企業必須承擔的一種義務。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企業不僅要對贏利負責,而且要對環境、職工健康、扶貧濟困等負責,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要密切關注利益相關方的需求,使社會責任理念成為企業的DNA,樹立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企業公民形象。要建立健全社會責任管理機構和制度體系,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運營、發展戰略和供應鏈管理。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提高社會責任溝通和運營的透明度。加強社會責任績效管理,依據相關標準和規范,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社會責任指標體系,并積極開展國際對標。積極開展社會責任專題研究,廣泛參與國內外交流,探索最佳的社會責任實踐模式,提升社會價值創造能力。在努力為國家貢獻物質財富的同時,積極吸納社會就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提升環境價值創造能力。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企業因文化而繁榮。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精神、信仰和價值觀,它是一種不滅的靈魂。依靠這種精神,企業將全體員工緊緊凝聚在一起,塑造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追求,從而發揮最大最強的戰斗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在無形中對員工起著激勵和鼓舞的作用,能夠調動與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員工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促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增強企業的整體執行力,帶動企業健康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斗。要站位高遠,統籌謀劃,以打造品牌文化、創新文化、和諧文化和責任文化為抓手,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新成效、實現新跨越,為實現企業全面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