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平 舒潔
(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文化和旅游局,陜西 城固 723200)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與發展趨勢,要想更好地開展群眾文化事業、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對群眾文化在新時期的特點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研究,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說,群眾文化工作的高質量開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創設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氛圍,能夠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高效化開展。在新時期,應該深入全面的把握好群眾文化的特點,同時積極采用創新化的群眾文化建設路徑,確保群眾文化工作真正取得新成效。
我國群眾文化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勁頭日益增強,作為文化構成主體,人民群眾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十分重大。在新時期,為深入全面的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高質量、高標準開展,應該深入全面的把握好群眾文化的特點,確保群眾文化工作真正取得突出的實效,最大程度夯實群眾文化的開展質量。現階段,群眾文化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涌現出了全新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續的提升。在生活條件變得日益優越的基礎上,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力度也在不斷地增強。為科學有效地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高效開展,必須緊密把握現階段群眾文化工作的全新特點。在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逐步從單一的文化形式追求中掙脫了出來,逐步演變為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層面上。可以說,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的發展需要,也為他們帶來了全新的選擇空間。可以說,精神需求是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發生發展的。在新經濟常態下,人民群眾的物質條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他們對于繁榮且多元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在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有必要深入全面的把握好群眾文化的這一特點,以此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發展需要,切實為他們創設寬松且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
在新時期,群眾文化的訴求是多元化的,群眾文化訴求的增長也是日益提升的。在現階段,深入有效的推進群眾文化工作的高效化開展,科學精準的提升群眾文化的整體建設實效,應該遵循群眾文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現階段,人民群眾參與群眾文化的熱情日益高漲,但因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以及精神需求是多元化的,這也使得群眾文化的開展必須凸顯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以此來更好地契合他們的實際需求。在群眾文化的開展過程中,應該精準全面的把握好廣大老年人的現實需求。可以說,老年人是社區文化的主要參與群體,他們擁有大量的空間時間,也愿意在群眾文化中來找尋朋友,尋找新的快樂。因此,在群眾文化的開展推進過程中,應該緊密結合現階段老年人的精神追求,為他們提供科學且精細化的群眾文化。同時,當前階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喜歡參與到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之中。為此,在實踐過程中,也應該充分尊重年輕人的意愿,以他們感興趣的群眾文化不斷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投身于群眾文化之中,自覺主動地成為群眾文化的傳播主體。
在新時期,特別是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將群眾文化與新媒體技術進行高效的融合,這就使得群眾文化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依托于高效且快速化的新媒體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群眾文化的快速更迭以及不斷變革。比如在群眾文化的推廣以及傳播的過程中,一些優秀且頗受人們喜歡的群眾文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也實現了不同區域群眾文化之間的快速交流以及高效互動。特別是社交平臺的推動下,人們可以通過微信群、抖音號、快手號等來傳播群眾文化,這也實現了群眾文化的相互借鑒以及取長補短。可以說,新時期的群眾文化的形式變化是非常迅猛且快速的,在較短的時間周期內,相對陳舊的群眾文化就有可能被新的群眾文化所取代。此外,受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人們在開展群眾文化的過程中,也愿意從新媒體平臺中來汲取營養,有效的把握好“熱度”,積極推動群眾文化的推陳出新。當人們接受信息的渠道變得日益多元化,信息利用的速度越來越快時,他們自然而然的會將所涉獵到的新的信息或者內容,融入到群眾文化之中,以此來保障群眾文化始終保持鮮活的生命力,始終契合不同受眾群體的訴求。
在新時期,群眾文化的開展成果非常明顯,同時各地群眾文化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不可否認,在群眾文化取得突出實效,且獲得越來越多的人青睞的同時,也滋生出了一些問題以及不足。現階段,在群眾文化的開展實踐中,一些不良的群眾文化有抬頭的趨勢。市場經濟極大的自由度導致文化也變得多種多樣,人們能更容易地接觸到外部各種好的和不好的文化,并且這些不良文化的影響還有擴大的趨勢。特別是當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部分人們可能會滋生貪圖享樂、追求奢靡的不良心態。這些不良的群眾文化不但對優秀的傳統文化“腐蝕性”極大,還對人們的健康、金錢,甚至社會風氣都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為此,在實踐過程中,科學全面的推動群眾文化的高質量、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應該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沖擊以及影響,同時,還應該依托于科學且多元化的宣傳渠道以及推廣方式,引領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淫。
在新時期,群眾文化的深入且快速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為行之有效的創設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同時也為了更好地提升群眾文化的整體開展質量,全面踐行文化強國的科學戰略,應該精準全面的把握好群眾文化的特點,依托于高效且科學化的發展舉措,卓有成效的推動群眾文化的深入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在群眾文化的建設實踐中,應該重點采用以下方面的建設舉措。
在新時期群眾文化的建設實踐中,為保障群眾文化的高質量、高標準開展,應該不斷加大投入,同時還應該卓有成效的推動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切實有效的保障群眾文化的高質量開展。可以說,文化基礎設施是群眾文化得以長效發展的關鍵立足點,是群眾文化得以深入進步的物質載體。若在群眾文化的建設過程中,缺乏精細化、全面化、規范化的文化基礎設施,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群眾文化的整體實施成效,也難以推動群眾文化的高質量開展。一方面,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進程中,管理部門作為主要的發起者,應該充分全面的給予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尤其是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群眾文化的建設把控科學的方向,提供夯實的載體。同時,行業管理部門也要積極吸引社會資金的注入,為群眾文化的建設汲取源源不斷的“活水”。在群眾文化建設實踐中,資金方面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要素。只有深入全面的保障資金的投放力度,只有不斷夯實資金的使用成效,才能夠為群眾文化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另一方面,在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實踐中,還應該科學全面的興建文化基礎設施。文化基礎設施是群眾文化活動得以長效開展的物質載體,在新時代背景下,伴隨著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地方政府著力推動了文化基礎設施的興建。比如一些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館等核心設施的建設,的確為人民群眾創設了優越的文化開展條件,也真正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發展需求。但不可否認是,在新時期,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是多元化的,且文化需求的變革速度也非常迅猛。為切實有效的滿足他們的實踐需要,行業管理部門應該從宏觀發展的視角出發,始終保障決策的前瞻性,積極主動的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切實有效的推動多元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在具體投入實踐中,除興建一些大型的聚集性的場所外,還可以依托于社區等,來行之有效的搭建完善的社區文化基礎設施,滿足人民群眾就近開展群眾文化的現實需求。再比如在廣場舞場地之爭以及噪聲防范等一直以來都是工作重點,行業管理部門應該廣泛征集意見和建議,為社區居民提供可靠娛樂休閑的廣場舞場地,有效減少鄰里之間的矛盾以及紛爭,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注入鮮活的力量。
在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科學且高效化開展,離不開文化人才的支持。人才是群眾文化工作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為科學全面的推動群眾文化的持續快速發展,也為了整體提升群眾文化的工作質量,應該著重培育一大批具有專業素養以及文化魅力的專業人才。一方面,在群眾文化的開展實踐中,應該注重積極引入以及吸收新鮮的血液,積極吸引年輕力量充實到群眾文化工作隊伍中來。廣大青年人對于群眾文化的認知是比較深刻的,同時他們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這些都能夠豐富群眾文化工作形式,實現內容的創新以及變革。同時,在群眾文化的開展實踐中,還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訓體系,不斷夯實群眾文化工作隊伍的整體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在實踐中,群眾文化工作者不僅僅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更要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談判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在群眾文化工作的推進實踐中,為行之有效的保護好傳統文化,也為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發展,特別是真正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注重培育優質的傳承人。
在群眾文化的開展實踐中,為整體保障它的實施成效,同時也為了不斷夯實文化建設力度,應該卓有成效地開展好群眾文化的管理工作。可以說,高效且科學化的管理機制體系,創新且靈活化的管理模式,能夠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的健康持續發展。新時期群眾文化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訴求也是豐富多元的,這些都增加了群眾文化管理的難度。若仍然沿用傳統的機械化、體制化的管理模式,勢必難以推動群眾文化的高標準發展,甚至還會產生較大的制約作用。相反,在群眾文化的推進過程中,積極有效的推動管理方式的變革以及優化,能夠切實夯實群眾文化建設實效。一方面,在群眾文化的管理過程中,應該積極融入市場化機制,以市場化的運作規律,科學全面的推動群眾文化的深入發展。可以說,通過競爭機制的引入,本身能夠提升群眾文化的開展實施力度,也能夠確保群眾文化的高質量、快速化發展。另一方面,在群眾文化的開展實踐中,還應該積極采用綜合管理、橫向管理等科學方式。傳統的管理體制,使得不同區域的群眾文化之間的合作交流機會渺然,群眾文化的開展容易形成封閉化的狀態。為變革這一管理模式,同時也為了更好的繁榮群眾文化,應該積極有效的踐行綜合管理的模式,科學采用橫向管理、統籌發展的模式。
在群眾文化的推進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從管理觀念等方面來進行高效化的變革,積極走事業、產業同發展的路線。群眾文化事業想要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更快的發展,更加需要自身在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根據市場需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特別是在文化強國戰略的科學推動下,在群眾文化的開展實踐中,應該采用“放管服”的方式,不斷激發群眾文化的內生動力,不斷調動群眾文化的內在積極性,促使群眾文化工作重新回到健康的快車道。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群眾文化的高質量開展,不僅能夠為和諧區域的建設提供關鍵的支持,同時也能夠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依托于產業化的發展之路,將群眾文化工作與其他行業領域等進行高效化的整合,實現資源共享、人才共用等,本身能夠真正繁榮群眾文化。
在新時期,為深入全面的推動群眾文化的科學持續發展,應該精準有效的把握群眾文化的發展特點,積極把握群眾文化的發展趨勢,依托于高效且科學化的投入,應該夯實的基礎設施建設,依托于高效化的管理體系,依賴于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切實有效的推動群眾文化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應該注重整體推動群眾文化的持續健康發展,全面踐行文化強國的科學戰略,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