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芳
(中共貴定縣委黨校,貴州 貴定 551300)
城市社區治理應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從與廣大市民有著最直接、最現實和最密切聯系的小區業主委員會入手,探索開展小區黨建+業主委員會的模式,推進黨的工作向行業延伸、向領域覆蓋、向社會輻射,使小區黨建與自治組織相融合,以此來提升行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和諧社區建設。
(一)著力抓思想認識的轉變提高,形成統一共識
小區治理是最基礎的城市社區基層治理工作。我們不能受制于原有體制的束縛,要勇于探索和突破,堅持以黨建為龍頭,以共筑和諧社區為目的,努力形成合力,帶領黨員干部以高效的工作措施,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真正發揮黨的先進性,實踐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二)依托各方,加強整合
探索和建立在社區(街道)黨工委統一領導和協調下,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居委會、業委會為基礎,小區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小區黨建工作新機制。
一是強化組織整合。通過完善小區黨建工作,努力形成社區黨組織、行政組織、自治組織和業委會共同推進參與小區管理的新局面。
二是強化隊伍整合。在工作中,注重通過小區黨建、社區自治組織各種資源的互動協調。重點整合了從事小區工作的黨員,以及業主中的黨員。
三是強化優勢整合。小區黨組織具有黨的政治工作優勢,居委會具有群眾工作優勢,房產主管部門具有行業管理優勢,業主委員會具有自我管理優勢,物業公司具有專業服務優勢。在推進小區黨建工作過程中,注重整合各方資源優勢,集中力量化解因物業管理引發的各類矛盾,維護社區穩定和社會穩定。
(三)認真總結,加強指導
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化,開展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同,它既是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社區治理的有效抓手,更是提高行業管理服務水平,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切入點。
開展好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工作,需要用社會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來指導和推進,以實現其服務居民群眾、建設和諧社區的宗旨。
(一)開展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工作,是實現社區黨建全覆蓋,構建區域性大黨建新格局,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需要。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小區的基礎地位越來越重要,它既是黨建工作的前沿陣地,又是黨的執政基礎。因此,開展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工作,既是行業黨建的需要,更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迫切需要。
(二)開展好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工作,是化解物業管理領域存在的大量矛盾,促進社區建設,增強社會和諧的需要。開展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協調、監督和指導作用,對于加強相關各方的聯系溝通,化解物業管理企業與業委會、業主之間的矛盾,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三)開展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工作,是提升公共管理水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需要。小區黨建工作,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通過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整合小區黨建資源、行政資源和社會資源,建立各方黨組織和黨員骨干聯合參與的機制和平臺;通過提高社區管理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從強化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為加強黨的社會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角度看,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為創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區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和思想保證。
(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小區黨建工作的使命感。物業管理所具有的“服務性、群眾性、社會性、公益性”特征,也決定了它是矛盾最集中,甚至會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點領域之一。因此,各級干部和各單位要把思想統一到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充分利用小區黨建這個平臺,把小區建設成為各種社會群體和諧相處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防范和化解各種小區糾紛和矛盾,構建和諧的小區生活環境。
(二)要進一步明確任務,確保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以“構建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推進社區黨建全覆蓋、增強小區黨建的工作實效”為目標。進一步聚焦重點,狠抓落實,形成社區黨工委領導,職能部門分工明確,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發揮居民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理順小區黨組織與物業管理企業、業主委員會之間的關系,切實夯實小區黨建工作的組織基礎。
(三)要進一步開拓創新,不斷增強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的實效。要從居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入手,圍繞增強隊伍素質、轉變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等方面,不斷充實和豐富小區黨建工作的內涵,為黨員在物業管理和小區建設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平臺。
總之,要通過小區黨建+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這個平臺,注重整合小區各方資源,充分運用社會工作的理念、方法,創新工作手段,為合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區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