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輝,李瑋琪,高 彤,任文彬,白衛東 ,3,鄧惠誼 ,汪 薇 ,3,劉曉艷 ,3
(1. 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廣東番禺 511442;2.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廣東廣州 510225;3. 廣東省嶺南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廣州 510225)
奶味香精又可細分為鮮奶味、甜奶味、咸奶味、酸奶味和芝士味等不同風味,具有為食品原料賦香、補充原有香氣的不足、矯正掩蓋食品中不良氣味的作用,穩定和輔助食品中的固有香氣,在飲料、糖果、焙烤食品、冷飲等食品中應用廣泛[1-6]。
生物法制備天然奶味香精一般采用微生物或酶法,以獲得香氣增加幾百倍的奶味香基,香氣柔和、自然、和諧,留香持久,且對環境友好,符合當今社會對健康、自然、天然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7-9]。由于酶對底物具有高度的選擇性,且其選擇性受底物的種類、反應pH 值等條件的影響[10-11]。因此,改變反應條件就可以得到不同風味的產物。
采用生物法制備甜奶味和奶酪味的天然奶香基料[12-14],試驗對鮮奶味的天然奶香基料的制備進行了研究。
雀巢無水奶油,市售;乳清粉,廣州市日鋒畜牧有限公司提供;脂肪酶A12、蛋白酶MSD,天野酶制劑(江蘇) 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
乙醚、異丙醇、氫氧化鉀、酚酞指示劑等,均為市售分析純。
稱取雀巢無水奶油并溶解→添加水、輔底物→75 ℃下恒溫水浴滅菌20 min→降溫至35~45 ℃→添加脂肪酶A12 和蛋白酶MSD→45 ℃下恒溫氣浴振蕩一定時間→90 ℃下恒溫水浴滅酶10 min→以轉速5 000 r/min 離心10 min→裝樣。
隨機選取若干人組成奶香基料香氣感官評價鑒定小組,分別對水解物的奶香強度、甜香強度、香氣協調性和留香時間進行評分,評分結果為四者之和,總分為10 分。
香氣評分標準見表1。

表1 香氣評分標準
反應體系pH 值的改變能影響底物和酶分子活性中心基團的解離狀態,從而影響底物與酶分子的結合狀態,以及酶的催化作用。探討了不同pH 值條件下,復合酶水解奶油對產香的影響。
pH 值對復合酶水解奶油產香的影響見表2。

表2 pH 值對復合酶水解奶油產香的影響
由表2 可知,當pH 值小于6.5 時,隨著pH 值的增加,鮮奶味逐漸增強,甜味越來越重;當pH 值為6.5 時,復合酶的活性最強,鮮奶味最強,協調性好,香氣評分最高,此時的酸價為3.0 mg/g;當pH 值超過6.5 后,隨著pH 值的繼續增加,不僅鮮奶香味變弱,還出現酸味和油脂氧化異味。綜上所述,酶解的最適宜pH 值為6.5。
由于脂肪酶本身就是蛋白質,而在試驗中脂肪酶和蛋白酶是同時添加,故蛋白酶可能會對脂肪酶的活性產生影響。因此,在試驗中要控制好2 種酶之間的比例,使酶解產生的鮮奶味香基的香味更加細膩醇厚。
脂肪酶和蛋白酶比例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見表3。

表3 脂肪酶和蛋白酶比例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
由表3 可知,脂肪酶A12 與蛋白酶MSD 比例小于5∶1 時,隨著脂肪酶A12 比例的增加,酶解奶油產生的香味越來越濃郁,香氣評分也越來越高,酸價呈上升趨勢;當脂肪酶A 與復合蛋白酶比例為5∶1 時,此時的感官評分最高,香氣最為濃郁、純正,鮮奶味與甜味協調;當脂肪酶A12 與蛋白酶MSD 比例大于5∶1 時,隨著脂肪酶A12 比例的增大,鮮奶味變弱,且不協調,開始出現異味。綜上所述,脂肪酶A12 與蛋白酶MSD 的比例以5∶1為宜。
在酶的催化反應過程中,如果酶添加量較少,生成的風味物質就不夠;而如果酶添加量過多,則可能因產生過多的游離脂肪酸而帶來異味,也會影響產物的風味,因此要控制好脂肪酶添加量。
總酶量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見表4。

表4 總酶量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
由表4 可知,當總酶量小于0.33%時,隨著總酶量的增大,鮮奶味和甜味均隨之增強;當總酶量達到0.33%時,鮮奶味和甜香味較突出,協調性較高;當總酶量大于0.33%時,開始出現酸臊味,酸價也隨之升高。綜上所述,最適的總酶量以0.33%為宜。
酶解時間的控制對酶解程度的影響極其重要,隨著酶解時間的增長,酶解反應可以更為徹底、充分。但是,如果酶解時間過長,在充分酶解的同時也會產生其他附加不良反應,產生不良風味的雜質,從而影響酶解效果。因此,需要對酶解時間進行控制,既可得到優質成品,又可以節約資源。
酶解時間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見表5。

表5 酶解時間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
由表5 可知,當酶解時間小于6 h 時,隨著酶解時間增長,香氣評分越高,樣品香氣越濃,鮮奶香味越足;酶解時間大于6 h 時,鮮奶味和甜味慢慢變淡,且隨著酶解時間的加長,酸敗味也隨之加重;當酶解時間為6 h 時,水解產物酸價為2.81 mg/g,香氣評分達到最高分7.6 分,香氣評價為鮮奶味較強,甜香味很強,協調性很好,沒有出現異味,產香效果達到最好。綜上所述,最適的酶解時間以6 h為宜。
乳清粉屬于一種全價蛋白,它所含有的氨基酸相當豐富,特別是它的加工特性及其優良,其含有的乳糖和蛋白質及其豐富,因而使得酶解底物更加豐富、柔和,具有修飾奶味香基風味的作用,使所得奶味香基的烤香氣味更加濃厚,因而乳清粉的添加,為奶味香基增加了更多修飾成分[15]。
乳清粉添加量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見表6。

表6 乳清粉添加量對酶解奶油產香的影響
由表6 可知,當乳清粉添加量小于12.5%時,香氣隨著乳清粉的添加量呈上升趨勢,鮮奶味也越來越濃郁;當乳清粉添加量為12.5%時,鮮奶味最重,甜味也最強,香氣協調性好;當乳清粉添加量大于12.5%時,鮮奶味開始變淡,甜味很重,開始出現異味。綜上所述,乳清粉最適宜添加量為無水奶油質量的12.5%。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感官評分為評價指標,采用L9(34)正交試驗,研究總酶量、脂肪酶A12及蛋白酶MSD 的比例、酶解時間、乳清粉添加量對酶解物感官評分影響。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7,正交試驗結果見表8。

表7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

表8 正交試驗結果
單因素試驗與正交試驗最優結果對比見表9。
由于正交試驗的最佳組合并未出現在表8 中,故需要進行驗證試驗。由表9 可知,正交試驗的最優組合 A3B2C2D2的感官評分達到8.3 分,所得香基鮮奶味更濃郁,香味純正、協調、持久性好。

表9 單因素試驗與正交試驗最優結果對比
制備該天然鮮奶味香基的最佳條件為酶解pH 值6.5,總酶量為奶油質量的0.33%,酶比例6∶1,酶解時間6 h,乳清粉添加量為奶油質量的12.5%。在該條件下,所得香基呈鮮奶味,香氣濃郁、豐富、逼真。且產物風味較佳時,酸價值在2.6~3.4。但應用于餅干后,發現該鮮奶味香精耐熱性不佳,不適合用于焙烤食品。
采用生物法研制的甜奶味天然香基耐熱性很好,十分適用于焙烤食品,但是該鮮奶味香基的耐熱性不佳。這其中耐熱性的差別產生的原因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為耐熱性天然香基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