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堅
(成都市雙流區婦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610200)
調查發現,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易出現胰島素抵抗現象,導致臨床無法順利展開治療[1]。因此,為了改善患者病情,以胰島素抵抗和非胰島素抵抗者為例,分別給予常規、二甲雙胍治療,詳細數據匯報如下。
篩選樣本取自于本院婦科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篩選樣本時間取自2020 年6 月-8 月,共90 例,按照組別區分依據(平衡序貫法),劃分成3 組,每組容量30 例。參照組,樣本年齡時段23-38 歲,年齡跨度經分析(30.55±2.10)歲;治療A 組,樣本年齡時段24-38 歲,年齡跨度經分析(30.98±2.11)歲;治療B 組,樣本年齡時段23-39 歲,年齡跨度經分析(30.87±2.12)歲。科室護士收集完整性資料,2*2 析因設計分析,組間數據對比,間差P>0.05。
對全部患者的完整基礎數據進行分析,詢問病史,統一調查病情情況,立足于患者基礎資料上,參照組、治療A 組均采取常規,即:給予促排卵、胰島素增敏劑等治療,治療B 組采取二甲雙胍(常州蘭陵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09,規格0.25g*48s/盒)治療,起初服用劑量0.25g,之后按照患者的病情調整劑量,最大劑量不得超過2g。
經過7 天治療后,對3 組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分析,次日清晨,在患者空腹狀態下采取靜脈血3ml,離心處理5min,冰箱中存儲,存儲環境溫度(-80℃)。比較3 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性激素(LH、FSH、E2)、血脂指數結果(TC、TG、HDL-C、LDL-C)。
2*2 析因設計分析,對研究數據實施精細化檢驗,血脂檢驗數據作為連續性計量數據,重復測量方差檢驗,(±s)示;檢驗陽性率作為計數數據,非參數檢驗,%示,對比t、 x2與P,以P 值區間(P<0.05 或者P<0.01)表示有統計學價值。
治療前,3 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差異小P>0.05,治療后3 組數據比較,FSH 與E2數據組間差異小P>0.05,LH 組間數據差異大,且相對比參照組和治療A 組,治療B 組數據結果更優P<0.05,見表1。
表1:性激素數據變化分析(±s,mIU/L);n=30

表1:性激素數據變化分析(±s,mIU/L);n=30
項目 時間 參照組 治療A 組 治療B 組 F P FSH 治療前 6.15±1.23 6.34±1.35 6.17±1.29 0.3766 0.7140治療后 5.88±1.43 5.79±1.42 5.73±1.65 0.3011 0.7655 LH 治療前 16.18±2.66 16.17±3.95 16.55±4.13 0.2627 0.7964治療后 9.78±2.65 12.11±3.14 7.82±2.31 4.2812 0.0021 E2治療前 29.15±8.23 29.16±8.26 29.06±8.54 0.0307 0.9755治療后 28.23±7.95 28.43±7.92 28.60±7.55 0.1224 0.9030
表2:血脂指數結果變化分析(±s,mmol/L);n=30

表2:血脂指數結果變化分析(±s,mmol/L);n=30
項目 參照組 治療A 組 治療B 組 F P TC 4.85±1.63 4.96±1.42 4.97±1.32 0.2067 0.8380 TG 1.95±0.66 2.85±0.95 2.46±0.61 3.0871 0.0221 HDL-C 1.24±0.41 0.53±0.16 0.93±0.25 6.5843 0.0002 LDL-C 3.16±0.74 3.25±0.76 3.31±0.64 0.5450 0.5968
婦科比較常見的疾病中多囊卵巢綜合征危害性強,女性是主要受害者。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表現以不規律月經周期、不孕等為主,病因至今仍然未調查清晰。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治療多采取胰島素增敏劑等方式干預,但該類疾病患者容易發生胰島素抵抗現象,所以臨床上治療進度易受到阻礙[2]。面對此現象,針對胰島素抵抗與非胰島素抵抗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給予有效地治療很關鍵。
綜上,對胰島素抵抗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給予二甲雙胍治療,療效良好,而非胰島素抵抗者相對比胰島素抵抗者,促黃體生成素數值較高,胰島素抵抗者則血脂指數異變發生概率更高,因此,針對胰島素抵抗現象應采取積極治療,以改善患者臨床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