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榮 邱傳明
導讀:為了穩定蔬菜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及品質,對茂名北運菜生產現狀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發展對策建議,以促進茂名冬種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

番茄嫁接苗
茂名市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溫、光、水資源條件,尤其是冬季氣溫較高(一般都在10℃以上),常被稱為天然溫室,是種植反季節蔬菜的好地方。1980年開始,當地菜農就開始種植北運菜,但當時種植面積較小,只有5萬畝(0.33萬hm2)左右,且是零星種植;到2018年茂名冬種蔬菜種植面積已超過70萬畝(4.67萬hm2),總產量超過120萬t,產值超過24億元,已經形成千家萬戶連片、大面積種植的規模[1]。但是,冬種蔬菜生產遇到不少難題,種植面積相對高峰期(2015年)有所減少,并且產量及品質有所下降,致使冬種蔬菜的種植積極性降低,種植戶收入下降,從而影響北運菜的供求及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存在的問題,在產業研究分析后,提出加強調控穩定蔬菜產品價格,調整冬種蔬菜品種的種植面積及提高品質,大力發展蔬菜加工和保鮮貯藏業,大力推廣嫁接苗種植技術等對策,以促進茂名冬種蔬菜可持續發展。
茂名處于熱帶亞熱帶過渡地帶,高溫多濕、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地貌復雜多樣,地勢北高南低,背山面海;南部大部分耕地肥沃平坦,很適合冬種蔬菜。這些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優勢,使茂名蔬菜生產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10多年以來,茂名各地充分利用豐富的氣候及農業資源優勢,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步,按照區域化、特色化、優質化的要求,大力發展冬種蔬菜,種植品種多樣化,種植的蔬菜主要有菜豆、辣椒、番茄、茄子、黃瓜、南瓜、花椰菜、青花菜、白菜、水東芥菜、甘藍、菜心等。
茂名冬種北運菜面積約73萬畝(4.87萬hm2),北運菜種植面積較大的品種主要有:菜豆18萬畝(1.2萬hm2),辣椒11.5萬畝(0.77萬hm2),番茄8.5萬畝(0.57萬hm2),茄子7萬畝(0.47萬hm2),黃瓜和南瓜3.6萬畝(0.24萬hm2),花椰菜及青花菜2.8萬畝(0.19萬hm2)。北運菜產量123.5萬t,產值24.7億元;全年蔬菜種植面積為132.0萬畝(8.8萬hm2),而北運菜占全年種植面積的55.3%以上,冬種北運菜的產值占全年的60%以上。
冬種面積最大的2個品種菜豆和辣椒絕大部分銷往北方市場,本市人很少食用;番茄、茄子及瓜類除了供應北方省份外,部分自銷本市;白菜、水東芥菜、菜心等葉菜類品種,則以本省銷售為主。
天氣災害及種植不均衡導致供求不平衡,北運菜交易價格不穩定是常見現象,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或波動頻繁,有時幾天內價格就是天壤之別。不穩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各種極端天氣頻頻發生,如寒災、干旱、暴風雨等,導致北運菜種植周期不正常,或是縮短或是延長,使得產品銜接上短時斷茬,多時價低甚至滯銷,少時水漲船高。二是種植不均衡,缺乏種植導向及市場需求信息,盲目跟風種植導致產品供大于求,如2018年和2019年辣椒種植面積過大,椒價降到1.0元/kg。
反季節蔬菜種植區的氣候條件良好,北方大棚種植面積逐年增大,相對于其他物品價格上漲速度,大部分蔬菜價格較低,與10年前相比,種菜雇工工資提高了2倍左右,農用物資化肥、農藥、地膜等價格也上漲了40%以上,如果是租地種植,租金也提高了50%左右;而冬種北運菜的價格10多年來基本維持不變,有的品種如辣椒、菜豆價格甚至比以前低,導致種菜獲利少,甚至虧本,近2年來,有時辣椒價格低廉(1.0元/kg以下),很多菜農干脆不采摘。近幾年,海南、廣東、廣西等省份反季節蔬菜種植區的氣候條件好,貨源非常充足;受北方溫室、大棚菜的沖擊,南方反季節蔬菜的傳統市場萎縮,北運菜的銷量逐年減少,茂名市北運菜種植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優勢已不明顯[2]。加上部分菜農生產管理粗放,尤其是在價格較低時,讓蔬菜自然生長,且病蟲害發生嚴重,蔬菜品質下降,導致價格低;此外,茂名冬種北運菜大部分是露地種植,與北方大棚種植的蔬菜質量相比略差,菜農只能降價銷售。
茂名是北運蔬菜生產大市,產品銷往省內外,因蔬菜加工業和保鮮貯藏業投資較大,技術較先進,但人才較缺乏,所以蔬菜加工和保鮮貯藏企業偏少,影響產業發展。據調查,全市僅化州有1個黃瓜加工企業,年產能約2 000 t,電白有1個保鮮貯藏企業,年產能約8 500 t;保鮮貯藏企業少,導致大面積生產或大豐收年景時產品過剩,供大于求,價格急劇下降,甚至產品留在地里腐爛的現象頻發。如果有較多的蔬菜加工和保鮮貯藏企業,就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加工企業可以大量收購鮮產品進行加工,如辣椒、黃瓜、蘿卜的加工;或保鮮貯藏企業收購蔬菜鮮產品,進行短期保鮮貯藏。
茂名地區蔬菜土傳病害發生嚴重,有的已成為毀滅性病害,如茂南辣椒病毒病、高州黃瓜枯萎病和病毒病、全市茄子和番茄青枯病,嚴重制約了蔬菜產業的發展[3]。近5年來,茂南甜椒病毒病發病率65.5%以上,高州黃瓜枯萎病和病毒病發病率26.3%以上,而全市茄子和番茄青枯病在10.3%左右,病害發生使北運菜種植面積有所減少。
蔬菜價格波動影響菜農生產積極性,保持農產品價格的基本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要做好區域生產規劃及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工作,避免蔬菜價格大起大落。
①做好區域生產規劃,保障均衡供給,加強“菜籃子”工程的產銷指導 一是要做好“菜籃子”工程的全局性和區域性規劃,在發揮區域性資源優勢、降低產銷成本的前提下,保證生產和均衡供給。大力培育和引進推廣新品種,提升蔬菜種植技術水平,加強蔬菜主產區建設。加強蔬菜專業鎮和專業村的建設,打造特色蔬菜“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大力發展綠色蔬菜、有機蔬菜。二是建立全市性的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及時監測和發布蔬菜生產情況和市場行情,從而正確指導蔬菜生產,避免因菜農盲目生產而造成價格大幅度波動。
②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 要保證蔬菜價格的基本穩定,首先應把好流通環節關。一是建立開放、高效的市場,促進公平競爭,歡迎各地收購商進入本地市場。二是減少流通環節,鼓勵產銷對接。政府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農超對接,發展蔬菜直銷市場,加強服務蔬菜產品流通的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產品的流通費用和損耗。三是減少蔬菜產品流通中存在的不合理收費,如過高的高速公路費、過橋費。四是各類市場應降低門檻,減少市場攤位費、超市進場費等。
蔬菜生產要全局考慮,綜合品種、市場、品質多等多方面因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從這幾年的種植及銷售情況來看,北方市場對辣椒、菜豆的需求量有所減少,價格表現不佳,種植戶不要盲目擴大種植;而番茄、茄子、瓜類的價格較好且穩定,可適當擴大種植,主要是因為番茄、茄子、瓜類除了北運外,本地銷售量也較大。此外,還要提高蔬菜的種植質量,一是科學施肥,多施有機肥,培肥地力,施足底肥,確保蔬菜健壯生長;二是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調控環境溫濕度,根據土壤墑情合理灌溉;三是根據各類蔬菜不同生長情況,做好整枝摘葉、疏花疏果等工作。
鑒于目前茂名蔬菜加工和保鮮貯藏企業少、產品利潤低、產品附加值不高、加工不足、受市場約束越來越嚴重的不利局面,發展蔬菜加工和貯藏保鮮企業,開拓市場已成為茂名市蔬菜產業的發展方向。
①依靠科技提高蔬菜產品的品質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增強茂名市蔬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蔬菜增產的同時,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蔬菜及加工制品的品質。
②加強宏觀管理,健全監督體制 強化蔬菜生產加工業宏觀管理部門,健全機構,明確相關職責;建立專項基金,大力支持蔬菜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加快開發市場上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對蔬菜加工企業實行規范化管理,加強監督,促進茂名市蔬菜加工業健康發展。
③大力推行蔬菜產業化經營 蔬菜產業化是指蔬菜實行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市場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經營體系。實行產業化經營,是解決現行土地分戶經營制度下,分散的家庭經營與大市場矛盾的有效途徑。蔬菜商品率高,產后加工增值大,市場前景廣闊,比較適合產業化經營。
④加大對蔬菜貯藏企業資金及技術扶持 由于茂名市是蔬菜生產大市,但目前保鮮貯藏業發展緩慢,因此,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是政策上支持,對申請新建或擴建的保鮮貯藏業進行稅收上的優惠;二是提供廉價的建設用地。
此外,企業要組織人員到保鮮貯藏業發展快的地區進行觀摩交流,取長補短,從長遠利益出發,提高農產品保鮮貯藏質量;促進蔬菜流通,減少各種損失,提高蔬菜商品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蔬菜貯藏保鮮業發展。
防治土傳病害方法多樣,但種植嫁接苗是最有效的措施。嫁接育苗栽培,既能保持接穗的優良性狀,又能發揮砧木的抗性,可提高番茄、茄子、黃瓜等蔬菜作物對青枯病、枯萎病、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害的抗性;此外,嫁接改善了根部生長條件,可提高接穗對逆境的適應力,如耐寒性;嫁接砧木具有發達的根系,能增強植株對養分及水分的吸收,提高地上部代謝活性和抗性,使植株生長健壯,提早成熟,延長生育期和采收期,增加產量及提高品質。

化州番茄嫁接苗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