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林/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52400
非洲豬瘟在我國出現的時間比較短,但全國均出現感染發病情況,對養殖環境已造成污染,加上其傳播途徑廣,死亡率高,對生豬養殖業危害比較大,是我國重點防控的動物疫病之一。現階段,非洲豬瘟還沒有特效藥物治療和有效的疫苗預防,一旦發病,必須采取撲殺無害化處理和疫區隔離等措施控制疫情的發展,從目前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來看,還存在著許多防控難點和困難,需要提升養殖戶(場)生物安全防護,防控非洲豬瘟感染,保障生豬養殖安全,增加養殖效益。

非洲豬瘟的防控現狀2018 年非洲豬瘟傳入我國以來,在農業農村部指導下,通過加強生豬養殖場(戶)消毒、滅蚊滅鼠和飼養管理人員培訓、嚴禁未經檢疫調運,嚴格檢疫、運輸車輛洗消、屠宰檢疫、非洲豬瘟檢測報備等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取得明顯的防控效果,但該病毒在短時間內傳播全國,污染面大,病毒生存力強,目前又無疫苗預防,要想徹底清除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防控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2.1 養殖場(戶)業主文化水平不高,防控意識不強我國是養豬大國,也是豬肉消費大國,豬肉產品需求量大,生豬養殖蓬勃發展,但養殖業主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粗放,防控意識差,糞污處理不到位,環境衛生差,人員、車輛進出未嚴格消毒,防疫和生物安全防護不到位,加上非洲豬瘟傳播途徑較多,如生豬排泄物、蟲媒攜帶病菌,豬肉制品中也可能會存在非洲豬瘟病毒,增加了防控的難度。
2.2 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不能有效的落實隨著生豬養殖業的發展,養殖戶越來越多,受到傳統飼養方式的影響,散養戶的生產方式比較落后,同時防疫意識差,沒有消毒、整進整出、疫病監測等生物安全措施和意識,容易造成非洲豬瘟傳播。另外,生豬養殖生物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投入較大,大部分生豬養殖場業主沒有科學的飼養管理理念,對投入生豬養殖生物安全防護不重視,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容易發生動物疫病。
2.3 養殖戶的防控水平參差不齊,意識差現階段,生豬養殖還是農村散養戶、小型養殖場多,養殖業主防疫意識差,防控水平參差不齊,防護技術水平有待提升。加上非洲豬瘟傳播途徑有很多,同時傳播速度快,如果患病,很可能造成疾病的大范圍傳播和蔓延,有些養殖戶為了增大養殖利益,還將餐廚廢棄物喂食生豬,有的養殖戶發生疫情不及時上報,造成疫病的傳播和蔓延。
2.4 非洲豬瘟傳播途徑多,增加防控難度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有多種,主要的傳播途徑為接觸性傳播和短距離的空氣傳播,還有帶有病毒的蚊蟲、蒼蠅,被污染的飼料、水源,拉運帶有病毒的生豬及車輛,引種,餐廚剩余物,腌制的豬肉制品,凍豬肉等,從而增加了防控的難度。
2.5 動物疫病防控技術人員嚴重缺乏和老齡化很多縣多年未招考獸醫人員,現有獸醫工作人員老齡化嚴重,加上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有些基層獸醫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在遇到疫情之后沒有積極有效的專業應對措施,可能造成疾病的傳播和蔓延。
3.1 科學飼養和凈化環境在非洲豬瘟防控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防控措施。一要加強飼養管理工作,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質量和安全清潔的飲水,提高生豬對疾病的抵抗力;二要為生豬提供干燥清潔相對恒溫的生長環境,合理的控制養殖密度,做好養殖場的清潔和消毒管理工作,人員、車輛、物資進入圈舍之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穿戴專業的消毒防護衣物,并且禁止外來人員進入到養殖場;三要定期驅除圈舍內的蚊蟲、蒼蠅和老鼠,降低疾病傳染的概率;四要建立科學的消毒機制,并且嚴格執行消毒管理制度;五要經常檢查通風設施,保證空氣流通,防止豬只出現應激反應;六是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禁止從疫區引進生豬,如果需要從外部引進豬種的話,必須按照要求進行檢疫、非洲豬瘟檢測合格和經一個潛伏期隔離觀察確認無病之后才能夠進行混合喂養,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
3.2 做好宣傳培訓工作,做到群防群控,減少疫病發生風險為提高非洲豬瘟的防控效果,宣傳培訓也非常關鍵。一要加大宣傳的力度,讓群眾認識到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營造群防群控的氛圍;二要加強對養殖工作人員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提高防疫意識,重視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降低疫病發生風險。
3.3 加強各個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還無有效的藥物治療和疫苗預防非洲豬瘟,需要采取綜合性的防控措施,加強聯防聯控,各個部門之間要密切合作配合,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按照各部門職責做好防控工作,嚴打違法經營和調運生豬及產品違反行為,減少非洲豬瘟傳播。另外要從源頭抓起,定期對養豬場和屠宰場開展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最大程度的減少帶病生豬或生豬產品傳入市場,為防控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3.4 重視對屠宰場的檢查監管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做好屠宰場的非洲豬瘟檢測和驗證查物工作,對有問題的生豬和豬肉制品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病的擴散和傳播,一旦發現有不符合屠宰規定的行為必須嚴肅處理,從而降低非洲豬瘟疫病發生的可能性。
3.5 嚴格監控疫源和疫區在重要的高風險地區,加強對養殖場的動態化監測,一旦發現有疑似病例,及時采樣送檢,對檢測陽性的病豬采取撲殺無害化處理,徹底消毒,及時切斷傳染源,將疫病損失控制在較小范圍,如果出現不配合防控處置或者故意隱瞞疫情的行為,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嚴肅的處理。
3.6 加強領導和落實責任一是相關工作部門應該做好疫病防控的管理工作,明確自身的責任,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保證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建立信息報告制度,保障信息交流無障礙;三是建立嚴格的監督檢查機制,對違法亂紀的行為進行嚴肅的處理;四是做好宣傳培訓、疫情排查和生豬調運監管等環節的工作;五要對隨意丟棄病死豬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提高防控的效果;六要加大防控經費的投入,重視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員的培訓,加大獸醫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力度,提高檢測的能力,提高防控的效果。
各部門要相互配合,盡職盡責,嚴格按照“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控,嚴防嚴控、果斷處置”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減少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保障生豬養殖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