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東
(肇源縣灌排中心,黑龍江 肇源 166500)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是穿越黃河的中線總干渠建筑物,工程位于河南省鄭州市京廣鐵路橋上游約30km處,關鍵性工程為穿越黃河的盾構隧洞。穿黃工程為Ⅰ等工程,工程設計流量為265m3/s,由南岸明渠、穿黃隧洞段、退水、進水口建筑物、北岸明渠及北岸倒虹吸等輸水建筑物組成[1]。
穿黃隧洞為盾構法施工,圓斷面內徑7.0m,外徑8.7m,雙層鋼筋混凝土襯砌結構,襯砌間設有排水墊層通道[2]。外襯厚40cm,混凝土等級C50W12F200,管片結構由徑向等分7塊預制塊錯縫拼接,每環寬度1.6m。穿黃隧洞斷面圖,見圖1。
底板施工采用跳倉法,施工工藝包括:外襯管片手孔回填→底層鋼筋安裝→環錨波紋管安裝→架立鋼筋的安裝→銅止水底部模板安裝→銅止水安裝→PVC管的安裝(端頭瀝青涂刷、麻片、1cm泡沫板包裹)→面層鋼筋安裝→端頭、側面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與養護。
外襯管片手孔封堵包括環向與縱向手孔封堵。封堵程序如下:
1)高壓水先清洗底板管片,清理盾構掘進殘留泥漿。
2)鑿毛處理手孔面,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厚度為3-5mm,待粗骨料出現后進行高壓風清理。
3)封填時充分振搗C35微膨脹混凝土,以保證混凝土密實。
4)螺栓手孔封填至頂面,保持和管片內弧面相同,并人工收面。
5)螺栓手孔封填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灑水養護。

圖1 穿黃隧洞斷面圖
架設材料采用直徑18mm螺紋鋼,首先在底板焊接施工支架,架設與洞軸線同向的通道鋼筋,直徑18mm,每0.75m間隔施工,橫斷面方向架設5根直徑18mm的安全通道鋼筋,最后用8根鐵絲將4cm厚模板與通道鋼筋綁扎牢固。調倉澆筑施工圖,見圖2。

圖2 跳倉澆筑施工圖
內襯底板PVC排水管分布圖,見圖3。

圖3 內襯底板PVC排水管分布圖
內襯底板設計三條排水通道,直徑為中間300mm兩邊250mm。縱向排水管連續穿過內襯分段接縫,接頭控制在分段接縫1m外,接縫處的排水管50cm處用瀝青麻片和棕繩包扎兩道。內襯30mm滲水管設置在后澆段分縫處,直接接入直徑250mm排水管。外襯滲水管在拱墻與底板接縫位置,施工段4.8m,接入直徑300mm排水管[4]。
鋼筋施工順序:底板清理→測量定位放線→綁扎外層鋼筋→預埋件安裝→架立筋焊接→面層鋼筋安裝。
在底板外層鋼筋固定位置安裝波紋管,從側模預留孔穿入鋼筋層內。
1)制作下料:底板波紋管下料長度為5m,保證波紋管伸出于端模板40-50cm。
2)安裝固定:高位槽波紋管固定在結構筋上選用直徑8mm U形鋼筋卡,低位槽波紋管非變軌部分固定在環向筋上,變軌部分增設直徑12mm的軌道筋。波紋管軌線控制圖,見圖4。

圖4 波紋管軌線控制圖
施工方法:預先在放置波紋管的鋼筋上焊接固定U形卡,間距1.5m,波紋管每間隔1m用鐵絲綁扎一道,防止澆筑時波紋管和鋼筋錯位。
3)防滲及檢查:輕微破損的波紋管用膠帶纏繞3-4圈將漏點封堵,布片封堵波紋管兩端。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檢查波紋管暢通性,最后進行封堵波紋管。
伸縮縫止水材料為紫銅止水片,紫銅止水片物理力學指標表,見表1。

表1 紫銅止水片物理力學指標表
為防止止水片發生變形,按設計位置跨縫對中安裝,并用托架、卡具定位。
1)管片手孔回填:鑿毛前先清理管片手孔,電鎬鑿毛,鑿除厚度3-5mm。
2)聚硫密封膠嵌縫的施工工藝:管片縫修補→清理環、縱縫→涂刷底涂→嵌填聚硫密封膠→固化、養護。
3)底板與邊頂拱接觸縫面的處理:底板與拱墻接縫處需進行二次鑿除,并用高壓水槍沖洗。
排水彈性墊層材料為格柵復合土工布,自外向里分別為:①150g土工布;②6.3mm厚排水格柵;③250g土工布疊合而成。土工布與格柵黏結良好,確保墊層整體穩定性。
管片手孔回填圖,見圖5;穿黃隧洞內壁面展視圖,見圖6。

圖5 管片手孔回填圖

圖6 穿黃隧洞內壁面展視圖
穿黃隧洞預應力內襯邊頂拱部分預埋件多、錨具槽鋼筋密集,需研究施工前預應力內襯邊頂拱混凝土快速施工工藝,同時驗證內襯各級配混凝土實際施工的可操作性,以便確定澆筑施工順序[5]。結合洞內、外試驗模擬成果,洞內邊頂拱混凝土施工方法主要包括:
1)鋼模臺車的高低位預留槽附近開窗口,作為混凝土下料和振搗通道。窗口共45個,其中左側21個,右側21個,頂拱3個。鋼模臺車開窗示意圖,見圖7。

圖7 鋼模臺車開窗示意圖
2)選用混凝土級配為1級、出機口坍落度22cm左右、擴散度保持在50-65cm。混凝土對稱下料,自下往上澆筑,攤鋪厚度<50cm,臺車兩側下料高差<100cm。
3)高、低位槽以下振搗采用軟軸振搗棒、高頻附著式振動器,頂拱采用低頻附著式振動器。
混凝土澆筑24h后拆端頭模板,28h后拆除鋼模臺車,脫模后利用高壓水槍噴霧養護,養護時間14d。
文章根據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的特點,分析預應力襯砌內襯底板、邊頂拱施工的各項施工工藝,針對內襯邊頂拱預埋件多、預留槽鋼筋分布密集提出實際解決方案,并對對邊頂拱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工序、工法進行重點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內襯施工技術方案。所得成果對水工隧道預應力施工技術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