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衛鵬,張會俠
(1.澄城縣婦幼保健院藥械科,陜西渭南 715200;2.澄城縣醫院兒二科,陜西渭南 715500)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兒在疾病早期未表現出體溫異常,而是表現為刺激性干咳,隨著患兒病情的不斷發展,部分患兒會出現咽喉疼痛和頭痛的癥狀。阿奇霉素組織滲透性較高,對支原體具有較高的抗菌活性,但單一使用該藥物療效較慢[1]。紅霉素血藥濃度較高,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患兒癥狀,但紅霉素在炎性細胞和肺泡上皮細胞呈低濃度,導致治療效果受限,且部分患兒服用后易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兩者聯合使用成為研究重點[2]。現將澄城縣婦幼保健院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采用紅霉素與阿奇霉素聯合治療,并分析其治療效果,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澄城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女患兒分別為21、19例;患兒病程3~18 d,平均(6.65±1.25)d;年齡5~12歲,平均(8.80±2.40)歲。試驗組(40例)男、女患兒分別為17、23例;病程3~20 d,平均(7.05±1.28)d;年齡 5~13歲,平均(9.20±1.80)歲。將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存在支氣管充氣、白肺等癥狀者;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無過敏史者。排除標準:嚴重中樞神經受損者;入組前接受相關藥物治療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本研究在澄城縣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下實施,患兒法定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兒止咳、化痰及退熱綜合治療,若患兒存在明顯的缺氧狀況,則需要由醫務人員對患兒進行鼻導管吸氧治療。給予對照組患兒鹽酸阿奇霉素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20060041,規格:5 mL ∶ 0.5 g),用藥劑量為 10 mg/(kg·d),靜脈滴注,1次/d,患兒連續治療5 d后停用4 d,隨后患兒服用阿奇霉素片(福建樂爾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93968,規格:0.25 g/片),10 mg/(kg·d),口服用藥,1次/d,每周服用3 d停藥4 d,此為1個療程。給予試驗組患兒紅霉素聯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先使用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武漢久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871,規格:0.25 g/支)進行治療,用藥劑量為20 mg/(kg·d),分兩次進行靜脈滴注,患兒連續用藥1~3 d,具體的用藥劑量應根據患兒的癥狀表現作出相應的調整,待患兒發熱狀況得到控制后,用藥方式轉變為口服阿奇霉素片,用藥方式同對照組,此為1個療程。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統計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與肺部影像學檢查有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與肺部影像學檢查有一定改善;無效:患兒經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觀察并統計兩組患兒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③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進行檢測。④觀察并統計兩組患兒腹瀉、嘔吐、眩暈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0統計軟件處理文中數據,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不良反應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改善時間、肺功能指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相較于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70.00%),試驗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90.00%)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臨床指標改善時間 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患兒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較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改善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改善時間比較(,d)
組別 例數 退熱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對照組 40 3.98±1.25 5.96±1.52 6.96±1.03試驗組 40 2.09±0.36 3.16±0.45 4.52±1.23 t值 9.189 11.171 9.619 P值 <0.05 <0.05 <0.05
2.3 肺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升高,且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升高幅度明顯增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
組別 例數 FEV1(L) FVC(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61±0.23 2.01±0.41* 1.85±0.35 2.26±0.49* 71.66±2.63 78.95±5.58*試驗組 40 1.59±0.31 2.89±0.59* 1.83±0.34 2.98±0.51* 70.69±2.58 90.50±7.06*t值 0.328 7.746 0.259 6.170 1.665 8.11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應 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小兒支原體肺炎多發于3~15歲兒童群體,以肺部出現炎癥為主要表現,當病情加重時,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阿奇霉素的藥理作用主要在于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起到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作用,但單一使用療效欠佳[4]。
紅霉素為大環內酯類堿性抗生素,其可抑制蛋白質合成,使組織迅速達到較高的血藥濃度,從而緩解患兒發熱、肺啰音、咳嗽等臨床癥狀。紅霉素聯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避免了長時間的靜脈滴注,先用紅霉素快速控制支原體感染,再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療以減輕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提升治療效果,發揮二者各自的優勢,彌補二者的不足,可快速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減輕患兒的痛苦[5-6]。本研究中,試驗組患兒治療效果升高幅度較對照組明顯增大,試驗組患兒臨床指標改善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紅霉素聯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療效確切,可促進患兒快速恢復,且安全性較好。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均有明顯的氣道炎癥反應,引起高氣道反應,常表現出呼吸困難與呼吸不暢,此時FEV1、FVC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會異常下降。紅霉素聯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可快速殺滅患兒機體支原體病原菌,減輕病原菌對患兒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減少呼吸道上皮細胞對炎性因子的釋放,改善患兒高氣道反應,促使呼吸順暢,改善其呼吸功能[7-8]。本研究中,治療后試驗組患兒肺功能指標上升幅度較對照組明顯增大,提示紅霉素聯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可通過升高肺功能指標水平改善患兒肺功能。
綜上,紅霉素聯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安全性較好,并改善肺功能,且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