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劉娜,張彥青,張彥,曹利慧
(衡水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高粱紅色素,屬于黃酮類色素,含有多個酚羥基,具有特別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用于食品、醫藥、化妝品和染色劑等領域[1-4]。雙水相萃取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萃取分離技術,它的優點在于所需設備簡單、易于操作、傳質速度快、條件較溫和、分相時間較短、易于工藝放大和連續進行操作[5-9]。關晴月等[10]采用超聲波法和響應面分析法對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工藝進行優化;姜彬等[11]采用雙水相法萃取食用色素檸檬黃;王紅艷等[12]以PEG/(NH4)2SO4為雙水相體系對食用色素進行萃取分離,結果表明體系具有溶劑價格低廉、毒性較低、較易揮發而不需要反萃取等特點。因此,研究雙水相法萃取分離高粱紅色素的最佳工藝條件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文確定雙水相體系,進行單因素測定,確定PEG分子量、PEG質量、(NH4)2SO4質量、水浴加熱溫度、粗提取液體積的最佳值。采用響應面分析法進行分析,得出萃取條件的最優值。
續 表
95%乙醇(AR)、AB-8大孔樹脂(AR)、PEG(1000,2000,4000,6000)、(NH4)2SO4(AR):天津市河東區紅巖試劑廠。
722G可見分光光度計 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高速萬能粉碎機 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TD4臺式低速離心機 湖南赫西儀器裝備有限公司;BL6-180A超聲波清洗機 上海比朗儀器有限公司;RE-52C旋轉蒸發儀 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取適量的AB-8大孔樹脂[13-14]于帶塞三角瓶中,再加入無水乙醇沒過大孔樹脂,在室溫下密封浸泡8 h,然后用蒸餾水多次沖洗,直到AB-8大孔樹脂無醇味后備用。
準確稱取5 g預處理好的高粱粉末于錐形瓶中,再加入90 mL 40%乙醇和pH 9的氫氧化鈉10 mL,將溫度設置為50 ℃,超聲提取30 min,過濾后取上清液,然后將事先處理好的AB-8大孔樹脂裝入洗凈晾干的層析柱中,用蒸餾水水洗,緩慢加入上清液進行吸附,吸附完全后,用30%乙醇洗脫,重復以上的過程,得到純化后的高粱色素。將純化后的高粱色素,經旋轉蒸發器蒸發出乙醇,得到純的高粱色素固體,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干燥至色素粉末,備用。
取紅高粱色素[15]精制品0.0500 g 用18 mL 40%乙醇和pH 9的氫氧化鈉溶液2 mL充分混合后,用40%乙醇定容到20 mL,使用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200~800 nm范圍內的吸光度。
由圖1可知,波長逐漸增加,吸光度值出現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最高點出現在494 nm處,故最佳波長為494 nm。
圖1 紅高粱色素吸收光譜Fig.1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red sorghum pigment
取0.0412 g的高粱色素完全溶解于40%乙醇中,然后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濃度為0.01 mol/L的NaOH溶液,用40%乙醇定容至100 mL,再用移液管移取5,10,15,20,25 mL至5個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的堿溶液(乙醇與堿的比例為9∶1)定容至100 mL,在494 nm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在0~100 mg/L范圍內,濃度與吸光度值標準曲線的線性方程為:A=-0.00283+0.00990c,相關系數R2=0.9996。
用移液管移取1 mL高粱紅色素溶液于10 mL刻度離心管內,再加入適量的PEG和(NH4)2SO4,最后加入蒸餾水至10 g。上下搖動,使其完全溶解,放入離心機中以2000 r/min的轉速離心5 min,形成雙水相,上相是PEG萃取的色素相,下相為鹽相,倒入分液漏斗后靜置,使其上下相分離,測定上下相的體積并記錄,然后在494 nm的波長下測定上下相的吸光度值,計算萃取率。
萃取率:Y=上相色素含量/總含量。
在10 mL刻度離心管中加入1 mL的色素,分別加入5%、10%、15%、20%的PEG,或者濃度為5%、10%、15%、20%、25%、30%的(NH4)2SO4,加入蒸餾水至10 g,參比為不含色素的溶液,重復以上步驟,并分別測定不同濃度的PEG1000、PEG2000、PEG4000、PEG6000的吸光度值。在測定的范圍內,PEG的分子量和濃度及(NH4)2SO4的濃度對色素的吸光度影響不大,所以可用相應的溶液作參比來消除產生的影響。
在10 mL刻度離心管中加入1 mL的色素溶液,再加入不同種類的1.8 g PEG(PEG的種類分別為PEG1000、PEG2000、PEG4000、PEG6000)和1.5 g(NH4)2SO4,用蒸餾水定容至10 g,以30 ℃的溫度水浴加熱10 min,放入離心機中以2000 r/min的轉速離心5 min,可以明顯地看到,刻度離心管內分成兩相,倒入分液漏斗內靜置后,測定上層和下層的體積(參比液為不加色素的雙水相溶液),在494 nm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代入萃取率的公式得出萃取率。
由圖2可知,PEG2000的萃取率最高,所以采用PEG2000的分子量進行實驗,故在下面的測定過程中選擇PEG2000作為測定標準。
圖2 PEG的分子量對萃取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在10 mL刻度離心管中加入1 mL的色素,再加入不同質量(1.2%、1.5%、1.8%、2.1%、2.4%)的PEG2000和1.5 g的(NH4)2SO4,用蒸餾水定容至10 g,參比為不含色素的雙水相溶液,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在494 nm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
由圖3可知,隨著PEG2000質量逐漸增加,體系的萃取率呈現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可能是質量增加過高時,PEG2000部分很難溶解,不能很好地形成雙水相體系,導致萃取率降低。所以1.8 g PEG2000和1.5 g (NH4)2SO4形成的雙水相萃取率最高,故在下面的測定過程中選擇1.8 g PEG2000作為測定標準。
圖3 PEG2000質量分數對萃取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PEG2000 mass fraction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在10 mL刻度離心管中加入1 mL的色素,再加入質量分數1.8 g PEG2000和不同質量(1.0,1.5,2.0,2.5 g)的(NH4)2SO4,用蒸餾水定容至10 g,參比液為不含色素的雙水相溶液,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在494 nm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
由圖4可知,當鹽的質量大于1 g時,由于鹽效應的影響,PEG相變渾濁且萃取率略有降低,當質量低于1 g時,鹽的濃度過低,雙水相為渾濁溶液,不分層。所以選擇加入質量為1.8 g的PEG2000和質量為1 g的(NH4)2SO4形成的雙水相體系萃取率最高,故在下面的測定過程中選擇1 g (NH4)2SO4作為測定標準。
圖4 (NH4)2SO4質量對萃取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NH)2SO4 mass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在PEG的質量為1.8 g、(NH4)2SO4的質量為1 g時,將10 mL刻度離心管放入恒溫水浴鍋內加熱10 min,將每次的溫度分別設置為20,30,40,50,60 ℃,加熱10 min后取出,參比液為不含色素的雙水相溶液,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在494 nm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
由圖5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色素能更好地溶于PEG相中,但當溫度超過50 ℃時,PEG相與(NH4)2SO4互溶,出現不分層現象,當溫度低于20 ℃時,雙水相的分層也不明顯,故溫度為30 ℃時萃取效果最佳。
圖5 水浴溫度對萃取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water bath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在10 mL刻度離心管中加入1.8 g PEG2000、1 g (NH4)2SO4,再加入不同體積的粗提取液(0.5,1.0,1.5,2.0,2.5 mL),加蒸餾水至10 g,用不含色素體積的相同溶液做參比,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在494 nm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值。
由圖6可知,隨著粗提取液的增加,萃取率先增加后減少,當提取液的體積大于1.0 mL時,雙水相萃取色素的體積有限,則沒被萃取的色素殘留在下層,所以萃取率降低。當提取液的體積小于0.5 mL時,雙水相上下層分離不明顯,原因是色素含量較低,所以粗提取液的體積為1.0 mL時萃取率最高。
圖6 粗提取液體積對萃取率的影響Fig.6 Effect of crude extract volume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本實驗采用Design-Expert軟件進行響應面的設計[16-18]。選取PEG2000的質量、(NH4)2SO4的質量、粗提取液的體積、加熱溫度,在上述實驗結果的基礎上進行響應面實驗,以萃取率為響應值來設計實驗,見表1。
表1 響應面實驗設計方案Table 1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al design scheme
利用Design-Expert響應面對結果進行分析,得到以萃取率為響應值的二次回歸模型:
萃取率=96.66+0.57A+0.96B+0.24C-0.012AB+0.32AC+0.16AD+0.18BC+0.46BD+0.055CD-2.49A2-2.28B2-1.41C2-4.77D2。
表2 實驗設計及結果Table 2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對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由表3可知,PEG2000的質量分數和溫度的影響極顯著,粗提取液體積的影響顯著,(NH4)2SO4質量分數的影響不顯著,所以,各因素對萃取率的影響為D>B>A>C。
表3 回歸方程方差分析結果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regression equation
圖7 色素體積和PEG2000質量對萃取率的影響
圖8 色素體積和(NH4)2SO4質量對萃取率的影響
圖9 色素體積和溫度對萃取率的影響
圖10 (NH4)2SO4質量和PEG2000質量對萃取率的影響
圖11 溫度和PEG2000質量對萃取率的影響
圖12 (NH4)2SO4質量和溫度對萃取率的影響
上述三維空間曲面圖考察了交互項對萃取率的影響,再用Design-Expert軟件進行回歸分析的優化,可以得出高粱色素的最佳條件:色素體積為1.03 mL,PEG2000質量為1.85 g,(NH4)2SO4質量為1.02 g,水浴加熱溫度為30.82 ℃,加蒸餾水定量至10 g。考慮到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將其變更為:色素體積為1.00 mL,PEG2000質量為1.8 g,(NH4)2SO4質量為1 g,水浴加熱溫度為30.00 ℃,加蒸餾水定量至10 g。用該條件進行驗證,得出該模型的萃取率為98.25%,結果合理有效,可以應用于實際中。
采用雙水相法萃取分離紅高粱色素,首先純化粗提取的紅高粱色素,制作相應的標準曲線,確定回歸方程。然后確定494 nm為其最大吸收波長,通過查閱資料確定雙水相體系的組成為PEG/(NH4)2SO4,考察PEG分子量、PEG質量分數、(NH4)2SO4質量分數、水浴加熱溫度、粗提取液的體積對色素萃取率的影響,由此建立的多項回歸方程能較好地反映實際情況的萃取,得到最佳的萃取效果是:1.8 g的PEG2000,1 g的(NH4)2SO4,水浴加熱溫度為30 ℃,加入粗提取液1 mL,加蒸餾水定量至10 時,紅高粱色素的萃取效果最佳,為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