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寨
道德與法治作為學校的德育主課程,擔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而教育特別是品德教育,只有觸動學生的心靈,才能促進學生的成長。英國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沒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樣這樣溫和而又深刻地打在人們的心里。”筆者多年的教育經驗也證明,榜樣的力量最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從而使學生達到“心向往之”并“踐行之”的效果。
一、精選榜樣人物,樹立學習標桿
什么樣的人物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什么樣的榜樣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呢?民族英雄、時代楷模、父母師長、同齡伙伴都可以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標桿,當然這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1. 學習英雄模范,培育高尚情操。民族英雄、時代楷模永遠是學生品德成長路上的旗幟、方向標。以民族英雄、時代楷模為榜樣,有利于增強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激發學生樂于助人、向上向善的道德熱情,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扎實工作的務實精神,促使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 樹立身邊典型,養成良好習慣。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確立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往往是從模仿他人開始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父母和教師就是權威的代表,因此他們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樂于模仿。這就要求父母和教師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身邊的同伴更具有影響力。他們不像民族英雄、時代楷模那樣高高在上、光芒璀璨,這種具體真實的榜樣讓學生夠得到、摸得著,更能激發學生追一追、比一比的心思,激勵學生在言行上不斷向榜樣靠攏甚至超越他們。
3. 剖析明星偶像,提升內在素養。影視明星能否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一直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然而不管家長教師持什么態度,追星卻始終是少年兒童最熱門的話題。既然阻止不了,何不加以引導?學生追星看到的往往是影視明星光鮮亮麗的外表,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掘明星成功背后的勵志故事,讓他們看到明星“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刻苦訓練,引導學生以明星的成長歷程為榜樣,樹立自己人生的遠大目標,培養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內在素養。
二、樹立榜樣權威,促進學生認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榜樣的力量不是憑空出現的。因此教師在選擇榜樣人物時要結合教材內容,依據教學需要,緊跟時代步伐,貼近學生生活,樹立榜樣的權威性,增強榜樣的感召力,增加學生對榜樣的認同感、親近感。
1. 結合教材內容,依據教學需要。一切教學手段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選擇榜樣人物,選擇符合教學內容,又具有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的先進事跡、優秀品質的人物。尤其中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不再像低年級學生那樣崇拜教材的一切知識,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又具有引領作用的榜樣人物。例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第11課“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一課時,有學生對鐵人王進喜為什么要用身體攪拌水泥不能理解,筆者就為學生詳細介紹了井噴的危險性和當時事發突然,缺乏材料和工具的特殊情況,讓學生明白王進喜等人用身體攪拌水泥是不得已為之,否則國家利益將遭受嚴重損失。同時又介紹了新時代鐵人王啟民用知識保障油田穩產高產的先進事跡。通過對比不同時代對“鐵人精神”的不同解釋,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時代需要不同的艱苦奮斗精神,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印證了榜樣人物事跡的真實性,增強學生的認同感。
2. 緊跟時代步伐,貼近學生生活。作為教學素材的榜樣人物必須以學生生活為基礎,符合學生社會性發展的需要。具體的、真實的、符合時代多元價值觀的榜樣才能夠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才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推崇,學生也最樂于模仿和學習。在教學四年級下冊“說話要算數”這一課中“我敬佩的人”的活動時,可引導學生尋找身邊信守承諾、說話算數的人,在學生的分享中與學生共同選擇出幾個比較突出的同學作為班級的“誠信之星”。學生自己推薦出來的榜樣真實具體、可親可近,他們也就樂于模仿學習、勇于追趕超越。在教學“對自己說話算數”環節時,可選擇周恩來小時候每天堅持寫100個大字,沒寫完就不睡覺的故事。用的雖然是偉人的故事,但卻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常遇到的小事,一方面讓學生明白偉人也是從小事磨煉自己,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導學生向偉人學習從對自己說話算數開始鍛煉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三、汲取榜樣力量,踐行平凡善舉
榜樣的力量來源于榜樣高尚的道德情操、優秀的人格品質和模范的行為表現。教學中教師要詳細解讀榜樣故事的內涵,引導學生自覺踐行榜樣風范,將榜樣的優秀精神品質內化于心、外顯于行。
1. 解讀榜樣故事,深挖榜樣內涵。教學中教師不能停留在對榜樣事跡的簡單介紹上,要詳細解讀榜樣故事的內涵,深挖榜樣人物內在的精神品質和價值追求,讓學生明白我們要向這個榜樣人物學習什么。例如,四年級下冊第1課“我們的好朋友”中講述的呂岱與徐原的故事,學生都能欣賞呂岱愛才惜才、寬宏大量的優秀品質;但有部分學生對于徐原的行為不理解,甚至認為他忘恩負義。教學中筆者通過假設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自己不知道,卻沒有人告訴他,結果會怎么樣?”“如果這個犯錯誤的人是一個大官員,他的錯誤決定可能會影響一國百姓的利益,但指出他的錯誤可能讓他不高興、自己會丟掉官職,這時怎么辦?”問題簡單明了,又環環相扣。通過思考問題,學生很快就能感受到徐原身上忠正耿直、直言不諱、不畏權貴的品質有多么優秀、多么可貴。
2. 巧設學習活動,踐行榜樣精神。學習榜樣人物絕對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停留在聽聽故事、喊喊口號上,而是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例如,教師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搖?搖?搖我奉獻”時,利用教材“活動園”欄目中的《公益的力量》一文,引導學生學習榜樣人物,開展“日行一善”活動,要求學生每天做一件善事。可以是關心同學、幫助他人,可以是遵守紀律、維護秩序,可是關愛自然、保護環境……凡是有利于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發展的真、善、美的行為均可。同時教師設計“日行一善”活動登記卡,要求學生記錄下來,比一比誰做得多,誰堅持得最長久。通過競賽的形式激勵學生將“日行一善”堅持到底。
小學階段是人的價值觀念形成、道德意識確立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愛模仿、尚崇拜的心理特征,挖掘榜樣人物的精神內涵,在學生心靈中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作者單位:福建省大田縣廣平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