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初春,天氣乍暖,兩天里氣溫驟升至了27攝氏度,昨天柳絲上點綴的還是緊緊包裹著的芽苞,而今天恍如一夜爆開,每一枝杈上的柳葉忽地就如花一般散開,還垂下了細細小小的“毛毛蟲”!
于是,一個午寫時間我們一起抄錄下了一首小詩:
城東早春
[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略略地講了講大意,讓孩子們回顧各自往年出門看花、游人如織的情景來體會詩中“出門俱是看花人”的場面。孩子們頻頻點頭,不住地稱贊詩句,仿佛畫面已經映到了他們的眼里。
下午我布置了一個“挑戰性作業”:我們讀過的寫春天的詩句里有這樣兩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綠柳才黃半未勻”,生活中到底什么樣的景色才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綠柳才黃半未勻”又是怎樣一幅情景?誰弄明白了就有獎勵,可以畫出答案,可以拍照,也可以用自己的話寫下來,但是不要用百度直接搜索詩句的翻譯。
第二天早上,瑞麟帶著一張小紙條來“交差”了,我接過來仔細看著,她細聲細氣地解釋說:“我查了查每一句的意思。”我肯定了她的學習態度,用小紅花獎勵了她勇于挑戰的精神,但是也鼓勵她:如果你不去查意思,打算用什么形式來呈現答案呢?她眨巴著眼睛說:“我再去試試。”
我很高興,最起碼有人挑戰了這個作業,這會給其他孩子帶一個好頭。
初夏,一日下班走得晚了,途經教學樓墻根,驀然發現:石榴花居然已經紅艷似火,燦爛如霞了,真是一叢千朵壓闌干!我駐足,錄下了一段小麻雀藏身于繁枝茂葉間嘰嘰喳喳叫喚的美景。
次日,利用作業后的閑暇時間,安排早寫完的孩子兩兩結伙去觀察石榴花:花朵有幾種形態;花瓣有幾種形態;花瓣掉落后的花是什么樣子;花骨朵有哪些形態;花朵或花骨朵聚集的姿態有哪些;花朵上有什么不速之客……
放學時也布置了一個搜集資料的作業:搜集描寫石榴花的古詩,收集一首獎勵一朵小紅花。有些孩子就嚷嚷:“我要多找幾首呢?”也有的說:“要不獎勵一顆星星吧?”
我決定滿足他們,但也不能這么輕易就滿足他們,在思索了一番后,我告訴他們說:“這還不好辦?你找幾首就給你幾朵。不過,光找到可算不得什么本領,誰要能找到并且背過了,我就獎勵他一顆星星。”
第二天,我在摘抄本里發現了諸多驚喜:馮子誼、沈童戈、李俊霖、高子儀、王璐菡、聶韻羲都摘抄了描寫石榴花的名家詩句!更有張婧淼、張軒瑋跑到我面前各自背誦了一首,雖然有背錯了一個字的小瑕疵,但我依然興奮不已。
兩次小小的作業足見主動學習詩詞的興趣是在日久熏染中逐步培養的,讓詩歌走進兒童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學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