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鵬
摘 要:伴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全面實施,農村小學的辦學條件實現了大幅提升。尤其在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的支持下,很多農村小學都實現了班班通。教師借助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可以進行網絡資源實時共享、課件演示和播放廣播電視節目,為課堂教學注入了很多新鮮元素。文章對農村小學班班通環境下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教學方式轉變策略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班通;教學方式轉變;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39
近年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逐漸實現了無線網絡覆蓋,這一發展變化為農村地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很多小學都基于無線網絡和多媒體顯示屏等設備設施的支持構建起了班班通教學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下載、播放相關教學信息,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教學課件,從而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于班班通的應用時間較短,教師還面臨著教學方式的轉變問題,因此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農村小學班班通環境下教學工作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理念比較落后
要想實現班班通的有效應用,不僅需要網絡環境和相關軟硬件設施的支持,還需要教師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支撐。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其教學理念直接關系到教學方式轉變的速度與成果。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并沒有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實施而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有些教師認為手中的教材才是教學根本,很多小學生連教材內容還沒有達到完全掌握的程度,何談引進網絡教學資源?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只有把板書做好,學生才能認真記筆記,所以堅持將所有知識點都一板一眼地體現在黑板上。還有一些教師認為班班通使用起來比較麻煩,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基于上述教學理念,班班通使用率極其低下,有些教師甚至從來不用班班通開展教學活動,有些思想較為先進的教師也只是偶爾使用,致使小學教學方式轉變速度嚴重滯后。
(二)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固化
從班班通的教學價值上看,它雖然代表著先進的教學技術,但在教學實踐當中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降低教學難度、增添教學趣味性和豐富教學內容。在應用班班通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借助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傳統教學和班班通兩種教學模式的相互切換和無縫對接,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及時跟進教學節奏,實現教學成果的最大化。但很多農村小學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固化,在傳統教學和班班通相互切換的過程中缺少科學合理的引導,使得二者銜接得非常生硬刻板。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學生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等現象,從而對課堂教學成效造成不利影響。
(三)教師沒有掌握使用方法
農村小學班班通是現代化網絡技術與素質教育改革相互結合的產物。因此,教師在應用班班通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網絡知識,還要對計算機系統、各大網絡搜索引擎、多媒體技術以及多媒體設備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否則,就會導致班班通無法正常使用,從而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目前很多農村小學教師確實在使用班班通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技術障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教師操作不當,導致不能使用班班通的現象屢見不鮮。此類情況的出現,不僅對教學進度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給教學工作帶來阻礙。
二、農村小學班班通環境下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策略
(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論是教學要求、教學條件,還是教學目標都較以往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學生也因此有機會享受到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權利。但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農村小學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思維,才能將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成效的雙向提升。
首先,充分認識到班班通的教學優勢。教師必須全面了解班班通的教學價值,在接納的基礎上學習其使用方法,并將其合理應用到教學過程當中,促進教學資質的全面提升,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其次,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受到興趣的驅使,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學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生成克服學習困難的動力,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運用一切資源,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提供必要條件。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班班通這一優勢條件,在網絡上搜集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資源,結合教學需求在多媒體大屏幕上進行展示,或者將這些網絡資源剪輯成微課給學生們播放,增添教學過程中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最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比如選擇網絡教學資源時,必須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興趣喜好和認識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在愉快的課堂氛圍當中,使教學內容得到最大程度的傳遞與吸收。對此,教師要把握住每一次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雙方談論的話題不僅要圍繞著學習,還可以由教師引導學生談談生活當中的煩惱、最近的興趣喜好等。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使教師在使用班班通時能夠有的放矢,又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更加親近和尊重教師,更加重視教師的教誨,進而促進教學質效的提升。
(二)引進先進教學方法
小學生正處在喜歡新鮮事物,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年齡。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一方面要結合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將情境教學、合作探索教學、案例教學、實踐類教學等新穎的教學方法引用到教學活動中;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這些教學方法實現傳統教學與班班通的有效銜接,發揮班班通的教學作用,實現教學內容的延展,讓農村小學生有機會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并以此吸引學生的聽課注意力,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語文課堂上,當學習完一首古詩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二胡或者古箏配樂,營造古典淡雅的課堂氛圍,之后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進行古詩朗讀與背誦;還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播放一段與古詩內容相關的動畫片,使古詩內容得到生動化演繹,以此加深小學生對學習內容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知。在數學課堂上,時常會因為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難懂給教學過程造成一定的阻礙。比如在講解統計分析這一數學知識點時,需要借助數形結合的方式才能讓學生達到透徹理解的程度。此時,教師可以利用班班通呈現各種圖片或者PPT課件,使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具象。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全體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一些統計分析任務。讓小組成員之間通過相互討論、協作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務。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達到降低教學難度的目的,還能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其人際交往能力得到鍛煉與提升,有效實現深度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