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 唐巍 王艋
摘要:2016年中國三峽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訂了支持四川涼山彝區脫貧攻堅合作協議,在2016~2019年每年支持四川省脫貧攻堅資金4億元,共計16億元,助力四川涼山彝區3個州市18個縣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政府主導、企業幫扶、部門配合、州(市)負總責、縣抓落實”企地合作幫扶模式下,中國三峽集團通過創新幫扶措施、拓展幫扶內容,以黨建新模式引領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三峽幫扶模式。為其它扶貧幫困單位提供了有益借鑒,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起到了推動作用。
關鍵詞:企地合作;黨建;脫貧攻堅
一、引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處,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幅員面積6萬余平方公里,總人口470余萬人,受其特殊的歷史、自然、文化等因素影響,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復雜、脫貧難度大,截至2015年底,全州尚有貧困人口40.8萬,貧困村2072個,屬全國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之一,是脫貧攻堅“硬骨頭”中的“硬骨頭”。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國有企業要承擔更多扶貧開發任務”,中國三峽集團作為中央企業中支持地方脫貧攻堅的排頭兵,主動作為、迎難而上,積極履行中央企業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2016年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訂了支持四川涼山彝區脫貧攻堅合作協議,在2016年至2019年期間,每年支持四川省脫貧攻堅資金4億元共計16億元,助力四川省涼山州、攀枝花市和宜賓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伴隨著脫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黨的領導在實際工作開展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三峽集團高度重視黨建和扶貧雙推進工作,通過組織保障、干部幫扶、特色活動等多種方式深化幫扶工作深度,使黨建工作更好地融入扶貧、服務扶貧、推動扶貧,走出了一條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有效路徑。
二、特色做法
根據企地合作雙方各自特點,結合扶貧工作的實際需要,中國三峽集團與四川省在“政府主導、企業幫扶、部門配合、州(市)負總責、縣抓落實”的合作基礎上,積極探索黨建協作扶貧工作新模式,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一)高位推動,強化黨組織保障
1. 健全內部扶貧工作機制。中國三峽集團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集團公司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有關部門和單位作為成員參與其中,形成了集團公司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各司其職的扶貧工作格局。明確各扶貧工作責任單位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要站在扶貧工作第一線,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和中國三峽集團工作要求,研究扶貧工作具體問題。同時在牽頭部門移民工作辦公室內部,建立了“辦黨委統一領導,歸口部門管理指導,一線部門具體實施”的立體式工作機制。一是成立了辦黨委履行社會責任工作領導小組(簡稱“領導小組”),由移民工作辦公室主要領導擔任組長,黨委委員、辦領導作為小組成員,統籌領導社會責任工作;二是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社會責任與政策研究部作為歸口管理部門承擔日常管理工作。
2. 外部與四川省建立了三級合作幫扶工作機制。一是省級層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雙方聯席會議,研究部署幫扶工作,協調解決重大問題;二是中國三峽集團直屬特設機構移民工作辦公室與四川涼山州、宜賓市、攀枝花市3個州(市)扶貧主管部門建立了工作層面的幫扶機制,明確了組織領導機構、各方職責及具體工作內容;三是移民工作辦公室下屬歸口管理部門等具體對接相關縣市區,按要求落實上級部署和工作要求。
2016年以來,中國三峽集團與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和州(市)有關部門進行了近20次會商座談,就年度實施計劃編制、非貧困村使用幫扶資金、幫扶問題整改等重大問題充分交換意見并明確了解決方式。同時共同研究印發了《關于加強三峽集團支持四川涼山彝區脫貧攻堅工作指導意見》及三峽幫扶資金管理辦法,規范項目資金管理。
(二)組建一支聯系基層的幫扶工作隊伍
“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就是既要企地雙方的基層黨組織圍繞扶貧開發這個中心開展工作,也要把企業基層黨組織和農村基層黨組織擰成“一股繩”。
中國三峽集團充分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累積派出8名掛職干部、3名駐村干部、數名扶貧聯絡員,組建涼山州幫扶工作組,形成并建立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扶貧聯絡員+幫扶工作組”三種黨員干部布局“點線面”有機結合的幫扶模式,配合州、縣、鄉、村、組五級書記開展幫扶工作。中國三峽集團針對涼山州幫扶工作組、駐村干部、扶貧聯絡員制定了管理辦法,明確了工作職責,明晰了工作流程,制訂了任務清單。黨政領導定期關心、關注、指導、監督扶貧掛職干部(駐村干部)履職盡責,解決掛職干部后顧之憂;同時要求扶貧掛職干部(駐村干部)落實企業和地方政府“三會一課”制度,積極推薦參加各種黨務干部和扶貧專項知識培訓。不斷提升幫扶工作干部履責能力和素質,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保障。
2016年以來,涼山州幫扶工作組近30次赴涼山州、宜賓市和攀枝花市的實地調研和對接工作,全方位、多層次加強與省、州(市)、縣扶貧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雙腳踏遍了3個市州18個縣(市、區)鄉、鎮對應的每一個幫扶項目,編制幫扶計劃,推進項目實施,指導資金管理,督促問題整改,用心、用力、用情扎實做好涼山彝區幫扶工作。
(三)開展了三個特色活動
2016年以來,中國三峽集團在資金幫扶的同時聚焦“扶智”和“扶志”兩個方面,聯合地方黨組織,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教育扶貧特色活動,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能力。
1. 開展基層貧黨務干部培訓,發揮“頭雁”效應。中國三峽集團高度重視抓黨建促脫貧,從2017年開始組織開展三期“中國三峽集團扶貧基層黨務干部培訓班”,累計選派90余名涼山彝區的扶貧基層黨務干部到中國三峽集團黨校學習培訓。培訓班采取集中授課、實地考察、分組研討、大會交流等方式,組織學員接受政治理論教育,開展扶貧業務培訓,參觀三峽工程、體驗升船機,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路線、學習借鑒許家沖村脫貧經驗,同時在課程設置上緊緊圍繞黨建與扶貧主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課堂教學與現場觀摩,通過深入淺出的現場講解和實地調研有效地提高了廣大基層黨務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業務能力,增強了扶貧一線骨干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三期培訓班,學習效果好,社會反響大,獲得了省各級黨委政府的好評,得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同志的親筆批示和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