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囡

摘? 要:目的? 探究分析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采取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晉中市中醫院于2017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本次研究資料來源,按照隨機分類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取口服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聯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觀察對比兩種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更高,中醫證候積分更低,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采取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遠期療效,有助于及時控制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關節炎癥反應,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是一種應用價值較高的中醫治療方式。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黃芪桂枝五物湯;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93.2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017-02
類風濕關節炎患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晨僵、關節活動受限,此外,還伴有關節肌肉酸痛、肢體麻木、腰膝酸軟無力[1]。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會逐漸惡化,導致關節發生畸形,出現嚴重的關節疼痛,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會很大程度的降低其生活質量[2]。對此,研究出有效治療該病的方式具有重要意義。為研究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對該病的效果,本文特選取了100例患者展開分組治療探討,詳細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晉中市中醫院于2017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本次研究資料來源,本次所選100例患者皆符合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診斷標準[3]。將其按照隨機分類法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齡皆處于42~68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58.35±7.74)歲;病程在2~6年,平均病程為(4.18±1.58)年。觀察組患者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齡皆處于45~72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57.96±7.83)歲;病程在2~8年,平均病程為(4.63±1.82)年。兩組患者對比基本病例資料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取得醫院倫理會研究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診斷標準的患者;②自愿簽署研究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②患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史患者;③無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口服來氟米特(生產廠家:蘇州長征-欣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129,規格:10mg×20片)治療,20mg/次,1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聯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組方成分包括:桂枝、莪術、白芍、當歸、川芎、片姜黃和東亞鉗蝎各10g,丹參、黃芪、三七、三棱各15g,蜈蚣2條,大棗6顆,根據患者的病情適當調整藥物劑量,加減其他藥物進行治療。上肢疼痛者:加靈仙12g,桑枝30g;下肢疼痛者:加川牛膝15g、木瓜12g;肢體腫脹者:將茯苓12g,薏苡仁30g。以上中藥方均用水煎煮,取200mL藥汁,2次/d,分早晚服用。兩組患者皆持續用藥2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用藥效果,按照用藥后患者的恢復情況將治療效果劃分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伴有癥狀消失,關節疼痛、腫脹、晨僵得到顯著改善,預后良好)、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一定好轉)和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全身癥狀和臨床表現無任何改善或加重,預后較差)三個等級,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中醫證候量表的評分癥候主要包括風癥、火熱癥、痰癥、血瘀癥、氣虛證以及陰虛陽亢6項,每項癥候的積分總分都為30分,本次評分主要針對風癥這一癥候,癥候涉及的評分項目包括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晨僵、重著、乏力、肌肉酸痛、肢體麻木、腰膝酸軟無力、腰背酸困、舌苔脈象等,積分≥7分:癥候診斷即成立;7~14分:癥狀為輕度;15~22分:癥狀為中度;積分≥23分,癥狀為重度。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納入SPSS22.0軟件中分析,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臨床用藥效果對比采用χ2檢驗,以[n(%)]進行表示,以P<0.05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用藥效果對比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更高,數據對比(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積分皆有所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更大,治療效果更佳,數據比較(P<0.05)。見表2。
3? 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是生活中較常見的病癥,一種具有發病因素多且復雜,起病緩慢,大多認為與遺傳、感染、性激素等因素相關的系統性疾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常見于中老年群體,高發年齡段在40~60歲[4]。該病受累較多的部位為手、膝、髖及脊柱關節,而掌指、腕部和其他關節受累的情況較少[5]。目前,該疾病是最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該病的發病過程一般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治療時機越早治愈的可能性越高[6]。
根據中醫學分析認證,類風濕關節炎屬痹癥范疇,病理主要涉及肝脾腎臟器,長期肝脾腎虧虛,筋骨失養,風邪夾寒侵襲機體,氣血凝滯導致經脈閉阻,這便是該病形成機制[7]。因此,治療當以補腎益氣、祛風散寒為主。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組方中的桂枝、白芍、當歸、川芎、片姜黃、黃芪、三七、三棱等各自具備良好的溫陽固表、祛風散寒、益氣活血、補益肝脾腎等功效[8],將之于來氟米特聯合使用,不僅能夠使藥效疊加,而且可以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短期可快速控制臨床癥狀,長期可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提高遠期療效。依據研究數據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更高,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積分皆有所降低,且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顯著更低,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這證明了中醫治療方式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綜上,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采取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遠期療效,有助于及時控制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關節炎癥反應,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是一種應用價值較高的中醫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劉佳維,王永輝,李艷彥,等.黃芪桂枝五物湯對類風濕關節炎CIA模型大鼠JAK-STAT信號通路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04):49-52.
[2]蔣總,蔡鑫,唐芳,等.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9,08(05):33-38.
[3]李玉翠,許珂,張莉蕓,等.2012年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的國內多中心臨床驗證[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7,21(12):807-811.
[4]陶江濤.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2):137-139.
[5]楊廣訓,陳敏,孫文成,等.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氣血兩虛型類風濕關節炎的效果[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04):549-552.
[6]陳寶譚.補腎祛寒治尪湯聯合甲氨喋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腎虛寒盛證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健康之路,2016,23(6):230-230.
[7]崔世軍.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9):145-146.
[8]劉志隊,史麗璞,郇穩,等.黃芪桂枝五物湯輔治類風濕關節炎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9,35(0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