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潔
閱讀是學生研讀文本、認識世界的過程,他們在積極思考、情感體驗中形成思考與感悟,并從中獲得思想的啟迪與審美的樂趣。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得愉悅的情感,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渴望,讓他們能愛上閱讀、迷戀閱讀,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引導他們愉快地閱讀。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開展交流活動
教師要擺脫對學生進行閱讀灌輸的現(xiàn)狀,要引導他們堅持課外閱讀,營造輕松的環(huán)境,讓他們體驗到閱讀帶來的愉悅。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間,讓他們分享閱讀的感悟,分享閱讀的故事,摘錄經典的美文,這樣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增進學生的詞匯積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調動學生的閱讀潛能。教師要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讓他們去說、演,從而能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營造閱讀教學的環(huán)境,活躍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探求文本的欲望。如在學習統(tǒng)編版五下《田忌賽馬》一課內容時,教者以多媒體模擬賽馬的過程,對比孫臏調整前與調整后的思路與結果,加深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
教師要建設好班級圖書角,讓學生輪流借閱,或師生共讀,這樣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提升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教師要利用好課前三分鐘,通過分享閱讀感受,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營造悅讀氛圍,開展豐富活動
“授魚”不如“授漁”,父母教會孩子的知識技能遠不及教會他們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父母要營造快樂的氛圍,為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他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他們自主享受閱讀的樂趣。學校要定期召開家長會,轉變家長的傳統(tǒng)觀念,讓他們支持孩子進行課外閱讀。老師要定期向家長推薦一些好書,或利用假期布置一些親子閱讀活動,記錄家長與孩子共讀的體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能增進與孩子的情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教師要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情感的共鳴、興趣的提升,享受到閱讀的快感。教師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愛玩好動的天性得到釋放。教師可以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手抄報比賽”“成語故事大賽”“美文誦讀活動”等,并評比“閱讀之星”,幫助學生鞏固閱讀成果,引發(fā)他們參與閱讀的興趣、學校可以舉辦讀書節(jié)活動,讓學生在講故事、誦讀、表演、知識競賽、猜謎等活動中提升閱讀興趣,從而愛上閱讀。
三、豐富閱讀手段,提升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提升他們參與閱讀的興趣。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抽象的內容中解脫出來,并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感悟,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層內涵。教師要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引學生去想象、扮演,從而深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呈現(xiàn)形象直觀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能自覺地融入閱讀活動之中。如在學習蘇教版五下《景陽岡》一課內容時,教者以多媒體播放《好漢歌》,調動學生的情感,引發(fā)他們的閱讀期待。教者播放武松打虎的視頻,引導學生交流打虎中動詞的運用,讓學生體會武松的勇敢、機智、無畏。
教師要關注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可以借助語文教材資源,教給學生多樣的閱讀方法,讓他們運用自己的方法去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學生可以依據讀物,選擇精讀、默讀、瀏覽、交流等方法,并設計閱讀卡片,摘抄美詞妙句,寫下閱讀感悟,將所讀的知識加以內化,從而掌握閱讀的方法,催生閱讀的興趣。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閱讀情感,讓他們體驗到閱讀所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促進他們智慧的生長,增進他們的生命體驗,讓他們能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