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青
自由表達不僅是學生感情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途徑,也是學生追求和實現自己價值的方式。通過自由表達,學生不僅可以培養對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參與的主動性,還可以變得有自信、有勇氣、有獨立見解,誠懇待人,尊重他人,甚至包括形成積極向上、與人為善、與人和睦相處的人生態度
一、自由表達不是逐一表達
自由表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應當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但是,由于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主要采用的是班級授課的組織形式,班級人數多,課時時間短。因此,不允許學生一字排開,逐個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教學的統一進度要求師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學生受年齡、知識程度、口頭表達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表達過程往往不夠流暢,也會造成時間浪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人都對某個問題或內容進行自由表達,課堂既定的教學任務就無法如期完成。因此,課堂自由表達必須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因時間、內容而異,要盡量避免重復,避免不必要的教學組織環節,減少時間浪費,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表達。
二、自由表達必須緊扣課堂教學目標
語文課堂教學是以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學生自由表達必須以實現教學目標為中心,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但是,學生受自身條件的影響,自由表達可能會偏離既定的課堂教學目標,學生觀點的不成熟或不正確也可能引起難以控制的課堂沖突和學生的情緒波動,甚至可能導致學生之間情感的對立,這些都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目標,組織話題,讓學生的自由表達在課堂教學目標的框架里進行,及時把無關表達引導到教學目標上來。學生也應該明確自由表達只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有“限度”的自由表達,不是自說自話、漫無邊際的閑談。當然,不合規則、不負責任的“自由”表達的最終受害者只會是學生自己。
三、自由表達不是放棄教師主導
語文課堂教學中,不管教師是作為設計者、促進者還是支持者,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仍然不容忽視。課堂教學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學過程的維持等均取決于教師,尤其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效果。教師直接指導下進行的自由表達,能夠有步驟地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快速、有效地掌握系統的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自由表達如果放棄教師的主導,就可能放任自流,學無所獲、學無所成。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自由表達必須在教師的導引下才能進行,表達要有目的性、針對性,要能在表達中完成知識技能的獲得和能力的提高。沒有教師的指導,就沒有學生的自由表達,這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