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丁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化教學已然成為當下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常使用的手段,而在此過程中,教師無疑是核心,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越強,教學效果就會越好,學生收獲就會越多。如何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則變得越來越重要,但當前并沒有一套完備的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可供教師參考,很多教師不清楚信息化教學需要具備哪些能力,且沒有參照物的對比他們無法發現自身的不足,這就讓教師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變得越發困難了,本研究主要是依據《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現代化教育教學理論來構建教育信息化 2.0 背景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能力 評價指標 教育信息化2.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of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Liu Yidi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process, teachers are undoubtedly the core. The stronger the teacher'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bility, the better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better, the more students will gain. How to improve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ever, there is currently no complete set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teachers to refer to. Many teachers do not know what abilities are required for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oreover, they cannot find their own shortcomings without the comparison of reference objects, which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ow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Action Plan" and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it is an evaluation index for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教育信息化2.0的時代已經到來,它的到來標志著教育資源觀、技術素養觀、教育技術觀、發展動力觀、教育治理水平、思維類型觀都已發生轉變,這對職業院校的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當前的變革下,職業院校教師如何適應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教學變得尤為重要了,因此,構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是勢在必行的。
1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構成
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指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現代化教育教學的理論為指導,以提高師生共同成長為目的,通過信息技術做支撐,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和完成教學任務的綜合能力。本研究從不同的維度出發,認為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可為教師個人信息化素養、教師信息化教學效果、信息化教學創新和學生信息化素養,以及若干個子能力組成。
1.1 教師個人信息化素養
教師個人信息化素養是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關鍵,首先廣大的教師應該要有信息化的意識與積極的態度,能夠意識到信息化的有效應用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然后還要具備數字化學習資源開發的能力,要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等開發微課資源或慕課資源等;此外,教師還應具備網絡化學習示范能力,如能夠善用網絡學習平臺、工具、資源。例如:搜索引擎、學術搜索、虛擬學習社區、微信公眾號、學習交流QQ群、微信群等等。
1.2 教師信息化教學效果
教師信息化教學效果應包含信息化教學融合能力,具體表現在能體現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情景創設中體現信息技術應用及意圖;還應包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具體表現在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運用信息技術解決重難點問題,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還應包含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具體表現在能夠運用和組織各類資源,來運行信息化教學。
1.3 信息化教學創新
信息化教學創新應包含信息化教學觀念創新,具體表現在能積極提高自身的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意識和基礎信息素養,使用信息技術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還應包含信息化教學手段創新,具體表現在能夠了解和利用本專業的各種網絡資源,如微課、在線課程等;還應包含信息化教學評價創新,具體表現在能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關注其可持續發展[1]。
1.4 學生信息化素養
學生信息化素養是反應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高低的依據。開展信息化教學核心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化能力,也符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要求。學生信息化素養包括信息化意識與態度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2 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 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2]
評價指標的創設是一個全面而復雜的過程,它不是所有相關指標的積累和組合,而是依照相關理論最終形成了可以反映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指標。科學性原則:為真實、準確地了解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現狀,科學指導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能力測評,指標選取過程中,其構成內涵,子指標的確定、優化,邏輯關系要嚴謹 、合理以及權重的計算,方法的選擇、評價等級的設計等都要科學、合理。完整性原則:是指能夠全方位的反映整體目標需求,從不同維度、層級進行評價,不漏掉指標。可行性原則:最終確定的指標要能落地,要可以進行實際操作,所有的指標要是具體的,可以用文字具體描述的,且是容易獲取的。
2.2 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的結構
2018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計劃指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3][4]。按照系統科學理論和構建主義理論等相關理論,經過實踐運用,課題組全體人員提出了具體的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該指標共有4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和35個三級指標構成,具體見下表:
3 結語
在職業教育中,信息化教學將會成為常態,也將是從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必備技能,如何提升職業教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將會是各方研究的重點,構建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全方位的對職業院校的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綜合評價,為教師們提供一面鏡子,最終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水平。
課題名稱: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研究(XJK20BZY013)。
參考文獻:
[1]郭云瑤,王振洪.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研究[J].職教通訊,2017(25):22-26.
[2]張鴻軍.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3]姚莉娜.后疫情時代外語教師反饋素養提升:挑戰與對策[A]. 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10)[C].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20:4.
[4]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