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下社會,電視是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電視主持人作為節目控制節目 流程和引導情感的人,是整個節目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人·間》作為筆者電視節目類 型的作品,筆者在文章中分析了主持人與情感引導的作用和相關定義,以及電視節目 主持人進行采訪時的準備工作,深入研究了電視節目中主持人進行情感引導的重要性,并 且闡述了在作品《人·間》當中的運用方法,結合當下形式,以探索主持人情感引導 的方式。
【關鍵詞】電視節目;主持人;情感引導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1-089-03
【本文著錄格式】王帥龍.電視節目主持人對節目采訪對象的情感引導——以《人·間》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1,06(11):89-91.
作品《人·間》是一檔電視訪談類型的節目,根據節目設計,由主持人在欄目所規定的時間、地點、環境范圍進行工作,并參與節 目制作,同樣主持人在節目中的表現也直接影響節目播出效果的好壞。因為主持人對于情感引導技巧的運用是提升訪談質量的關鍵。因此就廣播電視作品《人·間》暴露出的問題而言,例如在采訪中,對采訪對象的前期資料收集不全面,以及采訪問題的設計不合理等。筆者希望對主持人在節目當前情感引導有進一步的研究,以專注于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并且還希望其他將要成為或已經成為主持人的同行們進 行經驗的交流。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現代電視節目主持人深刻內涵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內在定義以及所需要進行的功能也產生了深刻變化,但是,幾項最為重要的時代功能仍舊鐫刻在節目主持人這一特定工作崗位乃至名詞意義當中。即在廣播電視節目中發揮起、承、轉、合作用的同時[1],對于節目的進行能夠在前期的進行當中起到周轉作用的人。
由于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既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又屬于公眾人物,因此更容易受到大家的關注,其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受眾,但凡在現實當中出現不當的言行舉止,甚至在網絡上的一言一行都可能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原浙江衛視主持人朱丹,在網絡上回復網友言語不當,被網友批評,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網絡暴力,故電視節目主持人極其需要注意自身形象,不能造成不良的影響和錯誤的引導,因為電視節目主持人不僅代表著個人形象,更代表了傳媒機構(電臺、電視臺等)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形象,是向公眾傳遞正能量的重要力量[2]。
(二)關于情感引導
1.情感引導的藝術表現形式
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3],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也不例外,其特定的藝術有聲語言表達形式,注定了其與其他藝術種類截然不同有相互貫通的藝術舒展方式,在有限的形式空間里演繹著無限的藝術思想世界。
(1)外在形式
外在的表現形式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情感導向藝術中直觀表現,例 如肢體、眼神等副語言以及對話的形式所使受眾更直觀的感受。同樣 也是電視節目主持人與聽眾進行溝通,交流情感的方式。在筆者作品《人 ·間》中,所遇到的問題包括主持人的體態語、對話方式的 不恰當導致作品并未呈現良好的效果,同時也是當前電視節目主持人 在節目設計時面臨的問題。因此,在此次作品《人·間》當中筆 者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要調動周圍的因素和力量,與采訪對象進行互動,調動采訪對象的情感與節目進行交融。
(2)內在形式
內外結合,是所有藝術門類的展現當中所必須考慮的事物,而在內在運行的思想情感當中,運用深刻的內涵合淺顯的語言進行深度的融合尤為重要。使其節目內容必須要有內涵,這樣才能打動觀眾,擴大節目的影響力。電視 節目主持人需要通過自身的內心體驗以及敏銳的思維能力,依靠個人的知識面和文化修養增加想象力,豐富自己的感受。
由于電視媒體技術的進步和媒體系統的日益發展和完善。我們更 加強調在電視節目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將個人的對象感和采訪對象的心理活動作為研究的基礎,因為這是基于情感是人類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是電視節目進行中心內容宣傳的紐帶,是電視播音主持藝術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也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所設計的每一個問題,所主持的每一檔節目等,都在濃烈的情感色彩中進行和完成的。
2.內在表現當中的審美特征
言有盡而意無窮,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是中國傳統藝術門類當中對于優秀藝術作品的普遍要求,然而想要達到這般要求,卻也需要藝術家對于藝術創作思想進行深刻總結合提煉,無論是外在體貌特征,亦或者是內在思想運轉。
(1)內部特征
情、氣、聲的完美融合,既是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目標追求,也是當下節目運行當中主持人對于節目合藝術語內在運作時的不懈奮斗標準。以情帶聲,以聲馭情,回到發生之初,再以情帶氣,進而達到生生不息循環相轉。主持人在進行外部的操作之時,亦在心中進行先行的演排。
(2)外部特征
勾、連、補、控,時主持人常用的四大技巧,也是主持人所必須掌握的藝術語言,主持人在維持或者創作一段廣播電視節目之時,“真善美”是其永恒的藝術追求,但是在這種純粹的藝術追求當中,必須多家考慮藝術體制當中的政治因素。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是黨和政府還有人民的喉舌[4],我們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的高度進行發聲,而不是無所顧忌的進行純藝術化的創作。主持人是節目中的串聯者,也是節目創作伊始時的策劃者,更是節目進行完畢后的接受反饋者。在節目主持當中,既要有藝術的“虛”,更要有生活的“實”,在播音的停連當中掌握節目主持人無稿播音的藝術虛幻,在有稿播音的重音當中掌握主持人的功夫技巧,在款款語氣的撫慰當中掌握主持人的共鳴情感,在播音節奏的悅動之中掌握主持音韻的時代芳華。
二、電視節目主持人對節目采訪對象情感引導的方法
(一)采訪前期的資料收集
1.保證采訪內容的豐富性
在當今社會,信息的收集十分方便,電視節目主持人在采訪嘉賓時需要對采訪對象的個人資料有所了解。
因為有很大一部分的被采訪者都有可能存在一些不為人知或者不愿意被提起的事情和經歷所以電視節目主持人應當熟悉并且了解節目采訪對象的個人生平資料,這樣既能夠有效地避開采訪對象的那 些不愿被提起的經歷和事件,從而避免引起采訪對象的尷尬和不舒服 而導致節目現場出現的類似情緒不穩定引起混亂,只有前期做好準備 工作才能有效地激發節目采訪對象的談話興趣,了解采訪對象背后豐富的人生經歷,使得采訪的過程平穩而有序。
2.采訪能力相關知識的學習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一定要是一個雜家,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具備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知識儲備,面對采訪對象,主持人同時也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例如朋友、記者、心理師等,只有將前期的資料收集充分,這樣我們的采訪過程會變得更加高效快捷,同時也通過相關的資料積累與知識儲備拉近與受訪者之間的關系[5]。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樣,在采訪當中電視節目 主持人與采訪對象的談話過程,更像是朋友之間的一次深入聊天。
通過角色的轉換,拉近與采訪對象的距離,用一種親切、親和的 語氣,消除雙方的距離感、隔閡感。使得采訪對象不再緊張,不再有防備心理,從而可以得到一份溫暖的、有內容的、有深度的節目內容。
(二)在采訪過程中突發事件進行預判
上部分我們提到,節目主持人在對采訪對象進行采訪時,需要針 對被采訪對象的生平經歷、職業規劃、所獲得的榮譽、和采訪對象所 在的行業發展現狀等進行前期采集,在具備相應完善的知識儲備和信息積累的情況下,才能到達與采訪對象進行 “聊天式”的交流。
1.節目錄制方面
在面對節目現場采訪對象出現的一系列可能影響節目錄制順利 進行的不穩定因素,例如:燈光、提詞器、設備故障等現場故障導 致的不利因素,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具備快速高效的處理這些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保證節目順利錄制。
2.采訪對象方面
在采訪過程中,采訪對象常常會出現的卡殼、不流利的回答,亦 或是回答的不嚴謹時,電視節目主持人還應該具備一定的 “救場”能 力,合理的、理性的、機智的化解在對話當中所出現的失誤,使得采 訪對象快速的重新進入狀態。
以上提到的兩點也許只是我們在采訪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當中的 鳳毛麟角,但是這也是我們電視節目主持人所具備的專業素養。這樣 才能對未來的工作起到有益的一面。這不僅豐富了整個采訪過程,同 時也豐富了自己,增加個人的知識儲備能力。通俗點來說,可謂是一 箭雙雕。
(三)采訪過程中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
電視節目主持人要調動采訪對象與受眾的情感[6],首先自身就必須 有著真實且充沛的情感。同時,主持人要讓節目情感氛圍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就要充分調動自身情感,做到以情動人,將情感融入到情 景當中,不僅要使采訪對象收到感染,也要照顧到受眾的情緒,從而 實現整場節目的達到想要的效果。一個完整的節目,全程要突出主持 人的控場能力,什么時候達到高潮,什么時候達到落潮,主持人必須借用自己的情感帶動采訪對象與觀眾,從而推動節目的完成。
一個節目是否成功,亦或是成為流于表面的作秀,這都取決于主 持人是否流露的是真情實感,還是矯情。民間流傳一句話“感動別人 先感動自己”,我覺得這句話放到這里正好合適。但是主持人也要把 握好情感帶入的度,不要太過忘情,要用真切的語言來引導采訪對象,拿捏有度,弱化自身角色,準確分析,凸顯話題的內涵,使節目達到 自身想要的結果。同時,主持人也要掌握情感轉移遞進的方法,學會傾聽,因為只 有在傾聽的過程中主持人才能準確的拿捏采訪對象的想法和心理,然 后層層遞進,步步深入,使節目更吸引受眾。同時采訪對象也會感受到主持人的認真傾聽是對他的尊重,當內心得到滿足時,采訪對象也 更愿意將自己的真切感受主動告知,從而達到渲染情感氛圍的過程。
三、作品《人·間》中情感引導的運用
(一)放平心態是基礎
在電視訪談欄目中,我們主持人雖然以獨立的個體與鮮明的個性 呈現在受眾面前,但在背后代表著所在單位(電臺、電視臺等)亦或 者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所以有時候我們主持人需要站在采訪對象的 角度去考慮問題,與采訪對象 “感同身受”,同時也要調整自身的情緒,把自己想象成觀眾,站在觀眾的心理去考慮他們最想聽到什么,了解什么,什么樣的答案才是他們要知道的,努力找到主持人、采訪對象、受眾三者之間幾近完美的聯系。
(二)瞄準話題是關鍵
在訪談節目中,我們通常采用的是循序漸進式的提問方式,這樣 的形式比較容易被觀眾所接受,從小處入手,從細節入手會刺激采訪 對象的講話欲望,一般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采訪對象會涉及到社會 的各個年齡段和各個階層的不同人群,瞄準話題是非常重要的,找準 “關鍵詞”對訪談節目的成功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瞄準話題、找準“關鍵詞”不僅可以使得訪談更輕松化、具體化,體現主持人與采訪 對象之間思想的碰撞,從而升華節目內涵。在訪談過程中,主持人會 設計一些基礎、易答的問題,這些問題會直觀的體現節目的整體框架和基調。但在訪談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些 “突發狀況”,例如在談 話過程中,采訪對象可能不會按照 “套路出牌”,或者在原有的訪談基礎上會有更精彩的地方,因此,主持人要具備臨場即興提問的能力。
(三)對等姿態為原則
保持平等的姿態是一個優秀主持人的基本素養,與采訪對象之間保持自然的眼神交流,伴隨著話題的展開,同時也要調整自身的狀態,用溫和、體貼的語氣與采訪對象進行溝通交流,從而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談話氛圍,無論采訪對象是誰,都把他看做是平常人,用平視的目光來看待,用對等的姿態來交流[7]。同時你也可以用副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崔春梅.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報道中的作用探析[J].傳媒論壇,2019(11):57-57.
[2]海沫.電視節目主持人制片化的冷思考[J].現代視聽,2015(11):3-3.
[3]郭琳.淺談西藏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塑造[J].新聞研究導刊,2015(5):134-134.
[4]胡海陽.淺析相親交友類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以《約會萬人迷》欄目為例[J].東南傳播,2013(6):72-73.
[5]王志,陳曦.論廣播節目主持人情感導向藝術[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8):317-317.
[6]劉黎.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應避免四個沖突——以張紹剛、劉俐俐在《非你莫屬》中的非良性沖突為例[J].藝海,2012(5):81-82.
[7]田佳琪.淺析電視節目主持人對節目品牌的影響[J].才智,2011(34):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