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麗云?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主任中醫師,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專業青年委員。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診治常見皮膚病、性病,如痤瘡、黃褐斑、脂溢性脫發、銀屑病、白癜風、濕疹、皮膚瘙癢癥、蕁麻疹等,并擅長光子嫩膚、祛斑、脫毛等皮膚科技術操作。
門診時間:周一、周二、周五下午,周四全天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季也是養心、養護脾胃的好時節。但夏季除了要關心體內的臟腑,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的健康狀況,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夏季天氣炎熱,高溫、日曬、潮濕、蚊蟲等,都會直接刺激、損傷我們的皮膚,引發種種皮膚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夏季的皮膚問題呢?
濕疹是一種發生在表皮及真皮淺層的常見炎癥性皮膚病,病因常與機體過敏有關。發病人群非常廣泛,男女老少都可能發生。夏季往往比較多見,慢性濕疹的患者也易在夏季復發、加重。
濕疹的癥狀最常見的是皮膚的丘疹和明顯的瘙癢,可伴有紅斑、水皰、滲出和糜爛等,具有多形性、左右對稱性和容易復發等特點。治療不當則會轉變成慢性濕疹,出現局部皮膚增厚、粗糙、劇烈瘙癢、結痂、色素沉著等癥狀,有些人甚至會日久不愈轉為慢性,出現皮膚苔蘚化、脫屑、皸裂等。
誘發濕疹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對皮膚的刺激,注意防曬,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可預防濕疹的發生。
中醫認為濕疹往往與外界、體內濕邪相關,多見與脾虛濕盛相關,用藥方面可以選擇參苓白術散、除濕胃苓湯加減。除應用抗敏止癢藥膏、口服抗敏止癢藥物外,也可以嘗試使用中藥湯劑外洗,部分患者可獲得不錯的療效。
日光性皮炎在中醫中叫“日曬瘡”,是日光過度照射后發生的局部皮膚的急性光毒性炎癥。日光性皮炎主要發生在容易受日光照射的暴露部位,如顏面、頸肩、手臂、背部等。
日光性皮炎的特點為日曬數小時后,暴露部位的皮膚上會出現片狀的紅斑,伴發燒灼或癢痛感,觸痛明顯,有時有少量丘疹,甚至水皰、糜爛。一般次日癥狀最重,之后紅斑會逐漸變為暗紅或紅褐色,伴有脫屑或角質層成片脫落,一般7~10天可恢復。
如果日光性皮炎面積過大或反應過強,會引起發熱、畏寒、乏力、頭痛、惡心等全身癥狀,偶爾發生心悸,甚至休克。日曬還可加重原有皮膚的癥狀,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多形性日光疹及多種超敏反應性皮膚病。
主要的應對方法是注意防曬。如果已經發生日光性皮炎,癥狀較輕時可以涂抹蘆薈膠或其他護膚保濕、止痛抗炎的藥劑。如果癥狀嚴重,比如疼痛不適無法耐受、局部出現水皰,建議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夏季接觸性皮炎相對高發。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接觸到致敏成分,就有可能發生這種皮膚病。它的特點是在接觸局部發生皮炎,比如使用膏藥過敏后出現了膏藥大小的紅斑。但是,嚴重時也可能誘發全身性的過敏癥狀。
夏季炎熱,人們出汗較多,這會導致一些貼身飾品表面的涂層氧化、腐蝕,導致接觸性皮炎的發生,比如項鏈、手鐲、眼鏡(鏡架、鏡腳)等,都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有一些質量不合格的服裝,也可能在與汗液接觸時發生化學物質析出,從而影響皮膚。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使用花露水、清涼油等常用的夏季清涼用品,也有部分人會出現過敏反應。涼席如果處理、清潔不當,也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
如果確定了引起過敏的物品,應立即遠離并不再接觸。如果局部出現紅斑、痛癢等過敏反應,可外用抗敏止癢藥膏,必要時口服抗敏藥物。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的過敏反應,甚至誘發過敏性休克,建議及時就醫處理。
夏季炎熱潮濕,平時出汗過多、更衣不及時等都容易引起真菌的繁殖,因此夏季是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的高發期。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可分為淺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兩大類。在我國90%以上的真菌病屬淺部真菌病,真菌只侵犯表皮層、角質層、毛發和指甲等淺表部位。足癬,即我們常說的“腳氣”是最常見的一種。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的皮疹特點為皮損與正常皮膚的邊界清晰,由中心逐漸向周圍擴展蔓延,并伴有瘙癢和鱗屑。
主要治療方法為遵醫囑局部應用抗真菌軟膏,由醫生根據皮損的不同類型選用不同的藥物。生活中,患者注意不應與他人共用拖鞋、衣物,勤洗澡,保持局部皮膚干燥、透氣。

夏季是許多昆蟲繁殖的高峰期,且大家往往著裝清涼,很容易因昆蟲叮咬或昆蟲毒素而引發皮膚疾病。一般蚊蟲叮咬后的皮膚癥狀較輕,只會形成小的丘疹,會有癢、痛、紅腫的癥狀,嚴重時有水皰。如果被黃蜂或隱翅蟲蜇傷,癥狀一般較重。
被蚊蟲叮咬后,一般可外搽爐鋅搽劑、復方黃柏液,或以六神丸研末并用溫開水調成糊狀,涂于蚊蟲叮咬處,每日3~5次。嚴重者可口服抗過敏藥。如果皮損嚴重,尤其是出現明顯疼痛或大片紅斑、水皰,應及時去醫院皮膚科就診。
夏季人們出汗較多,洗澡的頻率更高,但對老年朋友來說,從皮膚健康的角度來考慮,一定要注意適度。老年人需要保持皮膚清潔,但應注意避免過度清洗,次數不要頻繁,每周1~2次即可。洗澡時間應盡量縮短,一般不要超過15分鐘。如果皮膚瘙癢,避免以熱水燙洗來達到止癢目的,水溫建議保持在37~40℃。注意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清潔皮膚,可選擇偏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產品。
洗澡或者泡腳后用毛巾輕輕擦拭皮膚,然后立即使用足量保濕乳。如有反復瘙癢,可每日使用數次。
防曬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雖然很多老年人不怕被曬黑,但從皮膚健康的角度來說,多種皮膚損傷、疾病都與日光有一定的關系。隨著人體的衰老,老年人的皮膚功能出現了退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縮、增生、敏感,相應的皮膚防護作用也要比年輕人差許多,因此防曬更加重要。
一方面,做好物理防曬,外出時記得使用防曬傘,戴寬邊帽、穿長袖衣服,現在市面上也有許多專業的防曬衣物。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另一方面,用對防曬霜,建議于外出前30分鐘涂遮光劑或防曬霜,1~2小時補涂一次。涂防曬霜時要注意方法和部位,盡量不要遺漏肩膀、耳后、手腕、腳踝等。
首先注意居室的防護與除蟲,可以在家門口、陽臺擺上專門的驅蟲藥片、戶外蚊香或是艾草等;其次,室內發現蚊蟲要及時消滅,使用殺蟲劑、電蚊拍等。
如果蚊蟲較多難以殺滅或居住樓層較低,建議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使用蚊帳。外出時,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成分的正規驅蚊液或藥膏,如果出汗較多,可定期補噴防蚊藥劑。
(編輯? ? 車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