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柯紅?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擅長兒童屈光不正、弱視、斜視、淚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周五上午、周日全天
時值暑假,天氣炎熱外加孩子居家時間長,發生眼外傷的孩子漸漸多了起來。近段時間,以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為例,短短半天就會遇到三四例嚴重眼外傷的兒童,這些兒童眼外傷主要集中在角膜裂傷、眼眶異物、眉部異物等。這其中,有筷子插入眼眶的,有蠟筆端部插入眉部的,有別針不慎插入眼球的,令人非常痛心。
孩子的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求知欲高且模仿能力強,但他們的控制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差,若家長疏于看管,就很容易發生意外而受傷,而眼部暴露在外,則更容易受到傷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孩子眼外傷的發生?發生眼外傷后,在到醫院之前,家長應如何采取科學的急救措施?
首先,要加強對兒童的安全教育。讓孩子遠離棍棒、彈弓、飛鏢等;行走奔跑時,不要讓他們的手中抓著尖銳物品,如鉛筆、竹扦等;讓孩子遠離煙花爆竹,遠離腐蝕性強的化學物品,不要在陽光較強的雪地里玩耍。
其次,家長要注意保管好一些容易傷及眼睛的物品。家具的轉角處用柔軟的保護套包好或用物品擋住,以免孩子發生撞傷。此外,要教育兒童如果眼睛受傷,立即告訴家長或老師,家長要及時處理或送醫治療,切勿拖延。
對不同原因造成的眼外傷,在去醫院之前,家長和孩子應學會科學處理,避免因錯誤的急救措施給眼睛帶來更大的傷害。
異物入眼后容易造成眼外傷,這種眼外傷多為擦傷,受傷的眼部有異物感、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結膜充血等癥狀,嚴重的可發生角膜穿孔。
【急救誤區】用手揉搓。
【正確做法】用手揉搓會加重眼外傷的傷勢。正確的急救方案是,用消毒后的棉簽浸生理鹽水,輕輕地搽去異物,然后點抗生素眼藥水。若異物較深不能除去,應及時就醫。
化學性眼外傷由化學物品的溶液或氣體接觸眼部所致,可分為酸性和堿性損傷兩類。堿性損傷常由氫氧化鈉、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由于堿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質,會使化學物質很快浸入眼內深層,后果較酸性燒傷更嚴重。
【急救誤區】捂住雙眼,用手揉搓。
【正確做法】無論發生酸性損傷還是堿性損傷,都應爭分奪秒地現場沖洗眼部,應用大量的清水或其他水源反復沖洗。沖洗的時候應翻開眼瞼,轉動眼球,至少沖洗30分鐘。也可將孩子頭部浸入盆中,反復睜眼、閉眼,將異物洗凈。沖洗后及時送往醫院。
拳頭、石塊及球類打擊,以及跌撞、交通事故等,是眼挫傷的常見原因。
眼眶周圍組織血管分布豐富,面部受到鈍性打擊容易造成皮下出血而出現青紫腫塊。此外,鈍力在眼球和球壁的傳遞也會引起多處的間接損傷,引起眼內出血,發生眼眶骨折,角膜、鞏膜破裂,視網膜脫落等。
【急救誤區】馬上熱敷。
【正確做法】如果是一般的眼瞼淤血或出血,受傷后按揉或熱敷可能會加重皮下血腫。正確的做法是,眼挫傷后應先行冷敷,每天3~4次;出血停止后48小時開始熱敷,每天3~4 次,每次15分鐘。若出血的眼角有氣腫,切忌擤鼻涕。如果發現患眼內有出血,或采取上述措施后疼痛不減輕、視力下降或出現復視,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
刀剪、彈弓、玻璃、鞭炮等會直接引發眼外傷,且多為穿通傷,它會造成眼內組織損傷甚至眼球脫出。特別是一些異物造成的角膜穿通傷,可將大量細菌帶入眼內,從而引發眼內炎、全眼球炎甚至顱內感染,嚴重可危及生命。
【急救誤區】把眼內容物送回眼眶或者用水沖洗。
【正確做法】上述這兩種方法都是不可行的,只會加重損傷或引起感染。正確的做法是,用大小合適的蓋子,經開水等消毒后,蓋住受傷的眼部并包扎,迅速送醫院急診。同時,受傷的兒童應盡量避免顛簸及低頭的動作,防止眼內容物進一步脫出。
(杜鵬偉? ? 整理)
(編輯? ? 楊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