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圭
“干婦聯工作一定要有愛心,婦聯人做脫貧攻堅工作,更要有愛心。”
2021年4月,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劉艷敏對記者說出了這樣一番話。2021年2月25日,她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這個稱號來之不易,熟悉劉艷敏的人都說她實至名歸。
要么不答應,答應了就要干好
劉艷敏是菏澤本地人,1972年出生的她是位“老婦聯”了。之前都在基層工作。幾年前任牡丹區婦聯主席后,劉艷敏一直在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工作而努力。
2020年6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牡丹區委成立了7個脫貧攻堅工作專項督導組,區婦聯督導組由劉艷敏擔任組長,專項督導貧困戶庭院環境衛生工作。
“家庭環境衛生一直是牡丹區的薄弱點,涉及每一個貧困家庭,督導工作量和工作難度都相當大。接到任務時我有點兒不知所措,因為真的不知如何下手。”劉艷敏說。但她很快就平靜下來,因為她的性格是“要么不答應,答應了就要干好”。
有著多年基層工作經驗,也喜歡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劉艷敏,提出了“一線工作法”,即深入到基層農戶家中調查,發現問題,從而掌握第一手資料。牡丹區婦聯分管家兒部工作的副主席趙嵐、發展部副主席孔愛芹,和劉艷敏組成一個三人小組。菏澤市天氣最熱的時候,三人小組開始了每天早出晚歸的下鄉生活。
“第一手資料很珍貴,也令人震驚。”劉艷敏說,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第一次走訪農戶,還沒進家門,遠遠就聞到刺鼻的臭味;院子里堆滿了各種垃圾,蒼蠅四處亂飛,堂屋(客廳)拉著幾根繩子,上面胡亂地搭著襖子、棉被和雜物;廚房地面上堆滿了柴火,灶臺上結著厚厚的油漬、碗柜里的剩飯剩菜臭不可聞……讓劉艷敏震驚的是,90%的貧困戶家里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剩下10%是沒有勞動力的家庭,臟亂情況更是令人震驚。
花了半個多月走訪完全部貧困家庭后,劉艷敏心里有了方向。她馬上聯系各鄉鎮干部開會,結合“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制定了“庭院六法”(入戶宣傳法、結對幫扶法、鄰里互助法、志愿服務法、變廢為寶法、示范帶動法)。
確定工作方案后,牡丹區婦聯向扶貧辦申請資金30萬元,購買了2萬只收納袋,發放到全區1萬多個貧困家庭中。這些袋子用于收納農戶家中的過季衣服、被子和其他雜物,因為雜物繁多、四處堆放是所有家庭的特點。
貧困家庭更需要“美麗庭院”
院中農具擺放整齊,空處打掃干凈;堂屋、桌子、椅子和茶幾無塵土,地面無雜物;過季衣服收納入袋,放在固定位置;去除灶臺油漬,廚房柴火少量堆放在離灶門較遠的位置;陳舊窗戶能拆就拆,鄉鎮出錢換新窗;廁所之前統一改成水沖式了,現在要保持地面干凈,水管暢通。這是牡丹區婦聯和鄉鎮干部一起制定的貧困家庭“美麗庭院”標準。
標準定了,接下來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
周一到周六,劉艷敏和同事們下鄉入戶抽查衛生情況、現場打分,周日再加班統計分數,排名,一周7天,劉艷敏和同事們天天都工作。7月的菏澤燥熱難當,農戶家里臟亂,臭味熏天。戴著口罩、帽子幾近窒息,不戴的話會被熏吐,而且不用一天臉就會爆皮。接送她們的司機都說她們太拼了,擔心她們中暑,每天都給她們備一大壺冰鎮綠豆湯。這貼心周到的善意,讓劉艷敏淚目,也讓她有了更大的動力。
她喜歡跟老百姓打交道,但不是所有人都好打交道。有戶人家被要求打掃衛生,竟然沒好氣地對劉艷敏說:“俺家要你管?俺家挺好的!走吧走吧!”第二次上門,對方朝劉艷敏嚷嚷:“怎么又來了?看到你們就煩!”劉艷敏沒有生氣,笑著問他為何這么討厭他們?對方說,有時間還不如出門打工掙錢,家庭衛生是個人的事兒,用不著上面發號施令來做。劉艷敏一邊點頭,一邊擼起袖子幫忙打掃,沒想到對方還是很生氣,因為雜物被收納起來后,他們找不到了,很不方便。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劉艷敏都會耐心講道理,直到他們理解為止。
“共產黨真偉大!婦聯真好!”每當聽到老百姓這樣的話時,劉艷敏就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白天奔波于各個鄉鎮,晚上回到市里還要加班做日常工作。天沒亮就出發,回到家已是深夜。但劉艷敏說:“既然接了這個活兒,就必須干好。”
有很多貧困家庭,劉艷敏去了3次以上。她坦言每次去貧困戶家里都心情復雜,尤其是看到那些患病的婦女或留守兒童,被大家稱為“女漢子”的劉艷敏都會掉眼淚,更會借助婦聯的力量去幫他們。
一位父親離世、母親改嫁的12歲留守女孩,特別讓劉艷敏掛心。她每次去那個村子都會去女孩家看看,親自動手打掃衛生,還陪小姑娘嘮嗑。有一次,小姑娘放學回家,發現自己的房間干凈整潔,桌上的礦泉水瓶子里還插著漂亮的野花兒,她忍不住哭了。
離開時,小姑娘塞給她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當我發現房間前所未有的干凈,還以為媽媽回來了呢……謝謝阿姨!我會好好學習,長大了給爺爺奶奶修一棟漂亮的大房子,房前開著各種漂亮的花兒,每個房間都打掃得干干凈凈!”時隔大半年再提到這個女孩,劉艷敏還眼眶濕潤。這些微笑也溫暖的瞬間,讓她停不下腳步。
讓陽光照耀到每一個角落
在菏澤市牡丹區,貧困戶因病致貧占比高達47%,是當地脫貧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劉艷敏在實施“貧困母親兩癌救助”“女性安康工程”工作中,經過多次調研和反復測算,最后建議區政府建立了貧困人口大病商業補充保險制度,使全區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自付比例由原來的45%左右降到現在的10%以下,該項目受益貧困人口達到34303人次,累計賠付大病商業補充保險4870.73萬元。牡丹區婦聯的工作經驗于2017年在山東全省推廣,后發展為“扶貧特惠保”項目,為破解因病致貧返貧提供了寶貴經驗。
據統計,牡丹區婦聯“助推精準扶貧·實施女性安康”工程項目完成率高達150%,2020年,48名參保婦女獲得共計247萬元的賠付金額,12名參保婦女獲得女性安康救助金15萬元。劉艷敏說,及時緩解患病婦女家庭經濟壓力,是有效化解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風險的有力措施。
作為一名基層婦女工作者,劉艷敏說,接下來她將帶領牡丹區婦聯積極發揮婦聯組織“聯”字優勢,積極爭取政策,搭建平臺,帶動更多婦女姐妹創業就業,讓她們在實現物質脫貧后,精神上也能脫貧,因為只有這樣,婦女才能真正撐起“半邊天”。
“非常幸運、非常高興、非常激動。”說起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并前往北京參加總結表彰大會時的感受,劉艷敏一連用了3個“非常”,感動之情溢于言表。
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表彰大會上說:“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無數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無數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每當想起這段話,劉艷敏就很激動,她總是說:“我國脫貧攻堅事業締造了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作為一名基層婦女工作者,我為親眼見證、親身經歷這一偉大歷程而倍感榮耀!”
(感謝山東省菏澤市婦聯、牡丹區婦聯對本次采訪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