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同伴交往是小學生在學校內最為廣泛的,同時也是最容易產生矛盾的一種交往形式。不良的同伴交往不僅會影響學生個體,還會大大削弱班級的向心力。本文以發生在二年級學生間的一次矛盾沖突事件為例,通過建構“友誼大樹的滋養”模式,引導學生接受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營養的滋補,讓學生之間的友誼大樹更加繁茂,從而達到凝聚班級向心力的目標。
[關鍵詞] 滋養友誼;班級向心力;矛盾沖突
【情境再現】
課間休息時,班里的小A大哭著跑進辦公室,身后的小B則一副委屈的樣子。原來,小A沒有經過小B的同意就借用了她的橡皮,并且沒有及時歸還。小B一氣之下就把小A的鉛筆從窗臺扔了出去。
看著面前這兩個互不相讓的孩子,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我該怎么幫助這兩個孩子呢?
一、雨水滋潤,滋養友誼種子破土而出
1.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看到桌上的語文教材,我有了一個想法:何不從孩子每天都接觸學習的語文教材入手呢?
我:孩子們,還記得學過的《紙船與風箏》這篇課文嗎?小熊和小松鼠這對好朋友是因為什么吵架的呢?
小A(搶著回答):因為一點點小事。
我:是呀,那你們還記得它們倆吵完架之后的心情是怎樣的嗎?
小A:小熊和小松鼠都很難過。
小B:小熊和小松鼠都很后悔,但是誰都沒有勇氣道歉。
我:孩子們,那在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呢?
小B:我喜歡小松鼠,因為它實在忍受不了失去朋友的孤獨,所以是它先站出來道歉的。我覺得它很勇敢!
小A:小松鼠和小熊我都喜歡,它們知錯能改,會想辦法解決它們的問題,用紙船和風箏來傳遞信息。
我利用孩子們在語文課上學過的課文,讓孩子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孩子們也因為這個熟悉的話題打破了原有的沉默,原來的僵局也開始松動,春雨般無聲的教育慢慢進入孩子的身體。
2.點滴入土,勇氣化于心
看到孩子們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接著說道:“是呀,老師也很喜歡小熊和小松鼠,好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很正常,但是它們會想辦法去解決。特別是小松鼠,老師很佩服它的勇氣,敢于站出來,先向對方道歉,真勇敢!那么,你們能像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熊一樣自己來解決問題嗎?誰想來做這只勇敢的小松鼠?”等待了一會兒,小B往前站了一步,對小A說:“對不起,我不應該把你的筆從陽臺上扔下去的,我應該好好跟你說的,你能原諒我嗎?”小A連忙擺了擺手,說:“其實我也做得不好,我不應該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拿了你的橡皮,應該要向你借的。”
看到兩個孩子都邁出了勇敢的一步,我松了一口氣,對兩個孩子說:“你們像小松鼠一樣勇敢,真棒!現在你們能原諒對方了嗎?如果行的話,用一個溫暖的擁抱來回答吧!”兩個孩子笑著抱在了一起。
孩子們邁出的勇敢一步,也讓他們友誼的幼苗破土而出,盡情地享受著雨水的滋潤。
二、陽光普照,滋生友誼幼苗積極向上
看到兩個孩子和好后,我給小A和小B一人寫了一封表揚信,對她們能勇敢承認錯誤、大度原諒的行為進行了及時性的反饋。平時,班級里經常會出現像這樣的矛盾事件,而且往往是因為一些小事,但孩子們卻會爭吵得面紅耳赤,甚至還會說一些傷人的話。于是,我抓住了這次教育契機,在班級里開展了一次“我為同桌寫封表揚信”的活動,讓學生為同桌寫一封表揚信。
孩子們拿到表揚信時,顯得格外激動。當我說清這封表揚信是送給同桌的,需要夸一夸同桌的優點之后,孩子們認真寫下同桌的優點。小A和小B也同樣低著頭,整個教室里靜悄悄的。
到了頒發表揚信的時間。我將同桌們請上講臺,讓他們大聲念出對方的優點,并為對方頒發表揚信。一個接一個的優點,一個接一個的細節,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隨著孩子們的發言慢慢聚集起來。
看著孩子們自信、滿足的神情,我發現這次的活動起到了作用,孩子們通過尋找同桌身上的優點,將其進行放大,這既給了孩子們自信,也和睦了同桌之間關系,可謂一舉兩得。教室里一棵棵小幼苗因為得到了陽光的照耀,一個勁兒地向上生長。
三、適度營養,滋益友誼小樹茁壯成長
在分享結束后,我給孩子們帶來了《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繪本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孩子們非常感動,都為小綠鼠和大象的友誼鼓掌。于是,我抓住機會,請同學們來說說閱讀完的感受。這時,我看到小B也舉起了手。“繪本的最后一句說,有一個朋友的感覺真好,我也這么覺得,有一個好朋友的感覺真是太好了!”小B開心地說道。
第二天,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次讀書分享會,主題定為“我們的友誼”。孩子們找來了平時讀過的關于友誼的書籍,分享閱讀后的感受,還有孩子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了友誼的美好。
經歷過這次事件之后,班級中同桌的矛盾漸漸少了,同桌之間的相處也越來越和諧。不少孩子下課后,會偷偷地在我耳邊說:“老師,我這個同桌真好呀!”看著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我看見了友誼的大樹正在茁壯成長。
四、我的反思
這次處理小A和小B矛盾的經歷,也讓我有了新的收獲。孩子們之間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何將一次矛盾事件轉化為我們德育教育的契機,既解決問題又能對班集體的凝聚力起到促進作用,這就需要發揮我們的教育智慧。
1.不說教,追求無痕的教育
遇到同伴間的矛盾事件,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處理孩子的情緒。在孩子平靜下來后,尋找到矛盾的沖突點。如果這個時候采用一味的說教或者是嚴肅的批評,都有可能造成學生的反感,學生會表現出一種表面服從但實際依舊不情愿的狀態。而無痕的教育就如同春雨,慢慢滲入,不會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讓學生進行情感的認同與遷移,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樹的成長需要雨水、陽光與營養,學生之間的友誼同樣需要。我建立了“友誼大樹的滋養”模式,引導學生接受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營養的滋補,讓學生之間的友誼大樹更加繁茂。
2.不強制,發揮學生主動性
在德育過程中,我們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次經歷中,我弱化了自己的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道歉,學生自己來書寫表揚信,來分享交流,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友誼……這些舉措都讓孩子得到了尊重,對友誼的感知也更加真實。
3.不忽視,由個案轉向集體
學生是生活在集體中的,個體的問題往往與集體有著復雜的關系。學生間的矛盾問題很常見,但是也具有很多的共通性。我們可以將孤立的、有價值的個體案例進行放大,以點帶面,進行集體教育,解決同一類事件。我將小A和小B之間的事件轉化為班級事件,讓其他同學同樣接受建立友誼的教育。這樣不僅減少了同伴間鬧矛盾這類事件的發生,也更有利于建設一個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班集體。
愿所有的孩子的友誼大樹都能在有雨水灌溉、陽光照耀、營養滋補的環境下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
蔣林燕? ?浙江省湖州市愛山小學教育集團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