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顯文
摘 ? ?要:選擇了5個不同種源地的防風引種白城,在規范化種植的基礎上,從鮮根重量、根數、主根粗度及產量方面進行差異化比較,力求選擇出適合白城地區生長的防風種源。
關鍵詞:防風;種源地;規范化;品質差異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0-003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67.239 ? ? ? 文獻標志碼: B
1 ? 種植區概況及種源選取情況
白城地區坐落于科爾沁草原東部、嫩江平原西部,位于東經121°38″~124°22′、北緯44°13′~46°18′,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8 ℃,平均日照時數2 900 h,年均降水量410 mm,無霜期150 d以上,光照條件較好。防風種源地選擇來源多是牙克石、海拉爾、額爾古納、黑河、阿爾山5個地區。2019年2月,采購這5個地區的防風種子用于直播,同時采購這5個地區的一年生防風種苗用于移栽。
2 ? 規范化種植
2.1 ? 選地、整地、施肥
5個種源地的防風選在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百草園內種植,地塊均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沙質土壤,5個種源地種植面積分別為667 m2,便于統計。防風為深根植物,兩年生防風根長度能達到60 cm,因此在種植前一年的秋天需要對土地深翻50 cm以上,深翻的過程中加入采購的腐熟雞糞0.5 t/667 m2,種植當年整平地面,篩除雜物。
2.2 ? 種子處理與播種
5個種源地防風種子作統一處理,將精選種子用恒溫水浴鍋30 ℃溫水浸泡30 h左右,水溫增高可適當減少浸泡時間,但溫度不能超過50 ℃,主要目的是使防風種子吸水充分,提高發芽率。將浸泡好的種子取出,晾曬1 h左右后開始播種。直播田采用起壟條播的方式進行種植,壟高10 cm左右,行距65 cm,開溝深度3 cm左右,用種量4 g/m2,覆土1.5 cm左右,用土鎮壓;移栽田采用起壟移栽方式進行種植,壟高10 cm左右,株距20 cm左右,行距65 cm,用苗量24株/m2[1]。
2.3 ? 日常管理
2.3.1 ? 出苗期管理
定期澆水,保證發芽。露地直播在出苗前要保證土壤內有充足的水分,白城地區春季風大、少雨,土壤很容易被“抽干”,要及時澆水,保證發芽率。定期除草,按時松土。按照精耕要求,每15 d進行1次除草,并松土1次,改善其生長環境。科學定苗,注意保苗。出苗后的15 d左右,防風苗可達到5 cm,去除一些擁擠的弱苗;30 d后,苗高達到10 cm,進行定苗,苗距在20 cm左右,多余的苗移栽至百草園邊緣備用[2]。
2.3.2 ? 生長期管理
防風根部生長旺盛期一般在7—8月,此期應給予根部有利的生長環境。定期松土、除草,夏季雜草生長旺盛,尤其雨后生長速度要快于防風,應及時除草、定期松土,改善防風根部生長環境。也可以對防風追肥1次,用采購的腐熟雞糞0.5 t/667 m2進行追肥。見苔即打,防風植株抽苔后,根部即開始木質化。根據相關報道,木質化的防風根部可能失去藥用價值。因此,若防風出現抽苔,立即進行摘除,減少營養消耗,降低可能發生的根部木質化[3]。
2.3.3 ? 越冬期管理
白城地區生長的防風地上部分在10月中旬開始枯黃,標志著根部進入冬眠期。宜在10月中旬天氣上凍前澆好封凍水,澆水做到均勻,保證澆透。
2.3.4 ? 返青期管理
移栽田的防風可在第2年進行采收,露地直播的防風經過冬眠期后,隨著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天氣變暖,其根頸開始恢復活力,在地下根頸處開始萌發新芽,正式進入返青期,開始新一輪的生長周期。為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在返青前要徹底清理試驗田中干枯的葉子以及容易腐敗的物質。在清明前后開始澆解凍水,經過一個冬天,根部缺水嚴重,容易造成萌發遲緩的現象,尤其氣溫上升過快可能帶來根部脫水現象。對5個試驗田進行了追肥,按照100 kg/667 m2規范追肥。
2.3.5 ? 預防病蟲害管理
5個不同種源地的防風在生長過程中未發現病蟲害現象,在查找文獻后發現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對策如下。
白粉病:多發生在夏、秋兩季,癥狀為葉片兩面均有白粉狀斑點,隨著時間推移,葉片兩面逐漸出現黑點,是病菌菌囊殼,容易導致葉片早落,影響防風生長。主要防治措施有:減少試驗田內傳染源,在入冬前將病殘體清除,并點燃銷毀,還可增加土壤肥料;也可以在發現有上述癥狀初期定量噴灑石硫合劑,或粉銹寧80倍液,或50%多菌靈100倍液。每隔7 d用其中一種方法防治,觀察效果,噴14 d即可。
根腐病:多發生在8月多雨高溫時期,染病后根部呈現腐爛狀,因根部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活動,會導致葉片枯萎,最終整株枯死。主要防治措施有:發現此類現象后,立即拔除病株,對拔出后的坑撒石灰消毒,以免病菌擴散;用30%惡霉靈1 000倍液,噴灑苗床土壤,間隔7 d再噴灑1次,不但可預防根腐病、枯萎病、稻瘟病等病害發生,而且可促進秧苗根系發達。
黃飛蝶、黃翅蛔香螟:它們的幼蟲以防風葉片為食,對防風的葉片傷害極大,影響植物體正常的光合作用,對生長不利。主要防治措施有: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氯蟲苯甲酰胺15 g/667 m2、氯苯蟲酰胺15 g/667 m2,上述液體有毒性,噴霧時要注意自我防護,也要考慮周邊情況。
蠐螬、地老虎:主要對防風的根、莖及葉有一定的傷害。主要防治措施有:用50%辛硫磷500倍液拌土,在防風根部撒施防治。
2.4 ? 采收加工
白城地區日照時間較長,一般采收兩年或3年生防風,2020年10月進行采收,采收前將地上植株部分處理掉,然后采挖根部,由于根部扎入地表以下較深,極易折斷,采收時要注意。3年生防風在第3年開春發芽前進行采收,盡量保障根部營養,采收時間要把握好。采收后的防風根部去除殘留的莖葉和黏附的泥土,太陽底下晾曬,曬至半干后剪去毛須,按照根的粗細、長短分類,曬至全干。5個試驗田分別計量防風根的粗細及產量。5個試驗田防風根留存,為后續含量測定,下一步對不同種源地防風的有效成分進行對比提供原材料。
3 ? 品質化差異對比
3.1 ? 直播田防風品質化差異
直播田防風已經生長兩年,進行采收后分別對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直播田采收的根進行對比,在種植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主要從鮮根重量、根數、主根粗度及產量進行差異化比較。由表1顯示,直播田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在種植條件相同情況下,其鮮根重量、根數、主根粗度及產量在統計學角度差別不大。
3.2 ? 移栽田防風品質化差異
移栽田防風已經生長3年,進行采收后分別對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移栽田采收的根進行對比。在種植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主要從鮮根重量、根數、主根粗度及產量進行差異化比較。由表2顯示,移栽田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在種植條件相同情況下,其鮮根重量、根數、主根粗度及產量在統計學角度差別不大。
4 ? 結論與討論
本文主要對白城地區防風種植戶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根部形態學和產量進行對比。為了減少試驗數據單一帶來的結論偏差,同時采用了兩年直播田和3年移栽田進行數據記錄。結果顯示,3年移栽田防風根部從鮮根重量、根數、主根粗度及產量均優于兩年直播田,但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在種植條件相同情況下,鮮根重量、根數、主根粗度及產量在統計學角度差別不大。兩年生直播田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在種植條件相同情況下,形態學及產量在統計學角度差別也不大。從防風根形態學和產量角度來看,5個不同種源地防風差異不大,將進一步對有效成分進行分析,選擇最好的種源地種源。
參考文獻:
[ 1 ] 崔振剛.中藥材防風的用途和其栽培種植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4(27):817-821.
[ 2 ] 李文艷,任廣喜,王文全,等.防風規范化種植宜用肥料研究[J].中國現代中藥,2016(12):1621-1623,1630.
[ 3 ] 常越,閆嵩,劉振鵬,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不同種植方法及采摘日期的桔梗防風龍膽黃芩和北蒼術的含量[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2):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