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琴
摘 ? ?要: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人們對農作物的種植要求與標準越來越高。因此,在進行玉米種植時,應廣泛應用科學合理的農藝技術促進玉米產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時進一步完善玉米種植的相關工藝,采用現代化技術與設備進行創新,使得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保障,實現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玉米栽培;農藝技術;管理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0-0056-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13 ? ? ? 文獻標志碼: B
影響玉米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例如陽光、濕度、氣溫等,這些都與玉米產量息息相關。為了使玉米產量得到有效提高,要根據相關規定進行玉米的種植培育,及時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研究與分析,從而避免風險出現。除此之外,還應該結合相關的經驗與知識對玉米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探究,并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為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1 ? 玉米栽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 農民缺乏基本的農業知識
農民是玉米種植的主體,其自身掌握的知識與玉米種植技術較熟練,對于提高玉米產量和質量非常重要。然而農民未接受過系統性教育,因此其對提高玉米產量缺乏明確的認識。在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例如施肥不合理、植株密度不科學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無法實現玉米產量的提高與預期的種植收益。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大部分農民總結了許多栽培經驗,這對提高玉米生產能力來說非常重要。但就目前農業發展狀況來看,農民總結的栽培經驗較落后,一些經驗缺乏科學性,導致玉米栽培過程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不能結合玉米品種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從而嚴重阻礙了玉米產量的提高[1-2]。
1.2 ? 管理方式粗放
近年來,由于農業結構的進一步改革創新,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玉米種植面積逐漸減少,導致玉米產量和質量大打折扣。要想充分滿足人們對糧食的實際需要,加強對高產栽培技術的深入研究非常重要。但是農民受到傳統種植方法的影響較大,依然采用粗放式栽培與管理方式,這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玉米產量來說非常不利。
2 ? 玉米栽培技術措施
2.1 ? 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策略
在進行玉米種植時,科學采用地膜覆蓋方式,既可以實現對土壤溫度的控制,也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溫度合適,土壤里的微生物活躍,如此一來,可以實現疏松土壤的目的,而且土壤中的養分被玉米種子完全吸收,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地膜覆蓋技術還可以有效保存土壤里的水分,確保適宜的土壤濕度,從而為種子的健康生長打下良好基礎。另外,采用地膜覆蓋技術,能夠實現對晚熟品種的合理種植。運用有效的種植技術和方法,結合玉米品種的特點,延長培育周期,確保玉米在授粉與灌漿過程中培育效果良好,從而使玉米產量大幅度提升[3-4]。
2.2 ? 分期播種,延長授粉時間
在進行玉米播種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父本和母本的有效監管,分期展開播種,從而使授粉時間延長,確保植株的行數和比例更加科學合理。同時,采用分期播種的方式,能夠使播種系統更加完善,實現大苗、中苗與小苗的順利生長。另外,采用父本和母本交錯種植的方式,加快玉米的生長速度。適當延長授粉周期,不僅大幅度提升玉米的結實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
2.3 ? 人工授粉
在對玉米進行培育的過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授粉方式,這樣能有效預防授粉過程由于受到外因的干擾而出現不達標的問題。當玉米花期授粉時,倘若因氣候等因素干擾了授粉結果,那么應判斷授粉的實際情況,熟練掌握人工授粉技術的操作過程,同時展開全面規劃,設計出科學完善的人工授粉方案,如此一來,人工授粉技術的價值才能有效發揮,從而為玉米的生長發育提供基礎保障[5-7]。
2.4 ? 田間扒皮晾曬技術的應用
科學完善玉米栽培方案,廣泛應用田間扒皮晾曬技術。若玉米果實即將成熟,籽粒上會出現一層硬殼,因此應用扒皮晾曬技術對硬殼展開有效處理很關鍵。及時了解并準確掌握玉米果實的實際發育情況,倘若對玉米籽粒采用扒皮晾曬技術的時間過早,就會嚴重影響玉米籽粒對營養的吸收,從而使玉米產量大打折扣。相反,倘若對玉米籽粒采用扒皮晾曬技術的時間過晚,會使玉米脫水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對玉米產量造成影響。要加強對田間扒皮晾曬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并結合植株生長發育情況展開相關操作,同時構建健全完善的扒皮晾曬管理方式,預防不良問題的出現。如此一來,田間扒皮晾曬技術的價值才能發揮到極致,使玉米產量大幅度提升。
2.5 ? 合理進行施肥灌溉作業
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根據玉米生長發育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方案,并結合農藝技術的相關規定展開,避免由于施肥澆灌缺乏合理性而造成玉米產量大幅度降低的問題。在進行施肥作業時,必須嚴格把握化肥的劑量,結合玉米生長的具體狀況對所需數量進行估算,然后運用科學手段施肥,如此一來,不僅能使整個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可以為玉米的正常生長提供基礎保障。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玉米的灌溉工作必須在適宜時期合理澆灌,同時應高度重視天氣變化、土壤、水分等因素,從而為澆灌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基礎保障,預防澆灌時機不恰當的現象出現[8-9]。
2.6 ? 嚴格控制玉米種植密度
玉米進行栽培時,要想實現對土壤資源的合理應用,使玉米能充分吸收自身所需養分,應加強對玉米種植密度的合理控制。就玉米密度而言,要想實現預期產量,需提供科學合理的栽培空間。一般情況下,春播玉米要把種植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同時采取寬、窄行單株種植的方法,只有種植間距科學合理,才能實現玉米預期的產量目標。
3 ? 田間管理措施
3.1 ? 玉米苗期的管理
第一,玉米播種作業完成后,需要借助化學藥劑對雜草進行處理,將化學藥劑均勻噴灑在土壤表層,完成后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倘若土壤中存在的雜草較多,應該適當增加藥劑的使用量。
第二,嚴格落實查田補苗工作,確保玉米植株數量科學合理,當玉米生長到3葉時,可以展開間苗作業,當玉米生長到5葉時需要展開定苗作業。
第三,當玉米生長到幼苗時,可以采用小犁展開耕地作業,為土壤營養的充分吸收提供基礎,同時避免水分散失,避免幼苗出現枯萎問題。
第四,高度重視施肥灌溉作業。
3.2 ? 玉米穗期的管理
展開施穗肥作業,確保穗數量。玉米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不能缺少水分,因此灌溉必須要科學合理。因玉米缺乏抗旱性,倘若水分不足,玉米幼苗就會出現枯萎現象,必須第一時間展開灌溉,為玉米的正常生長發育提供基礎保障。
3.3 ? 玉米花粒期的管理
第一,對玉米施肥進行合理控制,確保玉米粒能吸收足夠的營養,同時,施加粒肥時采用開溝施肥的操作方式。第二,確保灌溉作業的順利進行,只有玉米吸收足夠的水分,玉米植株才能正常生長,從而避免枯萎現象發生。
3.4 ? 適期收獲
農民需要準確把握玉米的生長周期,在玉米成熟時及時進行收割,從而使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倘若收獲不及時,不僅產量會大打折扣,而且玉米的質量也會大幅度降低。大多玉米在蠟熟期進行收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玉米種類越來越多,因此相關種植人員需要結合實際的種植類型,選擇恰當的收獲時期。一些品種要在蠟熟末期收獲,這樣一來,不僅籽實部分增加,而且種植效益也會大幅度提升。然而也存在一些玉米品種,當籽粒成熟時莖稈和葉片仍為綠色,這種類型的玉米需要在蠟熟末期采摘果穗,同時完成莖稈的收獲。
4 ? 小結
農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農藝技術的管理,采用現代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確保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為我國經濟效益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科研人員必須把新技術第一時間推廣給廣大人民群眾,同時對農民展開科學有效的培訓,從而有效提高農民的專業知識與栽培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 1 ] 于曉冬.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1(3):29-30.
[ 2 ] 侯志靈.小議夏玉米穗期田間管理關鍵技術[J].山西農經,2021(1):160-161.
[ 3 ] 阿卜力米提·熱合曼.復播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J].農村科技,2020(6):17-18.
[ 4 ] 劉航.淺談玉米田間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2020(12):22.
[ 5 ] 馬和東.玉米栽培技術與田間管理措施[J].鄉村科技,2020(17):93-94.
[ 6 ] 鄒桂芝.探討優化玉米種子栽培技術的方式及管理措施[J].農家參謀,2020(12):99.
[ 7 ] 余婷.探討優化玉米種子栽培技術的方式及管理措施[J].種子科技,2019,37(16):50,53.
[ 8 ] 覃德關.玉米栽培技術與田間管理措施[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0):36.
[ 9 ] 田永權.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管理措施[J].現代農業,2012(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