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 ?要:住宅小區綠化樹種要根據區域氣候、小區特色進行選擇,也需要考慮采光、味道、綠化指數、視覺感受等。具體來說,應劃分出宅間、活動區、景觀區、內行道等不同功能區,對應安排不同樹種,并匹配不同的美化手段,這樣才能達成渾然天成的綠化效果,提升小區的人文性、自然性和舒適性。
關鍵詞:住宅小區;小區綠化;綠化樹種;樹種選擇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0-0072-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TU985 ? ? ? 文獻標志碼: B
小區是人們的生活平臺,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人們對環境的審美標準越來越高,不僅需要相應的綠化,還要有層次分明的視覺效果。這其中的綠化樹種選擇和美化成為關鍵,需要根據小區功能分區、采光等來對應選擇樹種,滿足居民的審美要求。
1 ? 住宅小區綠化樹種選擇、美化的重要性
1.1 ? 打造宜居小區
通過選擇適當的樹種,可以塑造宜居小區,給予群眾良好的生活空間,實現“老有所樂、小有所養”。樂,在于小區內老年人可以于活動區集體健身、聊天、下棋;養,在于小區內有良好的綠化環境,空氣清新,人與人關系和睦,發揮出環境育人的作用[1]。
1.2 ? 維持生態平衡,塑造良好的小氣候
因為大部分城市土地被水泥所覆蓋,城市“熱島效應”逐年加重,通過小區綠化、美化可以有效平衡城市生態,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而且合理選擇樹種,可以發揮樹木的空氣凈化、噪聲吸收、水土涵養等作用,為小區塑造良好的小氣候。
1.3 ? 構建完善的城市綠化體系
小區是城市建設的最基礎組成,故此小區綠化、美化應包含在城市整體綠化、美化計劃之內。換而言之,只有做好小區綠化、美化工作,才可以保證整個城市擁有較完善的綠化體系。
2 ? 住宅小區綠化樹種選擇
2.1 ? 宅間
宅間的綠化樹種選擇需要考慮綠化面積及綠化邊緣距離樓房的距離,即需要考慮樹種對采光和通風的影響。若是樓房間距小于30 m,此時需要選擇成年后高度較小的樹種,如紅寶石海棠、絲棉木、欒樹、文冠果、龍柏、黃楊、山楂等。這些樹種具有很好的抗污染能力,可以有效吸收空氣中的CO2、CO、SO2等污染物。而且這些樹種姿態多樣,又有文冠果、海棠花這樣嬌艷的花朵,可以改善視覺感受。各類樹種高低不同,能夠形成良好的樹冠線,最主要的是科學安排樹木,使之形成小型混交林,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
另外,宅間樹種要多選落葉木少選常綠木。對于北方城市小區而言,在寒冷冬季不至于因樹木高大擋光而導致室內陰冷。考慮到如今人們的抗敏能力降低,花粉過敏者較多,需要注意選擇飛毛少、花粉少、無異味、落葉整齊不易破碎且易打理的樹種。考慮到居民安全,應選擇無刺、無毒樹種[2]。
2.2 ? 活動區
小區活動區的主要人群是老人、兒童。因為活動區面積相對寬闊,故此可以選擇高大、粗壯的樹木,如廣玉蘭、白玉蘭便是較好選擇。在南方廣玉蘭普及更廣,在北方白玉蘭則較受歡迎。白玉蘭能夠吸收空氣中的ClO2和過多的Cl2,具有很好的空氣凈化作用。對于有小型廣場的小區來說,可在廣場四周種植多樣樹木,例如銀杏、五角楓等。
2.3 ? 景觀區
景觀區是人們游園休憩之地,考慮到要有構建特色,可以分別形成春、夏、秋、冬四景林。春季林以連翹、丁香、榆葉梅等春花為主,夏季林以國槐為主,秋季林以楓樹為主,冬季林以刺柏為主。考慮到居民的呼吸安全,最好不要選擇飛絮、異味、花粉較多的樹種。
2.4 ? 內行道
內行道可選擇女貞、黃楊、五角楓、海棠、紫花槐、刺柏或祁連圓柏等。需要注意的是,內行道至有窗墻體的距離不宜小于3 m,原因是考慮到遮陰擋光以及通風問題。若是臨近車行道,樹木至道路距離不得小于1.5 m。同時,要注意植株之間的行距、株距,避免過于緊密造成樹木間爭奪陽光以及營養成分。
另外,因為內行道兩側的光照時長可能不同,在栽植樹木時,應將喜光、喜陰的樹種分開。例如黃楊、小葉女貞、祁連圓柏等都是較為耐陰的樹種,可將其種植在光照時間短的一側;一般大葉樹木比較喜陽,故法桐、刺槐、臭椿、國槐等是不錯的選擇。
3 ? 住宅小區的美化原則
3.1 ? 層次性
層次性是指根據樹木的高低特點,搭配灌木、花圃、草坪等,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可以豐富視野。另外,層次性也是在于人工塑造,例如灌木矮墻的曲線造型和灌木球狀造型有機結合,能夠塑造出層次性。
3.2 ? 多樣性
喬木、小喬木、灌木、小灌木、常綠木、草坪、宿根花卉等交雜種植,可以豐富小群落自然生態,提高樹木抗病、抗蟲能力。例如,針闊混合林是利用不同樹木吸引不同鳥類、不同鳥類遏制不同害蟲的這一規律,實現防治害蟲的目的。另外,松樹分泌出來的氣味對一些害蟲具有驅逐作用。
3.3 ? 美術性
美術性即藝術性,在樹種選擇及美化時應首先考慮美術性,其中層次性、多樣性也是為了美術性而服務的。美術性要求下,需要花木和其他樹種混合,這樣能夠營造出溫馨浪漫的小區氛圍。美術性是需要全局觀的,要求在美化上必須要從廣角視角來看小區各個功能區,讓每個功能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藝術性。宅間樹種美化帶有生活氣息,活動區具有健康向上的氣息,景觀區具有幽靜氣息,都是通過美術性加以烘托。
3.4 ? 功能性
選擇樹種時要考慮到其對通風、采光、空氣質量等的影響。因為小區內人口集中,需要注意避免種植有異味、分泌有毒成分的樹種,要力求小區空間的安全性、舒適性。尤其是考慮到空氣質量問題,需要選擇具有清香氣味、可以凈化空氣的樹種。
4 ? 小區樹種選擇以及綠化當中存在的問題
4.1 ? 綠化人員的專業水平低
從事小區綠化和美化工作的人員應對樹木、花種、草植等了解透徹,如此才能科學合理地選擇樹種,在保證樹木選購成本的基礎上,力求小區樹種具有豐富性,植物群落具有完善性。這其中包括了樹種最高高度、習性、生長環境、病蟲害特點、功能作用等。另外,綠化美化人員要具有相應的栽植、養護技術水平,尤其是養護技術是保證園林景觀始終一致、不出現荒廢的關鍵。然而,目前小區綠化人員并不專業,大部分負責操作的都是農民工,缺乏美術素養、生態認知,而且工作效率較低。
4.2 ? 綠化、美化工具設備
一般而言,栽種設備包括栽種機械、修樹剪刀、修剪機、草坪機等。現如今小區具有綠化面積大的特點(一般要求綠化率達到30%),僅依靠人力完成栽種、修剪工作并不容易,必須使用相應的電動器械。從環保角度考慮,需要采用封閉式設備,避免潤滑油滴落污染環境,還應選擇低噪聲設備,避免影響居民休息。
4.3 ? 具體操作工藝
小區綠化工藝包括樹種選擇、栽植、養護等,需要熟悉樹木、草植的習性,要遵從植物生長的基本規律。目前,大部分小區綠化工藝并不全面。例如在雨水的利用上缺乏統一規劃,導致雨水利用率低。在土壤處理上也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土壤組成以及性狀差,對樹木、草植成活率造成了影響。
5 ? 提升小區綠化效果的對策
5.1 ? 聘用專業的綠化人員
可以從林業高校引進人才,高校畢業生普遍具有系統的綠化、美化知識,具有環保意識,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能夠深入掌握樹種的習性、特點、生長環境要求以及病蟲害防治注意事項。尤其是在現如今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必須在栽植到養護的全過程堅持綠色工藝,科學利用綠色防治方式來消滅害蟲,不可過量使用農藥、化肥。
5.2 ? 購置先進的綠化美化設備
小區需要準備齊全的綠化機械,保證綠化、美化工作的效率。在設備選購上,除了價格之外,需要考慮設備封閉性、操作性,保證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低。
5.3 ? 建立小區綠化美化工藝流程
小區要形成專業的綠化、美化流程。對于新建小區而言,主要工作精力在于后期養護,要完善養護流程,保證樹木水肥供應。可以結合樹種進行定期修剪,確保小區林園景觀具有層次性、藝術性、多樣性和功能性。對于老小區而言,需要及早挖出病死植株,補種樹木花草,保證整體的美觀度,避免長期不修剪、不管理造成的荒蕪、破敗。對于發生病蟲害的樹木、花草采用殺蟲殺菌處理后,需要及時貼出告示,以防居民因不了解情況而使健康受到影響。
6 ? 結束語
在小區綠化和美化的樹種選擇上,應首選本地品種,這是因為其具有很好的生物抗性,成活率較高。對于引入樹種或者花卉,需要充分了解其習性、特點,應根據小區特點來安排樹木、花卉,要保證基本的層次性、多樣性、美術性和功能性。
參考文獻:
[ 1 ] 孫林霞,曲振永,李志國.居住小區綠化的樹種選擇[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5):239.
[ 2 ] 張桐,洪秀玲,劉玉軍,等.城市居住小區常見樹種的滯留顆粒物能力及綠地生態服務能力優化[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7,48(3):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