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福建惠安縣供電公司 蘭偉強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今年以來,國網福建泉州惠安縣供電公司(簡稱惠安縣供電公司)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深化新時代“雙滿意”為抓手,立足群眾需求,開展辦實事項目78項,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新征程上擎旗奮進,譜寫“人民電業為人民”的紅色篇章。
“大家用微信掃一下這個二維碼就可以用電了,以后要給海鮮打氧就不用再自帶蓄電池了。”7月12日,在惠安縣凈峰鎮墩南村海鮮市場,惠安縣供電公司凈峰鎮工作人員向市場商販介紹“e取電”共享電源裝置。
據悉,凈峰鎮墩南村海鮮市場是周邊漁民自發形成的海鮮市場,長期以來市場沒有形成統一的運維管理,商販給海鮮打氧的制氧機等用電設備多是通過蓄電池進行供電,用電極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隱患。
小地攤,大民生。
如何才能讓商販們安全、方便用電?惠安縣供電公司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發揮凈峰鎮供電所供電網格作用,主動走訪調查、收集市場用電需求,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前往現場勘察后,與墩南村委會協商在市場內規劃建設“e取電”智能電源點,推廣共享用電模式。商販可以通過微信掃碼或充值卡刷卡取電,商販們按需用電不僅快捷方便,而且有效保障用電安全,提升群眾電力獲得感。
據惠安縣供電公司凈峰鎮供電所所長李超介紹,該公司目前已在墩南村海鮮市場設立“e取電”充電樁5個,總共已達10個取電點。
下階段,該公司將組織工作人員逐個攤位介紹“e取電”共享用電新模式,吸引商販們前來使用,營造安全、便捷的用電環境。

惠安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連夜開展故障搶修。資料圖

7月6日,惠安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吳恒走訪惠安縣教育局,就惠安縣個別學校配變超重載問題進行商討,共同協商對學校配變進行增容及日常運維等事宜。
雖然今年的中高考保電已經圓滿結束,但就在中考前夕,連續三所中學配變因超負荷運行導致燒毀故障還是讓惠安縣供電公司心有余悸。
惠安地區部分中學由于建校時間較早,學校的供電設施基礎相對薄弱,變壓器容量較小,且無專業運維人員專門維護。近年來,各學校陸續新增用電設備,加上入夏以來學校內的空調等大功率用電設備投入使用,導致學校原本小容量的配變不堪重負。6月中旬,惠安東橋中學、工農中學、科山中學三所中學連續發生變壓器燒毀事故,引起惠安縣供電公司和縣教育局高度重視。
雖然學校配變是用戶自有資產,不在惠安縣供電公司的運維范圍內,但是臨近中考時間,該公司還是主動擔起搶修任務,迅速制定搶修方案,調配搶修隊伍、搶修物資,及時為學校完成變壓器搶修。
中考結束后,該公司組織工作人員通過用采系統對全縣所有中學配變進行全面排查,梳理出11所學校變壓器存在超重載問題。該公司主動與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對接,商討學校配變的整改事宜,經過初步協商,將由縣教育局出資對存在配變超重載問題的學校進行設計改造,并委托惠安縣供電公司為全縣所有學校的供電設備提供專業的智能運維,護航學校用電安全。
“把這些沒用的線路清理掉,整個小區看起來都亮堂了。”日前,家住惠安縣東南社區衛生局家屬樓的陳先生看到原來私接搭掛在小區房前屋后的弱電線路被清理規整后感慨道。
惠安縣東南社區的衛生局家屬樓等部分老舊小區由于建設時間久遠,建設標準較低,存在大量用戶接戶線、通訊電纜、網絡光纖等線路隔空串聯的情況。有的貼墻“爬行”,有的“跨過”樓房或者“爬過”防盜窗,交織在一起形成雜亂的“蜘蛛網”。不僅影響小區環境美觀,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居民們迫切希望進行整改,但由于沒有物業管理,要徹底解決這些空中“蜘蛛網”已然成了困擾當地居民的“老大難”。
由于雜亂線路多為客戶側電力線路或通訊類線路,超出供電公司維護范圍。為徹底解決這一“頑疾”,惠安縣供電公司通過與東南社區聯創共建,搭建協同平臺,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
該公司主動作為,組織黨員服務隊按照規范簡化、安全美觀的原則,集中力量義務對小區檐下、墻上的雜亂線路進行整理,按走向統一捆扎,對散亂線纜綁扎歸順,將廢棄不用的線纜剪除清理,在消除小區安全隱患的同時還居民一個“清亮”的居住環境。
下一階段,惠安縣供電公司將持續跟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電力服務方面的優勢,做好延伸服務、做亮特色服務,高質量推進特色實踐活動,全力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惠安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義務規整老舊小區線路。(蘭偉強 攝)

惠安縣供電公司員工指導群眾使 用“e取電”。(蘭偉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