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怡
我有個習慣,不論讀書還是畫畫前,總喜歡從小盒中取出一塊奶奶做的牛軋糖含到嘴里。有了這濃郁的香甜,我才覺得安心。
今年,奶奶搬來與我們同住,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兒時印象最深的,便是奶奶做的牛軋糖。也不知奶奶是從哪兒得來的配方,做出來的糖遠沒有市面上的那么硬那么甜膩。而且,除了濃郁的奶香,糖里還有令人驚喜的食材,有時是花生米,有時是餅干碎。總之,奶奶的牛軋糖總能讓人回味無窮,若是把這本領學到手,我就也能讓奶奶嘗嘗晚輩的勞動成果啦!
我很快向奶奶要到了配方和步驟。原來做出美味的牛軋糖也不難嘛,只要幾個步驟就能完工。我首先把蛋清分離出來,加上兩小勺鹽,按奶奶說的,用筷子輕輕攪拌。“要是太用力,放糖時就攪不勻哩……打得好啊,每一下都會剛好碰到碗底,聲音可好聽了。”奶奶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她接過我手里的碗,愉悅地攪拌起來,清脆的響聲接連不斷。我把糖和水倒入小鍋開始燉。“開鍋后要用小火,否則會煳掉。”奶奶叮囑道。不一會兒,一股濃郁的香氣就撲鼻而來。我調了小火,接過奶奶手中的碗繼續攪拌。奶奶的手上布滿青筋,如同老樹遒勁的樹根。就是這雙手,一次次把耐心和愛融進了香甜的牛軋糖里。
手中的蛋液已經黏稠,鍋中的糖漿也開始冒出小氣泡,溫暖的甜香隨著沸騰的水流擴散開來。也許是擔心我被燙到,奶奶握住我的手,把所有食材攪拌在一起。在奶奶眼里,我永遠是那個乖囡囡!濃稠的白色糖漿和酥脆的花生碎被倒入模具冷卻,奶奶似乎比我更期待糖果的完工。從前奶奶做的牛軋糖,里面包裹的是耐心與愛,那我和奶奶一起做的牛軋糖,里面多了些什么呢?
我看著奶奶臉上泛著的甜蜜微笑,找到了答案。有一種甜是牛軋糖,還有一種甜更簡單,就是最真摯的親情與愛意……
小編點評
奶奶做的牛軋糖,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我”喜歡牛軋糖本身的甜,更喜歡牛軋糖背后奶奶對孫輩濃濃的愛。文章通過講述和奶奶一起制作牛軋糖的過程,展現了濃濃的祖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