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茜茹 臘雅迪
水利工程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建設工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企業不僅要關注經濟效益,還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在水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者應秉持以人為本理念,結合職工的實際情況,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讓職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懷,進一步積極主動地投身工作,為企業發展做貢獻。下面首先對《水利工程企業化管理原理》一書進行評述,然后基于該書的指導闡述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人為本的水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杜建明編著的《水利工程企業化管理原理》基于市場經濟管理理論的指導,對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的管理問題進行系統闡釋。全書共分為十一章,第一章水利工程管理概述,對水利、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的相關概念理論進行闡述;第二章水利工程管理的特殊法人性質,對特殊法人的基本性質、特殊法人與一般法人等內容進行探討;第三章水利公營資產管理體制,對體制建立的基本原則、立體規制的三個層次、政府管轄方式的選擇等進行分析;第四章水利工程建設和公營企業設立,對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規劃與立法、資本金的來源與籌集等進行分析;其他幾章論述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公營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經營管理新理念等。該書內容詳實,具有突出的理論性、實用性、針對性,既可供水利工程決策部門、水利工程經營管理以及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中高級管理人員的在職培訓教材,可供水利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水利工程企業化管理原理》中提到,人是生產發展中的主導力量,不管是勞動對象的利用、創新,還是勞動工作的生產、操作等,都離不開人為操作。在水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秉持以人為本理念,實則是對管理中核心要素的把握,是對管理根本的把握,由此可切實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發掘職工的潛力,提升工作質量、效率,進一步幫助水利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個體的行為動機不單單局限于金錢方面,同時還與諸如個人價值實現、歸屬感等息息相關。將人視為物化了的工具的機械式管理模式,缺乏對人員其他相關需求的有效關注,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大誤區,不利于充分發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因此,秉持以人為本理念,全面兼顧職工的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讓職工在工作中獲得關注,從而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隨著我國體制改革及社會轉型的逐步推進,對于水利企業而言,推進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
基于對《水利工程企業化管理原理》一書的通覽,對以人為本的水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以下幾項策略思考。第一,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新時期水利企業應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綜合考慮職工各方面需求,加強對先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學習,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有效創新。水利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全過程貫徹以人為本思想,重視人才招聘、人才培養工作,結合企業的用人情況,招聘高素質人才,并開展好對現有職工的培養與管理工作。在招聘人才、培養人才的原則上,應當與企業發展目標相符,建設不同能力的職工梯隊和具備層級性的后備隊伍,依托科學激勵機制、晉升機制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全面從企業發展需求及人才培養計劃入手,推進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切實提升人才的使用效率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效性。第二,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體系。目前,水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依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诖耍髽I相關人員應當加強對國內外先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方法的學習吸納,構建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一方面,結合所在地區、職工數量、管理難度等因素,推進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增設或完善,基于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開展人員配置、人員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提升人力成本核算的科學性,將職工薪酬、獎勵等與項目效益、企業發展掛鉤,讓職工清晰意識到成本控制、工作投入的重要性,由此幫助企業更好地開展人員配置,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效性。第三,加大思想教育力度。首先,采用職工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將不易理解的理論性問題、實際問題進行講解,使職工的思想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次,基于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構建與職工的和諧關系,及時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提升職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最后,推進對職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強調教育方式的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幫助職工排憂解難,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提升職工的思想認識。
作者簡介:柳茜茹(1996—),女,山西忻州人,澳門城市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法學
臘雅迪(1995—),男,陜西商洛人,西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農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