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在我國國內無論是智慧城市建設還是城鄉規劃都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實踐工作中大數據技術服務于信息價值的深入挖掘,對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整理,非常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設及城鄉規劃革新。本文從分析大數據時代下的城鄉規劃和智慧城市入手,基于大數據技術探討如何更加有效地進行城鄉規劃、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以期為我國相關人員開展城鄉規劃及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提供參考,切實提高其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城鄉規劃;智慧城市;建設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在大數據時代,快速發展的大數據技術為從事智慧城市建設、城鄉規劃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大數據技術在這些方面的應用讓城市被徹底地賦予了智慧化特征,一些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得以減輕的同時,大數據技術還將巨大的便利提供給我國普通大眾,讓其出行、生活更加便利,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以享受到個性化服務,我國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大幅度提升。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選擇對大數據時代下的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進行探究分析。
1、大數據時代下的城鄉規劃
如何利用、規劃土地資源是開展城鄉規劃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大數據時代,依托大數據技術眾多部門搭建起了信息共享平臺,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的交流、溝通隨著信息共享平臺的應用而有效加強,很多原有的城鄉規劃工作問題得以解決。整體而言,大數據時代在得到更豐富、更真實的數據支持的情況下,城鄉規劃工作將更具備可操作性和針對性,無論是在改造老舊建筑還是在限制圈地行為方面,城鄉規劃工作人員都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節約土地資源[1]。
目前在城鄉規劃工作中,無線網絡設備、移動通信技術、GIS系統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讓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更加有效、準確地采集信息,他們的數據使用、地理信息查閱等需求均可以得到充分滿足。可見,在大數據時代,城鄉規劃工作效率得以顯著提升。
2、大數據時代下的智慧城市
2.1 智慧管理
智慧城市建設在大數據時代下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就是智慧管理。在大數據時代,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大數據技術為其管理工作提供一定支持,確保有效地發揮各項智慧城市功能。比如,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傳感設備、監控設備的應用更加便于相應管理人員收集相關信息。而是否能夠充分地收集出行、環境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各地是否能夠和諧地發展智慧城市。
2.2 智慧出行
智慧出行是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受大數據技術影響的又一具體表現。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交通、出行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狀況,讓各地城市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出行。目前,在智慧城市內視頻監控等系統實時監測城市內的交通狀況,不僅可以達到信息收集的目的,還能夠及時地處理反饋突發交通狀況,讓正在出行或者是準備出行的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路況信息,確保出行安全和通暢。
2.3 智慧環境
目前關注環境問題的人們越來越多,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智慧環境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方面[2]。如果城市周邊的環境污染問題非常突出,不僅會給生活在該地區的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帶來一定威脅,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城市的綜合形象蒙上一層陰影。然而在大數據時代,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管理者可以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等大數據技術更加及時地掌握了周邊環境狀況信息,并進行相關信息的分析,制定出更加行為有效的整改措施,這在很大程度上為改善城市環境、構建智慧環境提供了保障。
3、基于大數據技術促進智慧城市建設與城鄉規劃發展的具體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三方協同管理機制
在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建設和城鄉規劃工作如何得到進一步發展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就當前我國城市建設情況來看,建議各部門在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過程中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完善的三方協同管理機制,以此來達到建設智慧城市、優化城鄉規劃的目的。首先,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化建設工作,為后續智慧城市建設和城鄉規劃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其次,相關部門需要注意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個體、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確保各個主體都可以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最后,政府部門在開展城鄉規劃工作、建設智慧城市時,應該對當地居民給予高度重視,對居民的需求充分考慮,堅持以人為本,以此確保城市發展成效。
3.2 提升頂層設計創新性
無論是開展城鄉規劃工作還是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在大數據時代都應該將頂層設計工作做好,注意保持相應工作的創新性。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引領信息交流平臺建設工作,這些平臺必須是跨領域、跨部門的,如此才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其次,在建設智慧城市和開展城鄉規劃工作時,還應該組織成立共同的領導小組,負責對相關工作進行領導、監督,保障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同時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助力。
3.3 完善建設基礎
在大數據時代,無論是城鄉規劃還是智慧城市建設,都需要完善智慧IT、物聯網等平臺,確保城市內免費網絡在公共場所的全覆蓋,將更好的生活體驗提供給外地游客及當地居民。一方面,地方政府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扶持智能制造等產業,積極發展智慧行業,為大數據技術在相關工作中的有效應用奠定基礎。其次,在建設民生工程和城市治理方面,地方政府還應該充分地利用大數據技術,利用大數據技術盡可能地將智慧城市建設及城鄉規劃的工作效率及質量切實提高,以便可以充分地滿足各地城市居民在當地教育、醫療、交通各個方面的實際需求,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3]。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不僅推動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還為我國城鄉規劃工作發展提供了助力。就目前我國城市發展實際情況,各地政府應在建立完善的三方協同管理機制、提升頂層設計創新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完善建設基礎,以此確保在大數據時代更好地開展城鄉規劃工作,實現智慧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付斯曼.基于大數據時代的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9).
[2]朱麗華,許稻香.大數據時代的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構建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6).
[3]康穎.大數據時代的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構建[J].居舍,2020(1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