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芳
【摘要】本文筆者從常用的深基坑支護技術類型出發,探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旨在為深基坑支護項目工程施工的技術管理開展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術;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1、常用的深基坑支護技術類型
1.1 旋噴樁支護
噴射注漿支護在實際的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噴射注漿法是較為常用的方法之一,此種操作方法是所有深層攪拌水泥土維護墻的方法中操作最簡單且機械占地面積相對較小的,因而許多工程都使用此種注漿方式來進行工程建設。應用此方法所建設的水泥土圍墻,在止水及擋土的性能上相對較好,具備良好的穩定性。除此之外,在應用過程中旋噴樁的整體價格相對較低,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周邊居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因此,旋噴樁支護噴射注漿支護方式適合應用于市區內的中心居民區域。
1.2 鉆孔灌注樁支護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鉆孔灌注樁支護也在國內建筑工程施工領域獲得了相對廣泛的應用,應用此種方法能夠更好地發揮支護的性能,并且避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滲漏,從而進一步提升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整體穩定性,避免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受到影響。另外,鉆孔灌注樁支護適用于地下水位相對較低的區域,能夠有效應對一部分地區存在的黏土硬度低、土壤含水量高等特殊土質。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施工區域展開嚴格的調研,并結合最終的調研結果來選擇合適的支護技術方案,以更好地確保建筑工程施工整體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1.3 內支撐梁支護
通過支護機構的設置還能夠更好地利用原本的水壓及土壓,使其能夠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衡。這也是目前國內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支護技術,通過應用內支撐梁支護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整個建筑在很長一段時間范圍內的穩定性。
2、房建工程深基坑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2.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進行房建工程深基坑工程施工前,應組織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施工圖的會審,保證在施工前就能夠發現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施工單位組織相關的專家進行合理的論證,論證過程中引入建設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或是相關的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的項目總監理工程師以及相關監理人的意見,并組織施工單位的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人員、項目安全管理人等出席論證會議,勘測單位、設計單位的相關人員也要參加。經過專家論證后,深基坑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交由專家組提交論證報告并簽字,再根據相關的報告進一步完善專項施工的方案。
2.2 支護樁施工
對于支護樁施工,現階段所采用的深基坑工程的支護技術工程主要是由人工開挖的孔樁、混凝土制成的護壁。在施工現場施工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支護結構,以便營造較為安全、可靠的施工環境。在施工過程中,多用到板柱式支護結構,一般是由工字鋼樁維護結構與鋼板樁維護結構組成。在施工現場的地質為飽和淤泥等較為松軟的底層結構打樁時,一般采用振動沉樁或靜力壓樁的方式。當基坑土方開挖時,要在鋼樁之間插入水平的擋土板。在利用工字鋼支護結構時,應當做好基坑的降水工作。相比其他材質的樁,鋼樁的強度較高,樁間距更密集,隔水效果更好,并且具有可以重復使用的特點,通常應用于水位較高的深基坑工程。另外,柱列式樣支護結構通常包含鉆孔灌注樁與深層攪拌擋土樁。鉆孔灌注樁一般采用的是機械成孔的方式,利用螺旋鉆機或者沖擊鉆機在基坑周圍作業。鉆孔灌注樁工程常在城市施工中應用,其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較小。深層攪拌擋土樁與其施工原理類似,在基坑周圍形成一層水帷幕,并且具有更好的連續性。
2.3 土方開挖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時,要保證土方開挖的量,就要確保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通常情況下,若是土方的開挖量較小,則不利于后期的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實施;若是土方開挖量較大,則會在此過程中產生較多的塵土,對周圍的環境造成破壞。較為科學、合理的土方開挖是邊挖邊運。在開展分層開挖工作時,需提前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清土工作。開始土方開挖作業時,全面實施周圍土體變化情況的檢測,一旦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展開問題分析,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再進行后續的施工工作。
3、房建工程深基坑工程質量管理措施
3.1 施工環境地質勘測
在施工前,有必要對周圍施工地的地質條件以及周圍的環境進行全面的勘測,主要對施工場地的地表結構、地下巖層結構進行勘測,其中的勘測指標以含水性土質、巖土性狀等為參考。在施工前還要對施工場地周圍的下設管道、公共工程進行了解和掌握,并尋求與有關物業公司的合作,利用專業設備模擬地下人工設施的分布圖,以免這些設施對深基坑工程產生影響。相關人員還要對施工氣候與當地的降水特點有所了解,以便排水預防工作的實施,確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質量。
3.2 設置預警機制
一般情況下,在施工時要組建工程質量管理與安全預警團隊,主要的成員包括項目的負責人以及施工團隊的負責人。這些人員的自身專業素質、相關的經驗與職權,能夠對轄區內的施工團隊跟進的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的質量安全管理,對相關的質量問題做詳盡的分析。
3.3 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與現場把控
由于施工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的工藝水平不達標,支護結構的整體質量與強度未達到施工標準,給整個工程留下了安全隱患。另外,由于在施工時進場的施工材料的技術不合標準,支護結構的質量較差,無法給后續的挖方與建設工程打基礎;施工的整體流程安排不妥當,施工管理較為松散,對施工過程中支護結構造成了影響。出現上述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施工團隊并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使得施工的流程安排不合理,而不同部門的人員的職責不能夠有效落實,使得施工時無法達到相應的工藝水準,施工過程缺乏一定的嚴肅性。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前按照施工的實際要求與施工團隊的具體情況,制定較為科學的施工管理制度,以保證施工圖與施工計劃的合理推進。同時,要加強人員的職權制度的落實工作,安排相關的施工團隊進行技術水平提升培訓。在施工的各項環節中,做好巡檢與管理工作,以保證施工能夠達到相應的工程水準。
3.4 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觀測評估
對于施工過程中較為復雜的施工環節,應安排較為專業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監測工作,通過監測來及時了解深基坑的結構、支護結構與地下水的整體治理情況,在預警機制與相關技術團隊的配合下采取針對性處理。另外,還要提升相關監督員的整體工作水平,以保證深基坑施工的準確度。施工單位有必要加強對工程監督員的具體考核,以有效提升其施工監督能力,使工程的質量水平得到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深基坑工程施工技術能夠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與安全性,項目團隊要在應用技術的同時,確保施工時的現場秩序與質量管理。
參考文獻:
[1]鐘安德,谷雪冰.深基坑支護技術研究與實踐:以沈陽局調度所改擴建工程為例[J].鐵道勘察,2020(02):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