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
【摘要】給排水工程建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人們得以生存的必要保障。因此,如何在市政道路中提升給排水工程監理控制水平也成為業內不斷探討的重要內容。本文簡要闡述如何通過注重階段審查、采取動態措施、健全管理制度實現對市政道路中給排水工程監理控制的研究,以期為提升給排水工程建設質量提供充足保障。
【關鍵詞】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監理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給排水工程是實現社會快速前行的重要保障,既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需求,也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良好保障。所以,隨著發展步伐的加快,對給排水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監理控制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由此可見,如何實現對市政道路中給排水工程監理控制予以深入地研究已經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才能為提升給排水工程質量打好基礎。
1、注重階段審查,增強控制力度
在給排水工程建設過程中,階段審查是展現監理控制作用的必要手段。通過對不同階段的審查,不僅能夠讓監理在工程建設中發揮監督和管理的作用,也能夠有效地減少產生質量問題的情況。比如,在給排水工程建設的準備階段,監理需要對與工程相關的諸多內容進行審查,包括施工合同、施工方案、設計圖紙等。其中施工合同是監理應當掌握的基本內容,可以全面地了解工程的建設要求、參與施工單位的數量和資質等,當中也涵蓋了施工人員的基本情況,避免存在因人員問題而降低工程質量的問題,實現從源頭予以控制。施工方案是針對施工單位所采取的施工技術、施工方法、場地布置等進行審查,發現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及問題,確保能夠以最合理、高效的方式完成施工并符合工程建設要求。設計圖紙也是體現監理控制的主要方面,監理人員需要對設計圖紙進行全面的審查,確保設計中管線材料、布局等都能夠達到相關規定和行業規范,還應當能夠與實際現場勘測的情況相適應,否則不僅會給施工環節增加難度,工程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與此同時,監理人員還應當根據不同的審查內容制定能夠與工程建設相符的實施細則,便于各個環節都能有序開展。另一方面,由于給排水工程建設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實施細則仍需要在運用過程中不斷修改和完善,才能保證對工程給予更加全面地監管和控制。例如,掌握設計圖紙中各材料的使用規格和標準后,還應當對施工現場所使用的材料予以再次審查,避免因設計與施工材料不符而影響工程質量[1]。
2、采取動態措施,提升施工控制力
由于給排水工程屬于大型工程,涉及的方面較廣,不確定因素也會隨之增加,極易導致工程設計與實際施工效果存在差異,工程質量也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此類問題,采取動態措施對施工環節予以控制是極其重要的,也就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出現按部就班后仍然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例如,施工過程中出現材料問題時,需要對檢測環節進行重新分析和審查,從中找出問題環節。材料作為給排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檢測環節自然不容忽視,檢查相關的生產合格證、檢驗合格證書等材料后,仍然要進行深度檢測,也就是從中取樣檢測與試驗,確保能夠達到施工標準。以此作為前提,才能進行記錄與備案環節。對于存在難以達到預定工期的情況,需要進行全方位分析,找出引發此類問題的真正原因,比如,因施工期間遭遇風雪、暴雨等自然災害而無法達到預定工期的,需要依照實際施工情況將施工進度、施工技術等方面予以調整,畢竟引起此類問題的原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如果經過調整后依舊達不到預定工期,此時需要對施工環節深入且全面地調整,即分析施工環節,依據現有情況制定新的計劃目標,并重新進行具體化地安排。同時,還要在執行的過程中持續予以關注,對比能否與計劃值相符,若能實現則繼續進行,否則必須不斷進行調整。只有能夠達到上述要求,才能在施工過程中有效地應對各類未知因素,保障工程質量。否則不僅會降低給排水工程的質量,也會給市政道路帶來更多不必要的問題。
3、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工程質量
施工階段是市政給排水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也是監理控制必須予以重視的部分。由此可見,想要對市政道路中給排水工程予以有效地控制,健全管理制度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管理制度能夠對施工過程、施工質量等方面進行全面地把控,從而顯著提升監理對工程的控制效果。比如,施行隱蔽工程查驗制度。給排水工程施工多為地下作業,存在隱蔽處的數量相對較多,這些隱蔽之處若未能在施工階段予以及時發現和處理,不僅會降低工程質量,還會給市政道路帶來許多安全隱患。所以,監理在對給排水工程施工進行監督控制時,要嚴控隱蔽工程處理環節,對每項施工進行詳細地分析和檢查,確保每個環節中的隱蔽處都能得以有效處理后,才能開展后續環節。例如,只有井室和井筒面強度大于75%時,才能執行砌筑井回填作業,若期間存在無法達到標準或操作不當的情況,要及時提出并要求整改。或者施行現場巡視制度,在工程施工中,監理現場巡視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提升工程質量的有效手段。畢竟給排水工程在質量方面要求較高,通過現場巡視,監理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出問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例如,利用機械開挖溝槽時無法在距離上予以有效地把控,極易產生基底遭破壞的情況。此時監理通過現場巡視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要求在相距設計要求20-30cm處改為人工挖掘,保護基底不被破壞,也能減少土層結構的改變情況。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工程質量,現場巡視制度中除針對監理人員外,也要對施工單位提出相應要求,即施工單位也應派出人員參與巡視和檢測,可達到進一步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2]。
另一方面,提高安全控制也是給排水工程監理控制的內容。安全問題同樣會影響工程質量,所以重視安全控制制度也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市政道路中給排水工程規模大,施工難度高,期間也會產生許多安全問題,應當在作業前做好防護措施,嚴格檢查防護設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每位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保護。同時,對鋪設的管道、雨水泵站等要做好防腐、加固以及防滲漏等相關措施,最大程度減少施工環境產生的安全問題。
結論:
綜上所述,想要確保市政道路中給排水工程的質量,重視監理控制顯得極其重要。因此,必須要正視監理控制在給排水工程建設中的關鍵地位,結合具體工程設計進行詳細分析,并積極將注重階段審查、采取動態措施、健全管理制度應用于實際施工中,才能保障建設效率的同時,提升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覃長亮.市政道路中給排水工程監理控制方式探究[J].技術與市場,2019,26(06):219-220.
[2]彭俊雄.市政道路中給排水工程監理控制方式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