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妍
【摘要】自疫情爆發以來,每個人都被要求回歸到家庭的室內環境。純粹的家庭生活使人們越來越渴望戶外活動,人們對生態、安全和綠色的生活環境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根據新的冠狀肺炎流行情況,對現代小區生活方式變化進行分析,同時去結合物業服務、健康生活、智能設施等對現代小區的景觀設計思考并提出改善方法。
【關鍵詞】新冠疫情;健康空間;景觀設計;智能設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1、新冠疫情下生活方式的變化分析
1.1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變
老年人可能是受該流行病影響最大的人群。由于疫情的爆發導致該群體參加戶外休閑和社交活動(例如喝茶、廣場舞、太極拳、下棋和在日常生活中聊天)的機會驟減,日常生活只剩下做飯、吃飯、睡覺、看電視、帶娃等無聊的活動,甚至連基本的購物行為都是通過移動APP在線進行的,戶外活動只能進行諸如獨自走動而不聚集的活動,生活方式已經完全改變。
1.2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改變
年輕人是家庭生產力的支柱,疫情的發展進程也極大地改變了這類人群的生活方式。家庭辦公室、游戲、網上購物等構成了這一時期的這類人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已經習慣于使用社區最初的配套健身設施健身,但是由于這類配套設施缺少消毒和洗手設備,某些區域的位置不合理以及占地面積太小也很容易導致人群聚集。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人們只能呆在室內,缺乏足夠的戶外運動導致許多年輕人在身體素質的保持出現較多的問題,“三高”、“發胖”現象屢屢爆發,“在家工作比去公司上班更累”等已成為了疫情時期年輕人遇到的普遍現象。
1.3兒童生活方式的改變
兒童是最無法忍受孤獨的一個特殊群體。在新冠肺炎流行病的影響下,兒童的活動范圍和社交半徑縮短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也相對變得相對單調。在線課程和電視動畫成為了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僅存的聊以慰藉的方式,傳統上和朋友一起玩耍的這種行為在當下也變得很難以進行下去。盡管有些社區有兒童設施和健身器材,但他們缺乏相關的消毒和洗手設備,孩子們需要人群不擁擠時進行玩耍和運動;在一些缺乏相關支持設施的社區中,兒童經常跟隨成年人在家中“云運動”,長期與室外隔離,身體健康無法長期保持。同時,頻繁使用電子產品等行為也會對視力造成很大損害。除此之外,觸摸傳播是這次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之一,這使許多業主在進入和離開社區或者在回家后感到害怕,因為這些過程需要觸摸很多的公共設備。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社區入口處的指紋門禁,社區中的公共電梯和公共設施,同時在社區入口處收發或臨時放置快遞而引起的人員聚集的行為都受到了相對應的指責。
2、新冠疫情后現代小區景觀設計的思考
2.1 景觀設計與物業服務相結合
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業主意識到,良好的物業不僅可以增加房屋的價值,而且也可以在關鍵時刻保護業主的生命和健康。物業服務和景觀設計相結合,可以具體到社區入口大門管理設計、快遞管理設計、單元入戶管理設計和生活垃圾處理設計。現代小區的景觀設計應考慮物業對公共區域的管理,并進行全面的升級。例如,除了考慮景觀對城市和居住環境界面的美學影響外,社區的入口和出口以及單元的入口還需要集成更多的智能管理方法。人員的管理和訪問采用大數據控制與相關設備相結合。減少現有的人員分配,避免人員聚集和接觸,并通過“刷臉”或“刷卡”真正實現社區公共場所及相關公共設施中業主的“零接觸”。現代小區快遞收發可以設置位于小區的主要出入口,結合小區配套設施或房間,設計雙向非接觸式快遞室,以防止快遞人員進入小區,并且方便業主代收快遞。之后,結合園林景觀設計或風雨走廊連接,在確保景觀設計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高快遞運轉速率,以此來為業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此外,在現代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系統設計中,小區生活垃圾處理點應方便業主到達,而不會產生視覺和氣味干擾??梢詫⑵洳贾迷诮ㄖ锏牡叵禄蚧铱臻g中,在產品配置方面,嘗試制造非接觸式垃圾桶,該垃圾桶應配備洗手點和攝像頭監控。小區集中垃圾收集點的位置應遠離居民,外部垃圾運輸方式不得進入小區等。
2.2 景觀設計與健康空間的結合
疫情使更多人呆在家里,同時活動范圍僅限于小區之內。小區已成為居民可以停下來散步并鍛煉身體的唯一區域。因此,小區內景觀設計中的健康保護就變得非常重要。將來,小區景觀設計與健康保護相結合應基于人類身心健康的原則,建立衛生職能服務體系。社區的景觀空間和功能需要進行系統化的規劃,所有年齡段的活動區域都必須真正實施健康綜合體模塊,創建健康、自然的活動區域和舒適且人性化的空間景觀。在細節處理方面,應在風環境分析和光環境分析的基礎上,建立社區健康空間的布局,并應建立針對不同人群的活動時間和科學安排。例如,老年人,兒童,年輕人等不同年齡的群體的活動具有不同的活動時間和對陽光的不同需求,兒童活動區和老年人休息區應布置在陽光充足但不影響下層相關居民生活的空間中。社區的健康環形跑道應合理地布置在背風一側,并具有合理的設計長度和寬度。疫情之后更多業主仍會選擇不聚集、單獨鍛煉玩耍等形式,因此,有必要改善衛生間、儲物柜等配套設施的布局,切實把業主的健康作為第一要務。樹種和設備應盡可能符合場所適合性原則,嘗試使用本地樹種和殺菌抗菌樹種,通過植物設計來營造愈合環境,改善小氣候,并達到利用園藝植物環境調節人類健康的目的。設備和材料的選擇應注意人體感受的經驗,并避免在南部炎熱的地區和在北部嚴寒的地區使用不銹鋼等材料。通過健康保護和景觀設計的結合,業主可以實現人與自然景觀的身臨其境的互動,在小區的室外環境中與自然的深度接觸,并達到觀賞春花、秋月、夏蓮、和冬雪的小區景觀。讓景觀設計回歸健康生活的本質,回到人們最基本的感知,并創建健康宜居和宜養的小區景觀。
2.3 景觀設計與智能設施的結合
新冠肺炎流行病使更多的人深深地體會到了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坐在家里操縱手機APP就可以實現購物。住戶們也可以在不外出的情況下實現項目討論云會議??萍贾悄転槿藗兊募彝ド顜砹藰O大的便利。未來,基于技術的住房產品將成為客戶日益迫切的需求點,具有科技智能技術屬性的產品顯然將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中具有競爭優勢。現代小區景觀設計將結合科學技術來指導智能社區。社區中的智能設施和設備應該能夠與各級業主積極互動。例如,智能設備在景觀戶外軟裝飾,公園照明系統和景觀識別系統中的應用。智能園區的生活將保持穩定有序,未來社區機器人將為每個家庭提供物流,智能安保機器人巡查也是發展的重點。相應地,景觀設計需要解決社區道路的無障礙環行設計,在植物景觀的布局中還應考慮植物的密度,以減少視線的盲點。此外,智能設備設計與社區入口、單元入戶以及返回家園的路線的景觀設計相結合。在社區應用程序界面中探索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可行性,通過收集有關業主行為和習慣的大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和開發相應的活動方案,以改善社區景觀的交互性。
結語:
被疫情籠罩的寒冬終將會過去,春天也終會到來,該疫情的消毒和滅菌設計并不是設計的初衷和目的,應該更多地注意該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啟發。通過健康和人文關懷提高現代小區環境的利用率,并通過綠色科技技術升級住宅景觀設計,使健康、生態和智能的小區環境更加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文宗林.智能巡檢機器人應用現狀及問題[J].低碳世界,2018(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