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建筑施工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對于工程事故的預防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結合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要積極探究問題,以便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本文針對建筑施工機械安全監督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問題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建筑市場在我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近幾年的發展進程當中,產生了顯著的變化,例如:市場主體的多元化以及市場形勢的多樣化。這便使工程施工建筑安全監督以及管理工作具備更多的挑戰和問題。面對全新的發展形勢,針對施工安全問題需要對全面且具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構建,時刻牢記這是第一的原則,將其在整個施工當中精準落實,才能對整體工程安全給予全面性保障。
1、建筑施工機械安全監管典型問題分析
1.1建筑施工機械管理存在不足
在整個建筑工程建造過程中,應用到的施工機械數量以及種類會非常多,例如:平整場地需要應用挖掘機、樁工機械。安裝設備以及拆卸過程中需要應用汽車起重機、主體施工過程需要應用塔式起重機等等。其中,在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當中明確提出,歸入到特種設備中的建筑起重機械以及有較大危險性的工程項目,需要應用非常嚴格的監管。但是樁工機械、物料提升機等設備,在管理方面產生的松懈問題非常多,埋下了不安全因素,甚至由于大意和疏忽發生安全事故。
例如:某工地曾發生一起嚴重的機械傾覆事故,對其事故原因分析之后發現,造成事故的關鍵性因素為私自改裝樁機作業裝置,使其產生過大的重量,以至于連接部件不能對使用工況下的裝置自重以及產生的沖擊荷載進行承受,由此發生安全事故[1]。
針對該類設備實施的管理,有著非常明確的標準和規定,例如:安全管理樁工機械工作,需要根據《建筑機械安全使用技術規程》當中提出的各項要求以及標準,使用之前要有相關人員進行驗收,合格之后才能履行相關作業任務。并且要有責任人簽字確認,如果嚴格按照標準規定進行安裝操作和執行,規避私自改裝問題的發生,便會減少事故的發生概率,正是因為疏于管控,才導致重大事故出現[2]。
1.2出租、安裝、維護保養工作相互脫節
在目前編制的各項管理文件當中,針對機械設備的出租、安裝以及相關維護保養,提出的標準規定非常詳細,通常來說,出租方需要肩負設備轉場保養工作;安裝方需要對安裝之前的部件檢查,以及完成安裝之后的質檢工作負責;維修保養方針對設備應用時,需要對其進行定期保養和維護,彼此之間的責任比較清晰且明確,但是在具體監管當中,時常產生的問題便是責任模糊。其中,最普遍的情況為設備在出租以及安裝合同當中沒有提出保養設備工作由實施單位完成,面對這一情況,需要哪個單位負責維保工作,可結合我國法律提出的規范,出租人需要對租賃物的維修義務嚴格履行,但當事人如存在其他約定除外。此外,在我國的特種設備安全法當中也明確指出,在出租特種設備時,維護保養義務、使用管理等都需要由出租單位全面承擔,如果當事人另有約定可除外[3]。
所以,在沒有約定好的前提下,出租方需要對維護保養工作負責,但是在具體工程開展時,合同并沒有提出由安裝方或者使用方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且這一情況非常多見。因為職責發生混淆,所以引發眾多糾紛,以至于負責維護保養工作難以進行,設備多帶病工作。
另一項問題便是一旦設備有問題發生,各方推卸責任。盡管在管理文件當中已經明確提出,設備場外、進場、應用以及退場等各個階段,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責任,但工程使用設備時,是一個全周期的連續性過程,設備在哪一階段出現故障,需要由哪個單位全面負責,會產生不清晰的現象,所以監管機構在執法時,會根據總包負責制的原則,將問題全部派給項目中的承包方。該項處理形式并不符合管理文件中提出的各司其職原則,例如:在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當中,明確提出設備的出租、安裝、應用,總承包商以及監理方都需要履行自己的責任,如果履行責任不到位,需要給予相應的處罰,所以只將問題全部交給總承包方,有一定的不合理性[4]。
1.3單位以及人員存在掛靠現象
住建部明確規定,起重設備安裝拆卸單位以及特種作業人員都要有相應的資質,但是在分工越來越精細化的前提下,有些安拆單位及施工方為了對更多的成本進行節約,會在勞務分包公司臨時聘用專業人員,應用空心化的運作模式。也有些小團隊或者個體,因為資源方面無法滿足專業承包資質要求,利用對有資質單位的掛靠,承攬相關業務。這兩種情況,因為作業人員有較大靈動性,相關單位的日常培訓教育工作有所疏忽,技術交底也不到位,只憑借每個人的經驗開展操作內容,所以發生安全隱患的概率非常高。
2、安全監管典型問題策略分析
2.1將建筑施工機械安全管控措施嚴格落實
在建筑施工當中對機械的應用,導致事故多發的主要因素便是沒有根據規章制度嚴格操作和管理,很多施工方只針對大型設備開展了相應的監管,中小設備的監管有所忽略,由此產生了監管空白。其中,地方性監管規定,也可以結合區域的具體情況,將設備的監督管理進行細化,例如:在廠房、別墅、低矮樓層施工當中,會大量應用井架物料提升設備。其中南方,如湖南區域對該設備的應用變比較多,而北方區域對該設備的應用比較少,因此,南方區域可以依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將其在管理當中納入,以便使可能會產生的危險源得到有效管理以及把控[5]。
2.2嚴格落實出租、安裝、拆卸以及維修保養要求
嚴格落實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可以對設備安全應用產生關鍵性影響,針對設備開展的檢查以及維修保養工作,需要利用具有實質性的監控手段,以免成為形式化流程。因此,地方主管部門以及施工方需利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如果主管部門要求維保方把設備維保過程中的關鍵位置照片提交給項目部備查;施工總承包方應用設備關鍵部分設置二維碼的形式,要求維保人員到場掃描,才對其維保行為措施進行認可,這些方法都可以使設備得到有效管理控制。
此外,對于出租、安裝、拆卸、維護、保養單位沒有將自己的責任履行到位的情況,可以開展一體化管理,例如:湖南區域可參考上海市提出的一體化管理方式,由企業將設備的全部專業分包工作完成,通過該模式開展監督管理,進而使不同專業分包方存在的推脫現象得到消除,有益于企業進一步發展,為建筑施工提供更好的服務。
2.3強化特種作業單位及人員的監督管理
當前,存在專業承包方和人員掛靠的行為,關鍵性因素便是查詢驗收手段有些不足,一般只能對提交的人員是否具備特種作業人員證進行查看,針對人員的從業單位等,并沒有非常精準的驗證方法,所以可以應用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以及人員辦理方法,對全國統一的管理平臺進行構建。這樣,具有資質的特種作業人員以及承包方可以在平臺當中上傳信息,并對注冊人員的流動性進行控制[6]。例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在365天內只能對注冊單位變更一次,可以對人員出現頻繁流動,導致的掛靠行為進行制止。同時,在系統當中,專業承包單位登記之后,如專業人員數量并不符合要求和標準,平臺會給出相應的警示,進而對某些施工方在支持申請時存在人員掛靠的情況進行遏制。此外,由于人臉技術開始成熟,設備也可以配備人臉識別模塊。只有授權的人員才可以對設備進行啟動,建筑施工機械在安裝和拆卸時,也可以對該項管理模式進行應用,通過安全管理人員對從業人員開展刷臉識別,進而對管理平臺當中的數據進行比對,可以明確人員的具體情況,規避無證現象或者掛靠人員隨意施工問題[7]。
結語:
總之,安全生產管理核心內容,需根據《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當中提出的規定以及要求,對各方責任主體執行該條例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將以往實物監督向行為監督逐步轉變,這樣現場的安全評價工作能夠掛鉤于日常管理水平,將安全生產水平結合市場榮譽,使傷亡事故成本的處理有所加大,以便企業能夠對安全生產責任更加重視。
參考文獻:
[1]許傳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20(10):67-68.
[2]邵永華.建筑施工機械安全監督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機械化,2020,41(08):67-70.
[3]王云云.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J].散裝水泥,2020(04):53-54.
[4]陳泳霖.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20(08):215-216.
[5]李尚福.建筑施工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外企業家,2020(01):64.
[6]邱志生.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居舍,2019(34):156.
[7]李守寧.談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居舍,2019(31):9.
作者簡介:
李剛(1974.04-),男,漢族,湖南常德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