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摘 ?要:在兒童時期,游戲不僅是兒童的最佳伙伴,也是教育的最佳實踐。在學前教育中,游戲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游戲能力,而且有助于他們對社會交往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可以說,一個好的游戲設計有助于促進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新知識的欲望的激發。因此,幼兒教育中的教師必須把游戲與教育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創造一個快樂的游戲場,讓孩子們對提高孩子們的教與玩感興趣,提高孩子們的道德水平。本文就此展開了詳細的探討過程,希望可以為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幼兒游戲;園本特色;雙向結合
對于廣大幼兒集體而言,游戲是他們接觸到外界知識的第一把鑰匙,由于其年齡的特殊性,所以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對廣大幼兒擁有一個良好的引導過程,不能忽略到幼兒的年齡特性,所以我們就不能以單一的教育模式關注整個過程,在此背景下,游戲教育的發展可以吸引兒童的積極參與,讓孩子們能夠集中精力在游戲活動上。在具體的學前教育中,教師應結合兒童在這段時間的認知和身心發展,營造愉快的教育氛圍,將游戲課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兒童能夠積極參與學習。
一、游戲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意義
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游戲教育應該是他們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因為孩子們可以自由玩耍,不受限制,這樣他們就可以學會吸收新知識,學會讓自己的大腦在愉快的氛圍中使用。可以說,在學前教育中不但能真正體現教育的實效性,更能通過游戲的方法讓幼兒在奔跑、跳躍等帶有體育元素的活動中進行多元化鍛煉,強化幼兒的體育鍛煉強度,為幼兒營造一個快樂的運動氛圍,因此,游戲教育在學前教育中起著啟蒙作用,對幼兒的后續教育、心理發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作用。
二、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設計游戲
游戲計劃決定了游戲的最終使用效果。在此基礎上,筆者建議幼兒教師不僅要充分了解班上每個學生的興趣所在,還要在游戲引入前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游戲方案。此外,在設計游戲開發計劃時,教師還必須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并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除此之外,游戲設計方案還必須包括游戲開發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教師需要考慮游戲開發過程中的所有可能情況,以便更好地組織游戲。
以“夏日總動員”舉例,我們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在“制作青蛙爬石板”和“制作元宵”的兩個動手活動中,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我發現在制作元宵的過程中,雖然孩子們表達了極大的興趣,但是他們對于一些事物的表達能力以及塑造能力仍然達不到生活中最基礎的要求,這也是幼兒自身能力,對于其手工制作方面的限制,所以我們在開展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到,活動開展所要求的能力水平程度,首先要評估這個能力,是不是幼兒所具備的能力,其次,再想象這個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一系列安全問題,以及相關開展策略,我們一定要做到游戲內容符合幼兒年齡階段,從而使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下完成工作,避免孩子們對于游戲產生一種負面的心態。
(二)結合傳統文化
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往往知識、經驗貧乏,也容易產生疲憊的身體表現,基于此,在選材時,首先要注意游戲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那么,游戲如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筆者之前在授課時曾經策劃過一個叫做“困年獸”的游戲,這個游戲來源于“年”的故事,首先我會提出問題:我們在過年的時候要做什么?你們喜歡不喜歡放鞭炮?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讓幼兒們先進行自主討論筆者向他們提出的問題,然后我再將傳統文化的背景向孩子們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我將故事分成了兩個部分,將第一部分“年”的出現講完后讓孩子們將想象中“年”的樣子畫在紙上,剪出來放在一邊,等待所有孩子完成后再繼續第二部分的全部講述,這個時候孩子們往往已經有了一定的故事認知,我就會讓他們在這個時候再將鞭炮畫、剪出來,將孩子們分成“年”組和“鞭炮”組,進行“鞭炮捉年”的游戲。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適用于大多數的中華民族傳統的德育故事,既可以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能較好地練習了美術繪畫這一技巧,把幼兒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了解、想象,通過幼兒自己的手表現出來,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幼兒的成就感。
(三)引入生活氛圍
生活元素也可以投射到區域游戲中,讓孩子們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建立直接的體驗。例如:低結構游戲是我們的花園為基礎的功能。班級設有低結構材料庫,為創意建筑區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包括瓶、罐、盒、盒以及孩子們從生活中收集的各種包裝材料。近日,小朋友在游戲中推出了新的主題“超市”。這一主題剛剛萌芽,兒童所建構的超市作品還略顯稚嫩和不完善。不過,老師帶孩子們觀察超市貨架、收銀臺、購物車等現實生活情況后,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想法。后來,在創意建筑游戲中,他們嘗試建造多層貨架,并學習按類別擺放商品。建造的收銀機結構完整,用“L”型包裝代替電腦,用兩根肘管代替掃描儀,餅干內包裝作為人民幣小抽屜。超市游戲正在向更深層次發展,孩子們開始扮演角色:購物顧客、打包服務員和收銀員。超市運轉正常!這個游戲來自生活,在生活的幫助下成長。兒童的建構能力、定向意識、溝通能力、觀察能力、反思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發展。所有這些收獲都來自生命教育。
從教學對象的角度分析,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其社會經驗與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強,因此,在教學與游戲環節中,幼兒教師需要有效做好相關規則的講解并有效做好相關動作與技能的反復示范,從而引導幼兒更好地對相關教學內容與游戲規則等進行理解。同時,幼兒普遍存在活潑好動的特點,由于缺乏相關訓練,多數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專注力相對較弱,難以長時間實現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此,在教學環節中,幼兒教師應積極做好教學環節的合理安排,使用簡明準確的方式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說明,以便有效強化幼兒對于相關教學內容的印象,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參考文獻:
[1]王曉備.科學游戲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有效應用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000(031):6.
[2]陳莎莎.淺析科學游戲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J].讀天下(綜合).2019(17):002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