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慧媛 丁麗英 常紅
摘 ?要:高職學生計算機水平差異、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夠強及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等原因導致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難度大,效果不理想。從學生發展、專業要求及職業需求三方面出發,探討采用混合式教學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必要性。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及混合教學模式的分析,提出了混合式教學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改革與實踐途徑。
關鍵詞:應用能力;混合教學;計算機基礎課程;
一、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一)學生水平存在差異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普遍應用,計算機基礎課程已經由原來面向大一新生開設逐步走入中小學課堂,再加上“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推廣,高職學生在入學前就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知識。然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導致各地生源所具備的信息技術能力差別顯著,呈現出城市高于農村,東部發達地區優于西部偏遠地區的態勢。此外,相同地區的學生也會因為文理分科及性別差異等因素,出現理科生強于文科生,男生略勝女生的學情狀況。這就給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
(二)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與專業聯系不密切
傳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講授,采用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沒有和具體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沒有做到因異施教。實際上,每個專業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側重點有不同需求。
(三)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傳統“計算機基礎”教學主要基于課堂教學,先理論后實踐,學生被動接受,學生興趣不足。
(四)考核模式相對陳舊
傳統“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雖然采用機考模式,但是統一的組卷方案,不能區分不同專業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不能針對性考核不同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
二、混合教學模式概述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的爆發,我們的線上教學工作有了進一步實踐和推廣的機會。通過具體的線上教學平臺的運用,我們發現線上教學在某些方面更好地彌補了線下教學的不足。線上教學學習資源更豐富多彩,學習地點和時間更靈活,互動方式更多樣,教學效果反饋更及時,學習評價更全面,更科學。更容易實現因材施教。但是,在推進線上教學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它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它缺少現場教學互動,看久了學生容易產生倦怠,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其次,不利于監管,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老師無法及時發現和制止;最后,缺少課堂的學習氣氛,對于自我約束較差的學生很難進入學習狀態。針對以上問題,混合式教學模式便應運而生。
所謂混合式教學就是要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數字化或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三、混合式教學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改革與實施
(一)準備工作
首先,需要根據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劃分,歸納出不同單元的知識點。在教學平臺上準備好該單元的視頻內容,這個內容可以式自己錄制的也可以是網上導入的學習資源。但內容一定要滿足教學要求,講解要條理清晰,生動實用。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在線上還要準備練習題。根據需要練習題要包括理論自測題和上機操作題。自測題主要用于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檢驗。上機操作題,要根據難易不同,有針對性地設計幾道操作題,有的題目是為了掌握基本操作,而有的題目是挑戰題,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分別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要。
(二)具體實施
1.學生要提前觀看本次課的教學視頻,并完成相應的自測題。對要學習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有個明確的認識和初步的掌握。
2.在課堂,開始上課之前,首先要簽到,簽到最好是在教學平臺上使用“位置”簽到,因為這樣更容易管理和統計出勤情況。
3.開始課堂教學。首先進一步強調本次課要學習的內容,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技能。并對學生不理解的部分答疑解惑。接下來,檢查同學們線上的視頻學習情況。針對本次課的教學內容難點、重點、細節、作業等發布一些課堂活動,此時最好利用教學平臺,可以采用搶答、討論、調查、選人等多種互動方式。好處是互動方式多樣能更有效地增強趣味性,而且便于統計學生參與情況。
4.學生課上動手上機實踐。學生操作的練習題,最好是線上線下都能獲得,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學生根據要求進行練習,教師加以指導,并針對學生幾種出現的問題集中講解。在指定的時間內學生將作業上傳到教學平臺上,方便老師的集中評價和分析。做的快的同學可以繼續完成平臺上設計好的挑戰題,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有的同學“吃不飽”,有的同學“吃不了”的現象。保證了教學的個性化和師生交互性,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提升學生參與課前視頻學習的主動性
我們準備視頻內容具有短小精悍和主題突出的優點,適合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線學習。除此之外還要能夠有效地滿足學生的興趣。
(二)設計線上線下銜接遞進的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
線上線下銜接一體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解決了線上線下知識學習內容重復的問題。學生通過線上課前自主學習,減少了教師課中基礎知識講授時間,增加了課中的項目實訓時間,有利于提高一體課堂教學成效。
(三)項目實訓內容還要與專業相融合,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內容與專業的關聯度,使學生能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專業問題,增強各專業學生職業拓展的競爭能力。
五、結束語
面對差異較大的生源和不同的職業發展需求,教育既要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又要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旌辖虒W模式的引入,對提升學生應用能力有著重要意義。而這種模式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如何應用,還有待于教師的改革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昭昭,王曉龍.基于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以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J].戲劇之家,2020,(18).
[2] 王斯蕾.線上線下結合隱性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J].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03).
(本論文來源于黑龍江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將“計算機基礎”課程融入到具體專業領域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JGZY20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