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摘 ?要: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現代化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課堂有著深刻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在面對大額班級的情況下,舍棄了傳統的紙質評價體系,轉而投入到時效更快,效率更高,評價更客觀、精準的在線評估系統。本文將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在線評估系統探究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
關鍵詞:“學習通”在線評估系統;學習評價
隨著大數據在教育領域不斷的發展,使得課堂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教室,為學生獲取知識拓展更多的渠道,為教師改變傳統教育理念與創新教學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拓展知識,提高素養,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過程性評價在教學考核中的作用,而線上教學平臺的在線評估系統就是大數據下與課堂教學考核結合的產物。現以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在線評估系統為例探究其評估系統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
一、大數據在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應用情況:
iSamrt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據教材開發的外語智能學習平臺,教師通過邀請碼讓學生加入自己的班級與課程,通過對課程內容鎖定、解鎖等功能有計劃引導學生學習課程章節。通過這個平臺教師可以實時監測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利用Dashboard可以導出全體學生的學習明細,但缺點在iSmart平臺需要購買才能使用,教師無法根據班級需要添加教學內容,且平臺的功能有局限性僅限于與教材內容相關,無法拓展課外內容。
二、“大學英語1”課程現狀:
“大學英語1”是職業院校為了一年級新生所開設的公共必修課,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語言能力,為今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然而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對課程的考核評價過程中遇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造成了實際教學效果不盡如意的局面,主要原因如下:
客觀原因:
為了響應提高全中國國民文化素質這一號召,各類大學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招。以我校為例,為了平衡師資不足和擴招學生人數,大學英語從原來的50人一班變為100人左右的班級,甚至有些個別班級學生人數達到中型講座的規模。這樣的大額班級對于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過程性評價,如作業、測試等批改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主觀原因:
以我校為例,大學英語1這門課程的考核機制由過程性評價50%和終結性評價50%,由于過程性比值占據大,大多任課老師在授課期間都會設置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的考核內容,但評價人都為任課老師,且評價標準往往過于主觀化,沒有具體的客觀的考核標準。教師主觀因素過大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主觀積極能動性下降,多數人認為決定成績高低在于老師,從而產生了不好的學習態度;而任課教師面對大額的班級,也會難以全面、及時地追蹤、檢查、反饋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影響終結性評價的考核。
三、“學習通”在線評估系統
教育評價是改進學習方法,優化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1],吳維寧(2006)也指出,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必須要關注學習過程[2]。面對傳統的課程考核體系,工作量大,反饋滯后,隨著高校線“金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教學模式的開展,“學習通”在線評估系統高效的解決了傳統課程考核體系中出現的問題,其優點有以下兩點:
(一)“因材施教”重視考核學習的過程
以我校為例,我校根據學生的生源分為普高班和單考單招班級,兩者學習英語的程度相差較大,如果用同樣的考核標準,或用期末等終結性評價作為評判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和這門課堂的教學質量是片面的,不可取的。通過“學習通”在線評估系統,任課老師可以將每個班級的過程性評價通過權重的方式為不同的班級重新“定制考核標準”,一定要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對英語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杜絕“60分萬歲”的學習觀念。
(二)“時效性”重視考核學習過程中的及時反饋
評價的時效性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傳統的課程考核面對大額班級,人工統計工作量大且有一定錯誤率,無法保證對于每一位學生進行及時的反饋與糾正,長此以往耗費了學生和任課教師的耐心和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與之相比,在線考核系統根據任課教師考核細則與標準,精準快速的實現評價。它打破了時間、空間的束縛,不僅僅教師可以實時抽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細,節省收集整理,分析統計數據的時間,提升辦公室效率;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客戶端看到自己學習過程,自主進行自我學習糾正,積極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四、如何實施在線評估體系
超星學習通在線評估系統可以幫助英語程度不一、學習習慣不同以及個性差異較大的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公平、及時的考核內容和方式。以我校為例,通過學習通統計功能中的成績管理將普高與單考單招班級的考核內容區分開來,設置不同的權重。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注重學習態度的測評,主要包括有:簽到,課堂互動(選人、搶答),章節學習測試與作業完成情況;而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則側重提高英語學習能力,主要包括有:課堂互動(主題討論),評論,分組任務,周測。而期中檢測也可采用學習通題庫考試,根據考題的難易程度可發放試卷。
在線評估系統利用其數據收集的天然優勢,為教學分析和優化教學提供的科學的職稱,把課程考核變得更加合理化,公平化,客觀化。同時,實時在線的評估系統對每位學生的期末考試都有良好的激勵作用,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學習通”在線評估系統還有不足之處,任課教師在考核的過程中不能完全依賴于在線評估系統,應以線上之長補線下之短有機的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 張平樂,郭聲波.“2ll”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課程考 核和學業評價方式改革研究—以襄樊學院為例 [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l,24(3): 128—129.
[2] 吳維寧.過程性評價的理念與方法[J].課程· 教材·教法,2006(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