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芳
摘 ?要:幼師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舞蹈技能。本文對培養五年制幼兒師范生舞蹈技能的有效途徑進行探究,應該選擇不同背景和流派的舞蹈,拓寬知識面、保障自身的節奏感和肢體協調感,夯實基礎、把兒童舞蹈作為學習核心、加強理論與實際融合效果、進行劇目編排。
關鍵詞:五年制;幼兒師范生;舞蹈技能
引言:隨著社會經濟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師專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學制發生改變,由最初的三年制變為現在的五年制,對舞蹈技能的要求更高。招生的準入機制逐漸降低,部分學生的基礎能力較為薄弱,所以需要教師開展科學的規劃工作,對五年制幼兒師范生的情況進行全面地剖析,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
一、選取不同流派和風格的舞蹈,奠定堅實的舞蹈理論基礎
第一,選取多種文化風格的舞蹈。應該在幼師的舞蹈課中融入多個國家的舞蹈文化素材,在吸收和分析本民族舞蹈的前提下,創新吸收和學習其他地區的文化,這樣能豐富幼師示范學生的認識能力,拓寬他們的眼界。比如,學習街舞、牛仔舞、現代流行舞等。這樣能豐富幼兒舞蹈的素材,讓師范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教學技巧和方法。第二,提取地方舞蹈中的精華。在傳統的模式中老師只教授學生中國舞和一些民族舞蹈。在新的模式下,老師應該提升教學的現代化程度,以學生的發展需求和就業為基準,充分吸收和借鑒不同地區的優秀舞蹈文化,比如維吾爾族的薩瑪舞、藏族的踢踏舞、蒙古族的十二屬相舞、朝鮮族的拍打舞等。這樣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能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可以對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行剖析,了解少數民族的精神內涵,掌握多樣化的舞蹈知識。
二、保障舞蹈的節奏感和肢體協調性,增強舞蹈的基礎能力
舞蹈是一種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自身情感的模式,這是一種展現美的語言。舞蹈之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舞蹈具備節奏感,動作具有連貫性和協調性以及老師的形體具有優美性。老師應該把大致的動作展示出來,讓師范專業的學生有個直觀了解,這時學生就會油然生出一份敬畏感,這樣能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為之后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此外要保證動作的協調性和統一性。舞蹈老師的肢體語言和形態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直接的影響,并能為學生提供極大的學習動力。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老師的語言和動作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影響他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老師應該用協調的肢體動作來傳遞美的內涵,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闡述觀念和想法,與學生構建有效地聯系,這樣能提高幼兒師范專業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基礎能力[1]。
三、以兒童舞蹈為核心進行教學活動,提高舞蹈執教能力
第一,在日常的教學中納入兒童舞蹈教學。老師應該每節課使用15min進行兒童舞蹈訓練。應該從簡單的律動開始,然后進階到歌舞表演和音樂,讓師范專業的學生掌握幼兒舞蹈的特點。采取寓教于樂的模式,在游戲中感受幼兒舞蹈的魅力。第二,學習民間兒童舞蹈。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一些民間兒童舞蹈。這樣能提升整體的律動感,讓學生快速地融入到情境中,更好地展現自身的舞蹈魅力,提高應用表演技巧的能力。第三,培養幼師師范生的教學能力。老師在以兒童舞蹈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加強對他們能力的培養。可以讓他們直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技能和知識進行模擬教學活動,利用實踐和演練的模式能讓學生掌握教學的步驟和方法,為之后的教學活動做鋪墊。
四、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有機整合,改善創造和編舞能力
要想提高舞蹈創造和編排的能力,就應該對舞蹈題材進行重點把控,保障編排工作的趣味性與合理性。因為幼兒處于生長發育的初期階段,他們還沒有樹立健全的思想意識和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教授他們一些積極向上的舞蹈內容,確保其能夠全面發展。在舞蹈中融入正能量的要素,為幼兒提供積極正向的引導。此外,要對音樂素材的選擇進行重點地把控,保障幼兒舞蹈教學的質量。第一,動作拓展訓練。這個訓練能提高學生的編舞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不斷變換自身的舞步和手位,能加深自己的空間感和節奏感,把一個個舞步重新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組新的舞蹈動作。第二,隊形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為幼師師范專業的學生提供隊形訓練,能加深學生對舞蹈構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團隊協調能力。學生們可以結合隊形的變化進行全新的舞蹈編排,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對舞蹈的把控能力,又能加深學生對舞蹈技巧的理解,為編舞工作提供技術支持[2]。
五、進行情景演練,提升舞蹈表演的水平和實踐能力
情境演練訓練能有效地把舞蹈動作技巧和舞蹈音樂進行有機地整合,在舞蹈編排的過程中要對每一個環節進行重點把控,掌握每一個環節的技巧,每一個動作都應該與音樂進行充分地貼合,這樣才能提升舞蹈的生動感與活力。此外,舞蹈源于生活又豐富了生活。幼兒師范生應該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進行重新感知,其中的某些特定的情節可以進行藝術化演示,把他們加工成一個個舞蹈動作。比如,在演繹兒童劇目時,可以使用跳躍的模式與兒童的小碎步構建聯系,這樣能提升整個舞蹈的趣味性和表演能力,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模式,使舞蹈更加地自然流暢,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師范生應該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整合,以教學為出發點,不斷提升舞蹈技巧,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老師應該對五年制幼兒師范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剖析,樹立以實際為出發點的原則,對師范生的舞蹈基礎能力進行認真地考查,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配置對應的課程,保障其能夠全面地發展和進步,為之后的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菲菲.幼兒師范院校舞蹈課程中的步伐教學研究[J].山西青年,2020(01):246+248.
[2]劉夢妮.論幼兒師范舞蹈教育的境遇與面臨的挑戰[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