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本文圍繞高效開展中職數學教學提出來三點舉措:數學學科重新定位和學生的重塑自我;關注個性發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科學處理教材,創新開展教學。
關鍵詞:中職數學;重新定位;重塑自我;習慣;創新
中職學生在學習、思想、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其數學課的教學難度是有目共睹。如何高效開展中職數學教學工作呢?面對現狀,本文提出了三方面舉措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數學學科重新定位和學生的重塑自我
1.1數學課學科重新定位
數學在中職學校作為一門文化基礎課,應以就業為導向、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為提高學生素質特別是專業能力服務。它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工具性,應具有濃厚的實用性和鮮明的職業特色,它的教學內容,要求的難度和廣度既要聯系實際生活又要與專業緊密結合,數學課從而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為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礎。要講生活中實用的、專業學習必需的數學知識,讓中職學生學必需的數學,學有價值的數學。中職數學要以“實用、夠用”為原則。本著這樣一種理念,不管何種專業,數學課程目標應達到以下幾點:(1)注重數學的生活應用;(2)注重與專業緊密聯系;(3)注重職業問題的解決。這一目標,既能提升中職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又為專業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數學基礎。
1.2讓學生重塑自我
相對普高生,中職生多數存在“升學無望,升學失敗”的心理,他們的自卑感較重,總擺脫不了中考“失敗”的心理陰影,總認為自己是“落榜生”,一進了職業學校的大門,就成了“二等公民”,對未來規劃所表現出懶惰和放棄,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重新找到自我,喚醒學習的自信心是有效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保障。文化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幫助學生樹立中職生同樣可以成為社會的優秀人才。激發學習興趣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特別是在以往數學學習中屢屢碰壁的中職生更需要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和多樣的教學評價,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對差生則著力基礎知識的過關,做到“段段清”,因材施教,既讓“尖子生”更加拔尖,又能讓差生“正常發育”,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歡樂。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獲得感。
二、關注個性發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個體,除了應有的共性以外每個個體又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中職學校的學生個性更加突出。他們的數學總體水平較差,而且每個學生的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習數學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缺乏自信心、沒有成就感、學習能力比較低。對此我們不能心灰意冷,一味的限制學生的個性發展或一棒子打死。應該根據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興趣、特長等方面的個性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有區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課堂上我們要發揚民主,善于發現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真誠的與學生交流,尤其是思維的交流。引導學生改掉一些缺點,慢慢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認真聽講,多做筆記,勤于練習,善于總結歸納等等。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給學生授之以“漁”,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會學生看書,教會學生理解概念,訓練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歸納系統一些知識內容,理解一些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反思將所學知識具體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堅持從小處著手,如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就把課本、課堂筆記準備好;每周都要對本周內容作一次整理與小結;要求學生都備好錯題本,將每次測驗中的錯誤都整理上去且作出分析。重要的是平時要加強檢查與督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常規雖很細微,也不起眼,但細小的常規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了習慣。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始終高度關注一些細節問題,如書寫格式問題、解題思路的確定等,給學生做出表率。
三、科學處理教材,創新開展教學
結合專業和學科素養要求,積極教研,收集素材,選擇當下鮮活的典例,科學處理教材。讓數學的學習服務專業的發展,體現“數學就是生活”。創新開展教學,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基礎模塊:主要涉及到集合、不等式、函數三大塊內容。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刪去過繁過復雜的理論推導,根據課本內容,用學生喜歡的充滿樂趣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自編新題,做些生活化的加工,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項目教學的形式把數學融入生活,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集理論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引入生活題材。如商品的標簽、購物的發票、電費水費發票、圖書的標價為學生提供身邊的、有趣的、的學習內容。2、結合時事知識。3、體現人文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情感。
職業模塊:目前中職數學必學內容太多,應當進行刪減,同時增加一些與專業課相聯系的數學理論和應用課。那么究竟哪些數學內容是各專業技能可持續發展必需的呢?,首先應聯合各專業課老師,對各個專業目前所需用到的數學知識和要在這個專業上進一步發展所需的數學知識做一個詳細的調查,確定哪些是必須傳授的,那些是可以傳授的。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專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出現的新的涉及數學方面的內容也應及時地進入教學內容。編寫不同專業類別的數學教材。新教材要輕理論,重應用,各部分內容要有相對的系統性和獨立性,例題、習題應以生活、專業應用為主,具有自己的特色。
拓展模塊:在數學改革進程中,我們不能忽略,有一部分學生有進大學深造的需求,他們要參加高職類高考,如何解決數學改革中專業結合與高考的矛盾也是我們需要研究的一個課題。倡導以第二課堂的形式給那些學有余力的同學進行知識點的補充與深化。
總之,職教數學教師高效開展教學,從心態入手改變觀念,改變中職生的價值觀,喚醒和引導,讓他們重塑自我;從培養習慣入手,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動機,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從教材入手,尋求創新突破,使教材更好的服務學生素養的提升和發展。